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夯扩、钢筋笼的制作与安放、砼的拌制与浇灌施工及其验收的监督管理。2.编制依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规范及有关技术资料规程、试打桩记录。3.本工程特点及质量目标4.施工阶段:4.1施工工艺及监理工作流程:下监理复核监理旁站监控监理旁站监控监理旁站检查监理验收及旁站监控监理检查监理监控5.准备阶段的监控要点:5.1熟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有关技术资料,组织或协助业主组织召开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会议,填写设计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情况记录,作好会议记录,编写会议纪要。5.2总包单位若分包夯扩桩的施工工程,应填报《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提供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监理人员审查后,合格者签返《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同意分包;不合格者则退回《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要求总包单位重新选择分包单位,重新申报。5.3施工单位运抵现场的水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属于厦门市建委推荐产品之列,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进口水泥还应有国家商检部门的商检合格证书。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或现场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填报《建筑材料报审表》,报审表应附有水泥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施工单位运抵现场的钢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属于厦门市建委推荐产品之列,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进口钢筋还应有国家商检部门的商检合格证书。钢筋表面或每捆(盘)均应有标志或铭牌,并与实物相符。施工单位应对钢筋分炉号、分规格,分直径进行检查,分批次按规范要求取样送检或现场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填报《建筑材料报审表》,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施工单位运抵现场的砂、石子,经检测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并且有出场合格证,报监理人员进行检查。合格后填报《建筑材料报审表》,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5.4监理人员根据有资质的试验单位的复检报告或见证取样报告,对施工单位报验的水泥、钢筋、砂、石子质量进行评定,合格者签还《建筑材料报审表》,同意进场使用;不合格者则退回《建筑材料报审表》,并监督不合格材料完全撤出施工现场。5.5施工单位现场拌制的砼,必须有《砼配合比设计报告》,并附水泥砂、石料检验报告,在拌制现场应挂牌标明配合比,用规范的量具称量确定各材料用量,严格控制水灰比。5.6总包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编写《夯扩灌柱桩施工组织设计》,填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打桩机械经检修维护,试运行良好后,填报《进场设备选型报审表》并附机械使用说明及有关参数。施工单位依照设计图纸对现场放线定位沉管成孔砼搅拌浇灌,一次、二次夯扩浇灌砼至钢筋笼底钢筋笼制作安放砼搅拌浇灌至设计高程振动拔管进行放样,确定定位轴线及高程,设立龙门桩及高程桩,对桩位进行放点。质检员自检无误合格后填报《施工测量放线工程报验单》。打桩工程各项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具体充分,手续齐全,其它准备工作充分后填报《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5.7监理人员审查《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符合工程实际情况、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后,签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同意实施;否则退回《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要求施工单位修改后重新报审。监理人员审查《进场设备选型报审表》,对照进场设备进行检查,符合工程实际要求、施工规范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后签返《进场设备选型报审表》,同意进场使用;否则退回《进场设备选型报审表》,要求施工单位重新组织施工机械进场,重新报验。监理人员审查《施工测量放线工程报验单》,对照设计图纸在现场进行复核,确定定位轴线及高程准确无误,桩位放点准确符合规范的要求后,签返《施工测量放线工程报验单》;否则退回《施工测量放线工程报验单》,要求施工单位重新放样放点,复核无误后重新报验。监理人员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已向质监站办理质监委托和安全委托,监理人员审查《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具体充分,手续齐全,其它准备工作具体充分,符合要求签返《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办理开工报备;否则,退回《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要求施工单位完善各项准备工作,重新申报。6.施工阶段监控要点:6.1监控要点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分项目标监控要点规范要求检查工具、检查方法备注夯扩灌注桩桩位偏差桩位偏差桩位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D≤500mm时,≤70mm;D500mm时,≤100mm;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D≤500mm时,≤150;D500mm时,≤150复检,尺量复检,吊线施工过程中巡视检查垂直度垂直度垂直<1%复检,吊线沉管过程中注意检查桩径偏差桩径偏差桩径<-20mm旁站复检,尺量桩身砼强度砼强度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旁站审查砼抗压试验报告充盈系数充盈系数充盈系数>1旁站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拔管过程中随时用测锤探测管内砼高度桩身长度桩身长度桩身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位置、设计长度和贯入度沉管时巡视终孔前旁站检查沉管施工记录应准确详细沉管过程中随时用测锤探测管内砼高度钢筋笼制作安放钢筋制作钢筋制作⑴符合设计要求⑵主筋间距偏差±10mm箍筋间距偏差±20mm钢筋笼直径偏差±10mm钢筋笼长度偏差±100mm并且钢筋笼的直径比桩管内径小6~8cm⑶焊缝规格、长度、质量、外观符合要求,焊条规格品种符合要求。巡视复检,尺量锤敲按批次抽样送检钢筋笼安放钢筋笼安放⑴钢管笼位置符合设计要求⑵吊放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⑶采取有效措施固定钢筋笼位置旁站随时检查钢筋笼在桩管内的位置6.2沉管施工过程中如遇未知原因无法沉管或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时,施工单位应及时报告监理人员。监理人员应了解实际情况,并复核有关施工记录,然后请设计单位进行处理。6.3沉管施工在桩尖将达到设计要求位置或贯入度将满足设计要求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向监理人员报验。监理人员应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对有关施工记录进行复核,在桩尖位置或贯入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同意停止沉管;不符合时则应要求施工单位继续沉管。6.4施工单位在完成钢筋笼的制作后,质检员自检合格,填写《砼灌注桩(钢筋笼)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填写《工程报验单》,向监理人员报验。监理人员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全部进行检查,合格者签返《工程报验单》和《砼灌注桩(钢筋笼)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不符合则退回《工程报验单》和《砼灌注桩(钢筋笼)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必要时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完毕,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填写《监理通知回复单》连同《工程报验单》和《砼灌注桩(钢筋笼)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6.5施工单位在监理人员同意停止沉管后,进行砼施工准备工作。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填报《砼浇捣令》。经监理人员检查确认砼施工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签返《砼浇捣令》,同意进行砼施工,否则,退回《砼浇捣令》,要求施工单位完善准备,重新申报。6.6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砼配合比拌制砼。砼运送过程中有离析者不得使用。监理人员根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按浇灌量设定批数随机抽样,施工单位质检员负责砼试块的制作、养护及送验,必要时监理见证员按厦门市建委要求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6.7施工单位在完成灌注桩砼施工、检查砼强度、做桩体质量及承载力检验后,自检合格,填写《砼灌注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填写《工程报验单》。向监理人员报验。监理人员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全部进行检查,合格者签返《工程报验单》和《砼灌注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不符合则退回《工程报验单》和《砼灌注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必要时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完毕,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填写《监理通知回复单》连同《工程报验单》和《砼灌注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6.8监理人员每日填写监理日记,对施工监理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施工单位整改后填报《监理通知回复单》,监理人员确认整改后签返《监理通知回复单》。对需存证且需向业主说明的事项以《监理工作联系单》通报业主及有关单位。7.质量通病的防治:7.1在桩孔成型后,发现有水和淤泥涌到外管内。原因:夯扩桩为无桩尖夯扩桩,如果管口没有封严,当内外管同时往下沉管时,地下水和淤泥就会通过内外管之间的间隙涌入管内。处理措施:1、采用适当长度的加劲圈使外管比内管长15cm,在桩孔成型前,地面桩位应放置约20cm高的干拌砼料,再将内外管置于干拌砼堆上,将双管同时沉入直至设计深度。2、增长加劲圈高度至20cm并相应增加干拌砼的用量;3、如果采取以上措施后仍然难以封底时,则可考虑采用预制桩尖。7.2在夯扩头成型过程中发现管内有水涌出。原因:沉管不到持力层,使得夯扩料在锤击下直接向下送,没有在外管周围形成夯扩头,故此外管上提后淤泥和水就涌入管内。处理措施:在工程桩施工前必须进行试桩,其数量是每栋楼不少于一根。试桩位置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距地质钻孔近的位置。试桩应详细记录锤击沉管击数,进入桩端持力层的深度及最后二阵100mm的锤击数,夯扩头砼的贯入量,拔管高度,双管同步沉入深度,夯扩锤击数等数据,经设计单位确定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如果按照试桩确定的数据施打仍出现涌水的,应马上通知监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到现场研究对策。7.3在夯桩过程中出现回弹或其他无法形成夯扩头的现象。原因: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如果砼坍落度大则出现回弹,坍落度小则夯扩料很难夯扩成型;夯扩料不足;一次投放的夯扩料太多。处理措施:1、夯扩料的坍落度应在20—40mm之间。2、两次夯扩的投料量为:A、1.8m高直径750的夯扩头的夯扩料为0.63m3以上;B、1.5m高直径750的夯扩头的夯扩料为0.54m3。每次夯扩料下料量应控制在2.5m高(外管)以下。7.4原因:在浇灌完桩身砼后,外管的拔管速度太快;在拔外管时,没有把内管和桩锤的自身重量放在桩身砼上;未按正确的打桩流水顺序,桩身中心距小于4D而没有采取措施。处理措施:1、桩身砼的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在60—80mm之间;2、桩身砼的充盈系数应符合试桩确定系数且不得小于1.1;3、当桩身较长使得桩身砼不能一次灌注成桩时,则应分段灌注砼;4、外管上提时,内夯管应把全部重量和桩锤重量压在桩身砼面上,外管的上提速度应控制在2m/min以下,特别在通过淤泥层时更应减速;5、应有正确的打桩顺序,即由中间向外或退打;6、在桩中心距小于4D时,可采取“跳打”的形式,即相邻桩施工应相距8小时以上。7.5沉管到达设计深度后贯入度达不到要求。原因:没有到达持力层。处理措施:1、桩长在15m以下的,可以增加桩管长度至15m;2、桩长在15m的,可考虑增加夯扩次数,即由二次夯扩改为三次或四次夯扩,但夯扩头高度应提制在2m左右。7.6钢筋笼定位偏差较大。原因:施工粗心大意,没有仔细计算钢筋笼的标高;钢筋笼定位措施不当。处理措施:1、在施工前应仔细计算钢筋笼的标高;2、在施工过程中作好钢筋笼的固定就位措施。8.验收阶段:8.1质量标准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6章《灌注桩施工》、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五章第一节一般规定和第六节《混凝土灌注桩》。8.2检验方法8.2.1钢筋笼(1)检验方法:尺量、观察、锤敲(2)检查数量:全部钢筋笼成品,每个成品不少于三处。8.2.2桩身砼质量(1)检验方法:a、砼试块抗压强度;b、低应变动力试桩(随机抽样)(2)检查数量:a、全部砼试块b、由设计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确定低应变动力试桩数量c、根据低应变动力试桩检测报告由设计人员确定抽蕊数量。8.2.3单桩承载力(1)检验方法:a、单桩竖向静载试验(随机抽样)b、高应变动力试桩(有必要时随机抽样)(2)检验数量:a、由设计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的桩数随机抽样。b、由设计单位根据有关检测报告确定8.3桩基验收8.3.1施工单位在完成全部夯扩、灌注桩
本文标题:夯扩沉管灌注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81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