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奉贤区2015年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1-2014学年第二学期奉贤区质量检测试题高三历史命题人:汪辉张炎林朱志浩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2.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考古学者在某遗址中,挖掘出刻有尖锥状符号和浮雕装饰的石块(如图)。上述遗址最可能位于今天的A.中国B.印度C.伊拉克D.墨西哥2.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凭着对《荷马史诗》中特洛伊战争真实性的坚定信念,靠一生奋斗,发掘出了特洛伊古城遗址。这一考古成就A.表明《荷马史诗》是完全准确的B.发现《荷马史诗》是诗人想象的C.核实《荷马史诗》是后人演绎的D.体现《荷马史诗》具有证史价值3.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到:“这里发表的,乃是哈利卡那索斯人希罗多德的探究成果。目的是为了保存人们的事迹,不致遭后世遗忘,也让希腊人和异邦人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应有的光彩”。这表明他著史重视A.发掘历史真相B.强调民族界限C.了解因果关系D.发挥鉴诫作用4.《圣经·使徒行传》载,一位地方行政长官命令鞭打使徒保罗,保罗声称自己是罗马公民后马上被释放了,并收到一封官方道歉信。此事可印证A.基督徒能够受到公正平等对待B.罗马法保护公民的权利C.罗马公民地位高于地方行政官D.罗马公民犯罪不受惩罚5.“这个政权中,君主不能直接控制地方,犹如全身瘫痪,中枢神经不能直接控制四肢,身体各部位只能有限地互相牵动”。“这个政权”最可能是A.八世纪的阿拔斯王朝B.二世纪的罗马帝国C.九世纪的法兰克王国D.十八世纪的普鲁士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2-6.“‘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文中的“此法”当指A.独尊儒术B.科举取士C.文官体制D.中央集权7.皇帝颁下诏书,有官员反对这个命令,并在诏书上写下他的看法。皇帝知道此事后,非但没有责备,反而嘉许他能防范诏敕可能发生的错误。该故事最可能发生的朝代当是A.商周B.秦汉C.隋唐D.明清8.“它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段话评述的是A.郡县制B.行省制C.分封制D.科举制9.王曰:“有人说,辽以信佛而衰弱,金以崇儒而亡国,有这回事吗?”对曰:“辽国的事我不知道,金国的事我亲身参与。金的宰相中虽有一二位儒臣,很少参与军国大计。……国家存亡有其应该负责的人,与儒术无关”。王听了很同意。对话中的“王”当是A.耶律阿保机B.成吉思汗C.完颜阿骨打D.忽必烈10.“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文中描述情景的最有可能出现在A.唐朝长安B.北宋开封C.南宋临安D.清朝北京11.在中国古代,原来所谓的“齐人”之地、“鲁人”之国、“楚人”之邦的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的推行B.宗法制的扩展C.郡与国的并立D.郡县制的推行12.《全球城市史》中说:“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等级君主制的形成B.君主专制的形成C.城市自治斗争结果D.地方割据的结果13.一位欧洲学者有这样的经历:他出生时,多数世人还认定地球是一个扁平的陆块;到他求学时,周遭已经有许多人相信地球是圆的,各地还流传许多有关远方新奇事物的传说。出现这种情景的时期当在A.2世纪B.8世纪C.16世纪D.19世纪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3-14.右图为清朝某皇帝给某次对外谈判的中国代表的旨意。据此可判断此次谈判的时间应是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15.《清史稿》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文中评价的皇帝是A.康熙帝B.乾隆帝C.光绪帝D.宣统帝16.学者傅斯年曾说:近代中国有一连串的觉悟,“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其中“政治的觉悟”当指A.师夷长技B.制度革新C.民族独立D.反抗侵略17.他是我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启蒙思想家,他又是一位划时代的、独具特色的翻译家,正是通过翻译,他把进化论思想系统地输入中国。“他”最有可能是A.林则徐B.梁启超C.陈独秀D.严复18.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中说:“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从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19.《泰晤士报》载:“今天的北京已经不是几年前你所知道的北京了。中国能够不激起任何骚动便废除建立那么久的科举制度,就能实现无论多么激烈的变革”。该文评价的是A.戊戌变法的成果B.清末“新政”的成效C.八国联军的“武功”D.湖北武昌起义的影响20.《纽约时报》一位驻华记者在某段回忆录中述及“广州国民党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等内容。据此,该段回忆录涉及的时期为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全面抗战时期21.有学者指出:英国城市化早在蒸汽时代到来前,就在田间的变化中起步了。这里指的是:①失地农民被迫流落到城市谋生;②剩余劳动力主动向城市流动转移;③蒸汽时代对于雇佣劳动力的骤增;④城市急剧扩张蚕食了大量的农田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4-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甲国70%乙国42%丙国10%22.“该国原本闭关自守,后改其态,君民一德,迄今不过五十年,而功效大着,以能收还其治外法权,列入万国公会,成为完全独立自主,平等之国矣”。“该国”当是A.德国B.中国C.日本D.印度23.某报纸曾刊登一则消息:“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该消息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化学工业一枝独秀B.企业利润不断萎缩C.垄断组织不断扩大D.德国经济日益恶化24.下表是1891年-1896年间三个国家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表中的甲、乙、丙依次为A.法国、英国、俄罗斯B.英国、法国、俄罗斯C.法国、俄罗斯、英国D.俄罗斯、法国、英国25.“而对英国人来说,它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英国是这个时代的核心,而且不仅限于经济层面。对于北美洲的人来说,在这个世纪,美国不再只是欧洲外围的一部分”。这个世纪是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26.决定“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的国际会议是A.巴黎和会B.雅尔塔会议C.布雷顿森林会议D.华盛顿会议27.右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编者A.仍没有摆脱“左”倾思想的影响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重大进展C.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D.已经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8.“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上述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是A.普法战争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D.十月革命【大跃进】dàyuèjì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5-29.如果给右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A.北约与华约对峙B.从欧共体到欧盟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30.“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释自然要不断的变动”。这强调历史研究要A.体现时代性B.有历史观引导C.为现实服务D.充分掌握史实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31.下列叙述中最能说明西欧中世纪封建制度实质的是A.自给自足的庄园构成基本细胞B.以土地为纽带的贵族分权体制C.王权与教权达成相对均衡态势D.国王直接权力受到极大的制约32.“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表明当时社会A.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B.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C.处于王室衰微与诸侯纷争的境地D.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33.史学家陈旭麓说:“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段话体现了他观察历史现象采用的主要思想方法是A.用今天的价值标准评判历史B.以客观事实作为依据C.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解释历史D.史实与观点有机结合34.上海开埠后,公共租界系“国中之国”,其权力机构是纳税人会议和工部局,孙中山称之为“自治模范”。一些有识之士“仿租界之式”创办自己的现代市政。这表明租界A.是列强的统治据点并破坏了中国行政主权B.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市政现代化进程C.成为近代上海市政管理现代化的标杆形象D.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和市政现代化历史写照35.“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这段话意在强调A.欧洲历史处中心地位B.边缘地区无足轻重C.世界影响欧洲工业化D.欧洲引领全球工业化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6-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TotheglorythatwasGreeceAndthegrandeurthatwasRome(9分)诗人爱伦·坡的《致海伦》中有一句著名诗句:“TotheglorythatwasGreeceAndthegrandeurthatwasRome”,中文翻译主要有如下三种:《剑桥艺术史(希腊和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译为: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爱伦•坡集》译为:“已令我尽赏,从前希腊的华美壮观,和往昔罗马的宏伟辉煌。”著名翻译家李文俊则译作:“带我,回到希腊的熠熠光华,和古罗马的气魄。”(1)上述三种翻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分)(2)从历史的角度看,你认为哪一种翻译最为合适?简要说明理由。(6分)37.明太祖谈罢相(14分)(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1)隋唐时期的宰相权力与秦汉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2)从材料看,明太祖认为“罢相”的理由有哪些?(2分)(3)以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演变的史实,来反驳明太祖的“罢相”主张,你能提出哪些有效的论据?(6分)38.转折的年代(13分)有史学家认为:17、18世纪,西方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17-18世纪,西方历史是如何向“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的?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7-39.“文明互鉴之路”(14分)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
本文标题:奉贤区2015年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84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