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央视大型纪录片_华尔街_解说词_4
台本:《华尔街·第四集》中央电视台·华尔街1本集片名:镀金时代【主题】本集主要讲述早期美国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十九世纪给了美国很多的机遇。首先,工业革命将世界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蒸汽机的发明,火车的运用,钢铁工业的兴起,这些新兴大工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南北战争使得美国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广袤市场,这为美国经济的腾飞铺平了道路。难得的历史机遇给了华尔街施展才华的绝好舞台,起初华尔街只是欧洲资本向美国输送的运输管道,而后华尔街开始营造自己的金融帝国。J·P·摩根、洛克菲勒、卡耐基、爱迪生、福特,一个时代造就了这些大人物同时登场。从这个时代起,华尔街开始正式为美国的经济发挥作用,文学家、史学家马克·吐温将这个时代称为“镀金时代”。十九世纪美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源于不可复制的历史机遇,而华尔街也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实现了自身的大跨越,确立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序】当荷兰的郁金香飘落到美国的华尔街,当华尔街的梧桐树开始根深叶茂,当财富成为了资本,资本汇聚成为一种力量。伊利运河开凿,太平洋铁路贯通,钢铁集团铸就,第一盏电灯点亮,从此,华尔街开始改变了纽约,纽约改变了美国。一个辉煌世纪的诞生源于多种力量和难以复制的历史机遇,回望美国这段镀金时代,也许有一种力量不容忽视,这种力量来源于资本。【正文】【纽约】这里是纽约,高楼林立,人潮涌动,美国的大部分城市并不是这样,但是纽约却被看作是美国的象征。纽约的繁荣是从1825年伊利运河的通航开始的。如今的运河已经成为历史遗迹,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只有每年沿岸各地举办的庆典活动,才让人回忆起运河底下流淌着曾经的辉煌。【纽约州长克林顿】19世纪初美国的中心在费城,那里聚集在欧洲贵族,他们热衷的话题是宗教和理想,纽约是爱钱的荷兰人的天下,城市的空气中也弥漫着金钱的味道。1817年,德.威特.克林顿当选纽约州州长。德威特克林顿有着显赫的家世,他的叔叔乔治.克林顿曾经是麦迪逊政府的副总统,正是这位乔治克林顿的一张反对票,让合众国银行法令胎死腹中。在那个年代,从事金融并不是件体面的事情,在很多人看来这个行当充满着狡诈和欺骗,遭人痛恨。不过,德维特克林顿对金钱的看法与同时代的政治家不一样,发展经济也被他视为重要的政绩之一。台本:《华尔街·第四集》中央电视台·华尔街2【纽约港】从1800年开始,纽约港就已经成为全美最大的港口,全美国的9%的出口产品都要经过纽约港运送出去,港口贸易成为纽约的经济支柱。对克林顿州长来说,要发展纽约经济就要发展港口贸易,但是如何才能将更多的货物运送到纽约港呢?【伊利运河】美国幅员辽阔,从一定的高度俯瞰这个国家,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落基山脉,宛如三个自然疆界将国家分为东西两部分。中西部地区主要被被农场覆盖。美国中西部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是美国的粮仓也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的主产区,然而交通的阻塞,使得物品不能及时运送到急需农产品的东部市场,连年的丰收并不能使农场主们得到更多的财富,而东部人们对这些物品也只能是望洋兴叹。每天行走于哈德孙河边,一条贯通东西的水路开始在克林顿眼前浮现。【图示】(伊利运河从位于伊利湖的布法罗市到位于哈德孙河的奥尔巴尼市和特洛伊市,穿越整个纽约。哈德孙河在纽约市流入大西洋,所以,这条运河把五大湖与大西洋连接起来了。)但这只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规划中运河全长363英里长,相当于当时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运河的2倍多,而且还要经过很多荒蛮之地,由于地势险峻,要保证船舶的安全同航,沿途要建83个水闸。而最可怕的是工程预算,达到600万美元,相当于当时联邦政府一年财政预算的总和。采访大致内容:However,ifthecanalwerebuilttoday,itspricetagwouldlikelyfarexceeditsinflationadjusted$117.5millionfigure,onlysunkabout5milesofhighwayundergroundover15yearsofconstruction.克林顿知道这个工程远远超过纽约州的财力,于是希望联邦政府对这百年大计施以援手。前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对然对工程技术有着专业的知识,但是对克林顿的这个大胆计划还是很愤怒,他告诉克林顿,当年国父华盛顿都无法让国会拨款20万美元来修建一条长30英里的运河,而如今你却想要修建一条360多英里,穿越无人区的运河,这是多么的荒谬透顶,哪怕从现在开始干,也需要100年时间才能干完,现在想这件事情,简直就是疯了。【运河债券】而此时的克林顿真的疯了,被联邦政府拒绝之后,他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向债券市场借钱,以纽约州的名义发行运河债券。政府发行债券并不是克林顿的发明。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国内外债务总额高达5400万美元,其中包括严重贬值的4000万美元的大陆币,以及各州政府未偿还的2500万美元的债务。1789年华盛顿政府掌管的就是这样一个债务缠身的国家,幸运的是他有一位精明的财台本:《华尔街·第四集》中央电视台·华尔街3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面对财政危机,汉密尔顿有两个措施,第一是发行新货币,逐步取代已经严重贬值的大陆币;第二就是发行联邦债券。汉密尔顿创造了一种“旋转门效应”:财政部发行新纸币,用以取代旧的大陆币,同时规定只有新纸币能购买政府债券,这样旧纸币迅速退出了市场,新纸币也很快回到了财政部。不到1年的时间,政府用新发行的政府债券偿还了2/3的旧债务。克林顿决定效仿汉密尔顿,用发行远期债券来解决眼前的资金问题。他动用了最大的权限,发行州政府债券。采访大致内容:纽约通过对盐贸易、过往轮船以及运河25英里范围内的土地收税来支付发行债券的利息。两家伦敦保险公司是这些债券的大买家,但是大多数的资金还是来自纽约民众。(当时债券发行的模式)【运河建设】1871年7月4日,美国建国95周年纪念日,德威特克林顿为运河铲下第一锹土,克林顿的反对者们在一旁窃窃私语,讥讽克林顿挖下的将是是一条“克林顿沟”。为了尽可能早地见到收益,让政治敌人闭嘴,最主要的是吸引更多的债券购买者,克林顿决定将伊利运河建设的第一段选在一条平缓的水面上,这样能保证工程进度。他们招募了大量的工人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其中有1/3的劳工是刚刚从爱尔兰来到美国的,他们在此劳动一天只得到50美分。他们用炸药炸开石头,许多劳工因此受伤,还有一些人受到疟疾的感染,有26位劳工死于天花,有些人就埋葬运河沿岸。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第一段工程竣工了。到1821年运河约有220英里已经完工,运河债券受到市场追捧,伦敦货币市场开始对运河进行大笔投资,仅巴林兄弟银行一家就购买了30多万元美国的运河债券。克林顿的政治敌人开始无话可说,工程进度一天天加快。1825年,比预先设计的竣工日期整整提前了两年,伊利运河完工了。【2000年伊利运河175周年庆典活动】(2009年的庆典日7月18日,纽约)2000年10月26日,伊利运河通航175周年纪念日,纽约州举行了特殊的庆祝活动。【扮演当年的克林顿坐着船将伊利湖水倒进哈德逊河】1825年10月26日,克林顿州长和夫人坐着一艘由4匹灰马拉动的装饰豪华的大驳船从布法罗出发了,沿岸开始了为其两周的狂欢,大船以每小时不低于5英里的速度航行,9天后,11月7日,他们抵达哈德逊河,克林顿亲自将从伊利湖带来的两桶的水倾注到汇集了来自莱茵河、刚果河、尼罗河以及世界上其他12条大河水的大西洋。当时一位演讲家这样评论这项工程:这是一条最长的运河,开凿者以最少的经验,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实现了最大的公共利益。一位评论员这样描绘运河的夜景:台本:《华尔街·第四集》中央电视台·华尔街4只要肉眼能看到,不管从哪个方向,你都能看到长排的小船。入夜,闪烁着的照明灯好似一群群飞舞着的萤火虫。【运河效应】1825年,运河开通当年,共有13100艘小船通过运河,交纳的费用高达50万美元,这笔收入用来偿还运河建设所欠债务绰绰有余。纽约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偿清了所有贷款,余下的资金就用来拓展运河支流。运河开通前,在布法罗,一吨面粉的价格是40美元,将它运到纽约需要花3周的时间,运输成本是120美元,所以当面粉到达纽约的时候,价格是每吨160美元。运河开通之后,运送同样一吨面粉只需要8天的时间,运输成本只有6美元,价格是46美元。伊利运河运送的不只是货物,还有大量的移民,纽约市的人口开始爆炸似地增长。1820年,纽约的人口为123700,到1860年,纽约的人口已经达到1080330。纽约很快变成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新兴城市,城区不断扩展,每年新增街道大约10英里,这些街道上经常堆积着大量的建筑材料,阻碍了城市交通,这使纽约很快获得“交通混乱”的名声,一直延续到今天。【华尔街】纽约曼哈顿上这条不足500米的街道是一条人行街,没有车水马龙的景象。伊利运河的成功开凿是美国早期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一次完美联姻,从此200多年来,华尔街成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采访大致内容:伊利运河的债券发行对债券市场发展的意义伊利运河债券的发行成功,极大的刺激了华尔街投资商的热情。1830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铺设,华尔街上的投资商很快意识到铁路比运河更具实用价值,又一个投资狂潮开始了。【美国铁路】建造铁路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铁路发展早期,一个中产阶级的年收入只有1000美元的时候,铁路的造价约为每英里36000美元。要建铁路,只能依靠资本市场,华尔街有了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1835年,华尔街只有3家铁路公司的股票会在报纸上报价,到了1850年,数量增加到了38家,同时铁路的股票和债券占到全美国可流通证券的一半以上。1830年,全美只有23英里的铁轨,到了1840年增长到了2818英里,1850年又增加到了9012英里,到1860年,已经扩展到30626英里,已经超过英国。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工业物资:机车、火车、客车、铁轨、枕木、道钉以及桥梁的各个部件。起初,几乎所有的物资都要从英国进口,但随着国内市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增加,美国本土厂商纷纷开始自主生产这些物资,铁路极大地带动了制造业、采矿业、旅游业及商业的发展。人们兴奋地发现,铁路已经将他们带入一个新的时代,1839年一位19岁的小伙子在他的日记中写到:大火车呼啸而过是多么壮观的场景啊,锅炉中的火苗在前方跳动,烟囱吐出滚滚热气,火车拖着长长的车厢既像一条巨龙,又像一个魔鬼,以每小时20英里的速度飞奔,天哪!台本:《华尔街·第四集》中央电视台·华尔街519世纪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1830年法国爆发7月革命;1836年至1848年,英国开展宪章运动;1870年至1871年普法开战,德国一直在为统一而流血;1867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刚刚开始,国家百废待兴;而在中国1861年中国慈禧太后发动祺祥政变垂帘听政,开始了清王朝的最后统治。采访大致内容:当时的世界格局,美国如何保持经济发展上的一枝独秀。美国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欧洲的资金争相涌入美国,1847年,美国股票的海外持有量为1.937亿美元,10年后增长到3.83亿美元。华尔街开始繁忙起来,早期的时候华尔街更多地担当的是将欧洲的资本运到美国,从这个时候开始,华尔街已经本地化运作,19世纪50年代末,电报技术将华尔街与美国其它城市的金融区建立了联系,纽约逐渐取代费城和波士顿的地位,资本开始向华尔街聚集。就在这些繁荣和亢奋的簇拥下,纽约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城市,华尔街成为了美国的金融中心。【战争危机】好日子都会有到头的一天,如果这个好日子源于华尔街更是如此。1834年,由于对土地的过分投机,华尔街历经了3年的危机。1857年历史又重演了一遍。华尔街应对这些周而复始的危机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到了19世纪末,以长远离华尔街的危机开始逼近。【南北分裂】华尔街与政治一直保持着足够的距离,直到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当选总统。1776年美国独立后,南方9个州和北方22个州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在北方和中部,19世纪20年代开始开始了工业革命,1860年,北方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总
本文标题:央视大型纪录片_华尔街_解说词_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8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