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天文台之夜观后感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为了观测天狼星,建立了迄今为止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前2000年,巴比伦也建立了天文台。中国在大约2500年前,也开始有天文台,当称为清台、灵台、观象台。古代许多国家的天文台常常不但是天文观测的场所,也是运用占星学的场所,也因此天文台一般都为统治者所控制。15-16世纪,欧洲的一些天文家开始建立自己的天文台,其中很著名的就是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1576年在哥本哈根建立的天文台,它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天文望远镜发明后,天文台得到了发展。1667年法国建立了巴黎天文台;1675年英国建立了格林尼治天文台。20世纪,天体物理学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天文台的发展,许多天文台装备了大口径的反射望远镜。截止至2009年,世界上大约有400个大型的天文台。天文台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光学天文台:主要装备各光学天文仪器,如光学天文望远镜、太阳镜等,从事方位天文学或天体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射电天文台:一般主要由巨型甚至超巨型的无线接受设备和基站等构成,装射电天文台备射电望远镜,观察的范围更大,受干扰小,从事射电天文学的研究!空间天文台:主要有一些用于空间观测的人造卫星组成,配备非常先进的光学观测。天文台的创建拉近了我们与宇宙的距离,让我们更加近距离的了解我们的地球和这个宇宙中的其他行星。天文台之夜这门课让我更多的了解了行星。比如如何判断恒星的真实年龄,恒星的大小不是判断恒星年龄的依据,目前判断恒星年龄的方法很不成熟,一般判断的都是大概的年龄.科学家有利用天文地震首次直接测算恒星年龄,这种方法比较先进。2006年05月17日新浪科技: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15日报道,利用恒星的震动,科学家首次可以对恒星的年龄进行直接测量.他们打开了一扇星体实验室的大门,这将增进我们对在地球上很难进行研究的恒星活动的了解.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天文物理学家提姆·伯丁副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将在8月号的《天文物理杂志》上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太阳在内的绝大多数恒星不断发出的脉冲是其外层的大气进行剧烈混合的结果.通过对从表面发出的光线的多普勒频移的研究他向我们描述了在我们银河系附近的一颗恒星是如何发出脉冲的.他建立了计算机模型来说明脉冲的过程是如何的复杂.伯丁说:“它并不是简单地内外震动.它的震动在同一时间存在多种不同模式.”伯丁利用地质学家使用地震学研究地球内部的同样方式,利用天文地震学来找出更多关于恒星的信息.使用这种方式他颇有兴趣地试图弄清楚他是否可以确定已知的恒星的化学成分、质量以及年龄.脉冲频率说明这颗恒星远比太阳要轻.比较重元素轻30倍,但比氢元素和氦元素要重.这些反过来会告诉他这颗恒星的年龄,因为一颗恒星的质量直接与它的年龄有关.伯丁说,和你可能所认为的相反,重恒星并没有轻恒星的寿命长.重恒星较大的重力和较高的温度使得它们燃烧燃料的速度远比轻恒星要快.恒星的震动告诉伯丁他正在观察的恒星的质量较小,已经非常古老,寿命大约为90亿年,确认了之前对这颗恒星质量的测定.他说,之前只能使用间接对恒星质量的测量来估算恒星的年龄.伯丁说:“这是首次对恒星年龄的直接测算.”除了能够直接测算恒星的年龄外,天文地震学还可使我们研究恒星中的各种活动,例如,对流是如何活动的以及随着恒星的年龄不断增长燃烧产生怎样的变化.他说:“我们可以研究在极端条件下的自然规律,物理规律.”在地球上这种极端条件科学家是如何也不能创造出的.伯丁希望能为建立遍布全世界的一个天文望远镜筹集资金以便能够对天文地震学所需要的恒星的脉冲继续进行研究.2014年5月1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宇宙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宇宙中暗物质占到了大约27%,暗物质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宇宙物质,研究发现暗物质只通过引力与周围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不参与其他电磁作用。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央存在神秘类型的伽玛射线“光束”,推测其有可能来自暗物质的作用,科学家一直在争论由暗物质形成的伽玛射线“光束”。研究人员使用美国宇航局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对伽玛射线“光束”进行探测,试图确定暗物质是否会产生神秘的“光束”。暗物质理论认为暗物质可能是一类被称为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暗物质粒子质量可能比普通的粒子更大,而且不参与电磁力作用,运动的速度较为缓慢。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的粒子被认为拥有自身的“反粒子”,如果两个WIMP粒子碰撞,就是发生湮灭,并发出伽玛光子。科学家称已经探测到暗物质粒子,费米望远镜正在对银河系中央天区进行扫描。科学家们希望确定银河系中央附近是否存在其他类型的伽玛射线,这些“光束”可能处于130GeV左右的能量区间上。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从此之后,大爆炸理论成为众多科学家争论的焦点。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复杂的,现在只能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描绘过去远古的宇宙发展史。在这150亿年中先后诞生了星系团、星系、我们的银河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卫星等。现在我们看见的和看不见的一切天体和宇宙物质,形成了当今的宇宙形态,人类就是在这一宇宙演变中诞生的。天文台之夜这门课让我更多的了解了关于行星这方面的知识,大大增加了我对这个宇宙的兴趣。
本文标题:天文台之夜观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55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