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盂县2013-2014学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
1CBA时代数量山西省盂县2013-2014学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时间70分钟满分75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入山西,占领了太原。第二年,在山西设行中书省,这是山西建省的开端。行省制度始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3.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农耕织布炼水银、朱砂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4.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协定关税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A①③②B③②①C①②③D②③①5.下列图片反映的信息,与洋务运动直接相关的是ABCD6.“1926年,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上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A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7.建国初,我国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措施有①土地改革②抗美援朝③和平解放西藏④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8.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巴黎和会的召开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9.右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示意图。图中A、B、C三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新中国成立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第一次世界大战C.洋务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大改造完成D.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土地改革完成10.改革(变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变法)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内涵,下列有关对改革(变法)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②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③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④美国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1.巴勒斯坦人用“人肉炸弹”在以色列超市、公共汽车制造爆炸案;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定居点进行残酷报复。造成双方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因素包括①宗教信仰不同②种族不同③争夺水资源④领土问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古代文明,下列代表古代非洲文明的成就是轮船招商局的成立皇帝倒了辫子剪了《新青年》的出版第4页(共6页)2密封线内不要答题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汉谟拉比法典》C帕特农神庙D巴黎圣母院13.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句解说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化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是指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1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一系列局部战争逐渐上升为世界大战的,下列关于这场张正进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欧洲战场开辟②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七七事变中国人民抗战,亚洲战场开辟③德国突袭苏联,苏军顽强抵抗,苏德战场开辟④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场开辟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15.下列最能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一个标志是A.B.C.D.二、简答题(16题8分)16.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下面提示信息,回答相关问题。(8分)(1)分别说出图一、图二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2)图二、图四政治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2分)(3)分别简述图一、图二之间,图三、图四之间的联系。(4分)三、材料分析题(18题10分,19题12分)17.材料一著名长城学者罗哲文指出:关于长城的功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然而,长城还曾有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的对外开放功用。从秦朝开始,长城和烽燧(即烽火台,是古代报警系统,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保证域内交通大道畅通的重要条件。汉代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长城烽燧正是沿此道修筑。使节往来,商旅往还都是走的这条大道。长城成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屏障。————选自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材料二1500年以前的历史实质上是欧亚大陆的历史。一条“丝绸之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在这条商路上奔波的商人中间,有不少阿拉伯人,他们把中国古代文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文化。他们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材料三欧洲人能够多在15世纪末开辟新的航路,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能够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并从意大利人那里学到了大量航海知识。葡萄牙国王拥有一批来自各国的海员。古希腊人托勒密的地圆说逐渐被人们接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王希望能够从东方直接获得金银、香料等商品,对远洋事业很支持。15世纪时,东西方传统的陆路商路被阻断。哥伦布等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选自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1)依据材料一,归纳长城的功用。(3分)(2)说出材料二中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史实。(2分)(3)依据材料的三,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3分)(4)综上所述,东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具备的共同条件有哪些?(2分)图一韩非子图二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318.材料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中期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工程师”、“资本主义”、“工人阶级”、“民族反抗”、“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这一年,英国10万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中英国人口“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原因使社会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2)分别从“资本主义”、“工人阶级”、“民族反抗”三方面,举出这一时期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并分别说明其历史作用。(6分)(3)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科学巨著是什么?这部著作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2分)(4)归纳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1分)四.探究题(15分)19.九年级(3)班的同学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线索具有阶段性特征。于是各探究性学习小组分阶段提出不同的问题,请你也来参与探究并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探究过程(9分)第一小组:(1)1919—1949年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探索出的正确道路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同一年,苏俄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怎样的决策?(2分)(2)1929年—1933年,当资本主义世界受到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时,中国和苏联的经济状况如何?(4分)第二小组:(3)在1949—1979年的阶段中,梳理完重大事件后,认为在1978年有一件大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折。请你说出这件大事的历史意义。这一阶段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2分)第三小组:(4)1979—2009年:想给学习活动明确一个主题,你觉得在“民族独立”、“曲折发展”、“和平崛起”三个词语中,哪一个最贴切?(1分)任务二解决问题(4分)(5)请结合史实论证下面观点。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任务三思考感悟(2分)(6)完成本题的探究任务后,把你学习历史的好方法写下来,与同学们分享。盂县2014年模拟二答案一选择题(每空2分)1——5CACAA6——10CCACC11——15DAAAD二简答题(16题8分)16(1)图一:百家争鸣;(1分)图三:启蒙运动。(1分)(2)图二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分)图四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三种权力互相监督,相互制衡,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1分)(3)图一与图二:图一韩非子提倡法治,主张建立中央集权思想,为图二中秦统一后建立起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图三与图四: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民主、平等的主张,为美国独立战争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建立后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图四中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2分)三分析解析题(17题10分,18题12分)17(1)防御扰掠;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保证域内交通大道畅通;保护‘丝绸之路’的屏障(3分)(2)他们把中国古代文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文化。(2分)(3)造船水平和航海知识的掌握;指南针传入欧洲并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地圆说流行;西班牙、葡萄牙对财富的向往;传统的东西方商路被阻断;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4)政府政策的支持,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经济发展;便利的交通条件;接触历史人物的推动。(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18.(1)工业革命的完成(1分);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格局。(1分);(2)示例:“资本主义”: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2分)“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在它的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分)第8页(共6页)4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民族反抗:印度章西女王领导的反英民族大起义,显示了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或中国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或左宗棠收复新疆)(1分)评分说明:分别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得1分,加以说明得1分。三例共6分。(3)《物种起源》(1分);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击了神学统治的根基。(1分)(4)阶段特征: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或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1分)四探究题(15分)19(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正确的革命道路。(1分)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分)(2)中国:国共十年内战,阶级矛盾尖锐;(1分)加上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局部战争,中国民族危机开始上升,所以国内同样面临着经济困难;(1分)苏联正在进行两个五年计划,农业走集体化道路;(1分)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工业生产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增强。(1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分)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1分)(4)“和平崛起”(1分)(5)政府适时地调整经济政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队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自我调整与完善;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二战后,日本和西欧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由于政府重视调整经济政策,战后经济迅速繁荣;苏俄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等。评分说明:答出一点史实并加以说明得2分,共4分。答出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6)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历史;中外历史横向对比;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问题;同类问题归类学习的方法;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等。(2分)评分说明:只要言之有理都可得分,一
本文标题:山西省盂县2013-2014学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68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