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机构及其体系-PowerPointPresenta
第五章金融机构及其体系应了解内容一、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性质,西方主要国家金融体系的构成。(一)金融机构:泛指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又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的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分两类:1、银行性的金融机构;2、非银行性的金融机构。(二)银行产生与发展过程: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中世纪欧洲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是银行的发源地。早期银行业,经营中最大特点是贷款带有高利贷性质。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和高利贷在信用领域被打破,能够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代银行通过两种途径形成:1、原有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调整放款原则,而逐渐转变为现代化银行;2、根据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三)西方银行业发展中的特点:1、对经济发展在资金上起支配性作用,企业发展离不开银行,如对资金流向、流量及融资条件(期限、利率)的牵制。2、与国家政治紧密结合使银行在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各国政府调整经济也要通过银行体系来进行。(四)银行发展中的特殊性:银行经营单一商品——是货币。1、银行的特殊利益:(1)不需要投很多的自有资本,即可以进行经营活动,并可以取得可观的收益;(2)不论实行国家干预和监管理由有多么充足,诸如:维护大众利益、健全银行业等,银行业和其它行业不能比。2、银行的特殊风险: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它和客户之间并非是商品买卖关系,而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1)信用风险,归还问题;(2)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风险,资产业是运用资金业务,负债业是吸收资金业务;(3)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吸收存款;(4)竞争的风险,自身的形象,业务水平要高,服务态度要好。应掌握的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趋势(一)银行性金融机构:1、商业银行:是办理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业务的银行,是活期存款也称为存款银行2、中央银行:它是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为“发行的银行”、“国家银行”、“银行的银行”制定金融政策的银行。3、专业性银行:只是集中经营指定范围内的业务,并提供专门性的金融服务。(二)西方国家的专业银行:1、投资银行;办理工商企业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专业银行,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集,也接受定期存款。2、不动产抵押银行;以经营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为抵押长期贷款银行。3、开发银行:分为国际性、区域性、本国性。如:“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本国性开发银行”(建设银行、开发投资公司)资金来源是债券。4、储蓄银行:专门吸收居民存款称存折。5、进出口银行:是专门为对外贸易提供信用业务,多为国营性质,在一些国家由政府管辖的单设银行机构。(三)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金融机构”,由于吸收资金的渠道不同,它不靠吸收存款。如:保险公司、信用社、消费信用机构、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1、保险公司;是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它的资金来源是投保,收保险费,在未赔偿前还可以投资。2、信用合作社:是吸收城市手工业者和农民的存款。(1)城市信用社(2)农村信用社3、消费信用机构:为刺激生产,促进消费而建立的一种信用组织,有各种消费信用公司典当业,资金来源向商业银行借款,利息高,期限短,条件较为苛刻。4、证券公司:专门从事有价证券及相关业务,自营买卖。5、财务公司:是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机构,专门经营抵押放款业务,吸收大额定期存款,进行贷款投资。6、信托投资公司:专门办理信托业务,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为代人理财。如:信托存、贷款,养老金信托,有价证券信托,公益事业信托,等等。7、租赁公司:通过融物的形式起融通资金的作用的金融机构。如:租金(四)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1、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并向综合性的方向发展;2、跨国银行的建立使银行的发展更趋国际化;3、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重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4、兼并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调整的一个有效手段;5、银行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性的金融机构正不断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大型复合型金融机构。附注说明三、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体系的构成(一)美国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有:1、有联邦储蓄银行;2、商业银行;3、其它金融机构和在美国的外国金融机构构成。参考教材P0151—152。(二)英国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有:英格兰银行;2、商业银行;3、其它金融机构。(三)日本金融机构体系:是银行和企业往往同属一个财团,关系密切。金融机构有:1、日本银行;2、商业银行;3、其它金融机构。参考教材P0154重点内容四、我国金融体系的构成(一)旧中国金融机构的构成:当18世纪西方国家建立起现代银行时,中国还是“钱庄”、“票号”两种旧式的金融机构,在1845年英国在中国建一个银行,在广州叫“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在上海银行都是民族资本家经营,1927年后国民党政府也发展银行业,四行二局一库。四行: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二局:中央信托局、邮政储蓄汇业局。一库:中央合作金库。(二)新中国金融机构的建立和构成:新中国金融机构的建立是通过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解放区银行,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私人银行和“钱庄”等途径实现的,从1953年开始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的“大一统银行”。1、大一统的模式下的金融体系,采用苏联的管理模式,高度集中行政管理。突出特点:(1)全国只有一个中国人民银行,以后延续到79年又建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直到改革开放之前。(2)人民银行集中货币发行和信贷业务于一身,即执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又办理普通银行的信贷业务。2、1979年—1982年的金融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打破一家银行集中的局面,建立各种专业银行。如: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与人民银行一起构成了多元化银行体系。3、1983年—1993年金融机构体系:改革了,(1)1983年9月国家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专门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制定和推行货币政策),1984年1月专门设立了中国工商银行,办理信贷业务和城镇储蓄。(2)1986年以来又设立了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综合性银行等……专业银行,是新、旧体制并存的金融机构。4、1994年以来金融体系的改革:目标是在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之下,政策性的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1)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2)政策性业务分离出来后,向商业银行转化。参考教材P01595—1图。难疑点回答五、国际性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问题1、什么是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回答:国家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是为协调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关系,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起政府间的金融关系。问题2、国际间金融机构的(1)组织;(2)职能作用;(3)资金来源;(4)业务特点是什么?回答:(1)组织机构:IMF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各成员国派人。(2)职能作用:通过成员国共同研究协商国际货币问题合作发展。(3)资金来源:①会员国认缴的份额;②资金运用收取的利息和其他收入;③某些成员国捐赠款和认缴的特种基金;④向官方和市场借款。(4)业务特点:①IMF是官方贷款不对私人。②贷款是短期1—5年不等。③贷款有限额。问题3、国际性的金融机构有哪些?回答:(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2)世界银行(简称IBRD)(3)国际开发协会(简称IDA)(4)国际金融公司(简称IFC)问题4:区域性的金融机构有哪些?回答:(1)亚洲开发银行;(2)非洲开发银行;(3)泛美开发银行;(4)新兴区域性金融机构——欧洲中央银行。是欧盟国家1998年5月正式成立,总行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案例分析》中国与美国对比,参考教材P0164-165页。《作业布置》平时作业2。
本文标题:金融机构及其体系-PowerPointPresenta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