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控股公司协同效应研究
金融控股公司协同效应研究作者:雷佳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孙雪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及绩效分析2007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5年的保护期结束了,外资银行在一片“狼来了”的呼叫声中悄然的融入了中国,中国按照入世承诺,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在承诺的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在满足“开业三年,连续两年盈利的条件后,外资银行可以向中国银监会提出申请,在获得相关批准后,即可经营全面人民币业务,包括允许外国银行分行吸收中国境内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为了迎接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中资银行做了不少努力,希望迅速的与国际接轨,进行了一系列如股份制改革、剥离不良资产、股权分置改革、高管持股、高管年薪制、引进战略投资者、股票上市等等。显然,中国本土银行努力的提高自身素质抵御外资银行的竞争。另外一方面,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2001年以来已经增长了4.6倍,年平均增幅达92%,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机构已经达到111家,获准经营的业务品种也超过100种。中国本土的银行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来与外资银行竞争?这是本文的初衷。作者相信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的差距不仅仅停留在服务和产品的表象上,而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则是在一定的架构基础上逐渐生成的,如同要让风筝飞的更高,龙骨的构造和制作是基本和关键。于是,目前国际跨国银行普遍采用的金融控股公司制成为作者关心的话题。文章首先从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的演变、定义和类型入手。对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背景、模式的演变做相关的介绍。指出推动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背景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的促进、金融创新及金融一体化的促进、技术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以及金融管制的松动等原因综合作用。随后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来源基础,金融混业经营的类型做了分析。金融混业经营的组织形式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全能银行阶段;二是分业经营下的银行控股公司阶段;三是金融一体化进程中的金融控股公司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可以看作是金融控股公司组织形式发展成熟的一个过程。本章第二节对金融混业经营的两种模式:全能银行模式和金融集团模式做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金融控股公司形成的基础——金融集团模式的发展。本章的最后一节在综合了《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2001年欧盟《金融集团审慎监管统一指引》及美日等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之后,指出金融控股公司应该是:1、金融控股公司必须企业集团。2、金融控股公司以控股公司形式存在。3、金融业务在集团中占主导地位,即控股公司合并会计报表中全部或主要资产是金融资产。4、控股公司必须是明显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两种以上金融业务领域的金融混业集团。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应该是以控股公司形式存在的,资产主要分布于银行、保险、证券两个或以上金融领域的企业集团。第二章从金融控股公司的类型及特征引入,简要介绍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两种分类: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和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并分析了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优点:管理与业务经营管理相分离、各子公司相对独立、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提高资本运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整合和外部兼并重组。主要是为随后的美英日三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做理论上的介绍。本章的二、三、四节分别介绍了美、日、英三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情况,并详细介绍了美国花旗控股集团、日本瑞穗控股集团和英国汇丰控股集团。本章的目的在于通过介绍这三个典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及各自集团成立后业绩的对比,体现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在管理结构、风险控制、经营效率上的优势。通过对各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具体介绍,让读者对金融控股公司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为后文对金融控股公司绩效分析做感性上的铺垫。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的绩效。主要探讨金融控股公司整合后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并购整合的经营效率和市场占有率是否能如预期样提升。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发挥得益于金融资产的同质性及金融交易提高频率降低成本及对风险进行隔离的需求。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绩效来源于整合后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和协同效应的发挥。首先,金融机构希望透过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立与并购整合,达到跨业销售与降低成本的规模经济效果,进而提升竞争力与获利能力。所以如何有效整合金融控股集团内各子公司,使之达到金融控股集团资金效率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及集团持续发展等目标,是金融控股公司制定和实施整合战略的核心工作。第二,范围经济性也是金融控股公司整合的效率来源,金融控股公司制度成为近代世界金融体制的新潮流,全球金融商品已入国际化、多元化的时代,传统金融商品己无法满足顾客需求,因此金融机构经营多元化已为一种趋势,在金融控股公司体制下的机构可以此交叉行销集团子公司各项金融商品,能有效运用资源,降低成本,因此比单独经营的金融机构更具范围经济的效果及优势。与此同时,许多金融机构选择加入金融控股集团,也加速了金融业整合。第三,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尤其是对其主体公司、子公司产生管理上的协同效应。这些协同效应主要源于金融创新、业务多角化程度、金融控股公司成立的经营主体不同以及其分支机构数对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经营效率产生的影响等。最后一章为实证分析。通过目前对金融控股公司研究的两种分析方法结论的小结,选择采用业绩比较法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绩效,并以中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实例,对其业绩进行比较分析。国外对金融控股公司及金融整合的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金融整合都会取得成功,而多数取得成功的金融控股公司有很多相似之处,于此同时也有各自的特点。前文的理论分析表明,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带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协同效应,而且其结构特征也符合风险隔离控制的安全性需要。通过对投资银行的业绩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花旗、摩根等集团公司都取得了业绩上的成功。作为中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责任有限公司有着特殊的示范及探索意义。通过对其组织模式和产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同样采用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中信控股在产品开发和服务上显示出的巨大潜力和竞争力,为中国银行的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文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背景和模式发展的典型金融控股公司的介绍说明为基础,分析了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理论优势,并结合实证分析进一步对理论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首先,各国的经验表明,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及未来金融业的主要发展力量,是中国金融行业提升金融服务、提高金融产品竞争力、占有市场的有效途径。其次,国外研究表明金融整合不一定带来业绩的提升,而金融控股公司,特别是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则可以发挥整合所带来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最后,实践表明一个成熟有效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三个特点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策略、事业部式的组织结构和母公司上市的战略规划。文章分析金融控股公司的理论支持时,讨论了同质性这一在国内被广泛认为制约银行发展的特性恰好是银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金融控股公司的规模经济、范围效应和协同效应都是基于同质性这一特点。此外,本文的创新包括:第一,对美国、日本、英国三个典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深入分析并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各自的特点。第二,深入分析了同质性这一在中国分业经营的环境下让很多金融机构苦于竞争的金融业特性,并详细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协同效应的理论支持。第三,对中信实业银行财务数据的研究分析并指出国内金融控股集团与国外金融控股集团相比的优势和劣势,并总结出国内金融控股公司所需拥有的特点。希望本文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分析,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2.期刊论文徐志健金融控股公司协同效应异化风险及其防范-商场现代化2009,(11)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重要形式,需面对除各单项金融业务一般风险外的特殊风险.可通过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两方面来有效防范这类风险.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方兴未艾,伴随我国金融业管制的逐渐放松,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必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3.学位论文丁守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研究2008金融控股公司已经成为当前金融剖新的发展趋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发挥协同效应以增强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僵缰建金融控股公司并非是将不同的公司简单的组合,关键是进行资源整合,以发挥其协同效应增强其竞争力。协同效应包含多个方面,很难通过一个变量来科学全面地反映。本文从金融机构服务的单位成本的下降这一角度出发,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如下三个问题:(1)协同效应的发挥使得单位成本的下降达到什么程度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对参与者是有利的;(2)协同效应的发挥使得单位成本的下降达到什么程度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能增加社会福利;(3)协同效应的发挥使得单位成本的下降达到什么程度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对消费者有利而对未参与者不利。4.学位论文杨国佐金融控股公司研究2003该文以金融协调理论作为分析研究问题的指导思想,对金融控股公司这种方兴未艾的金融组织模式,从其发展历史到经营机制,从其内部控制到外部监管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和途径.论文首先阐述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相关概念、组织形式等基本内容;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在美、英、日等金融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揭示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渊源.作者认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金融控股公司产生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金融资本的趋利性和安全性要求,而金融资产所具有的同质性又是金融控股公司产生发展的前提条件;从市场供求的角度分析,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促进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不断成长和发展;从金融协调理论的角度分析,金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为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创造了根本前提条件,又营造了适合它生存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协调是它产生协同效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经营优势的基础.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机制和内控机制的深入分析当中,作者提出了发挥经营优势规避组织劣势的原则性建议.对于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问题的研究,该文没有停留在可能性与可行性的探讨方面,而是对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已存在并逐步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及在对中国金融业必将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形势判断下,提出在中国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发展的现实条件下,组建与中国金融、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方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观点和政策建议,但由于水平所限及相关资料的缺少,不免显得有些粗浅和不成熟,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不吝赐教、批评指正.5.学位论文邓世岗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研究——兼论上海国际集团的金控道路2008金融控股公司是当前世界上流行的金融组织形式,金融业务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各类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我国各类型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合作、业务联营的趋势日益明显;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银行与证券公司合作、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合作、金融超市等金融创新业务相继推出。探索能够充分实现金融业务有效融合的途径成为我国金融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第一章从金融控股的定义以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意义入手,目的是增加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本质认识;第二章通过对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分析,得出几点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启示;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已有金融控股公司,如汇金、中信、平安保险和中国银行等,发现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上海国际集团是一家以金融产业为主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为了更好的发挥集团公司下属的各类金融子公司的协同效应,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上海国际集团正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向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转型。本文第四章从上海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和上海国际集团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上海国际集团作为上海市政府打造金融控股公司平台的可行性。采用经典的战略管理分析方法SWOT的分析框架,对上海国际集团目前所处的
本文标题:金融控股公司协同效应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