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学习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2013年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究。我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曾琦老师。今天参加座谈的还有来自济南市:纬二路小学周亮老师(数学)、经五路的盛青老师(音乐)、历下区教研室李玉华老师(品德与生活)、天桥区实验小学张春玲老师(英语)、大明湖小学郭骏老师(语文)。今天我们在一起讨论的主题是关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关于学生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样的思考和认识呢?我想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学习的看法和观点。很多时候我们对学习有这样的说法:(屏幕上)。很多时候我们也听到这样的说法,比如“学习使人进步”。对于这些说法,我们如何评价呢?说“学习使人进步”其实也会有不太全面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调整。至于“学习需要齐头并进、要匀速前进”就涉及到对学生学习活动有误解和错误认识了。现在就来分析下为什么这些观点可能是错误或者片面的。一、对学习的误解1.学习就是脑力劳动首先来看一看:学习是脑力劳动。(1)通常说“学习是需要动脑筋的”。虽然学习是需要动脑筋的,但它并不仅仅只需要动脑筋就可以。因为学习不只是单纯的脑力劳动,而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我们作为一个人跟机器人是不同的。我们除了可以动脑筋,可以积极地思考问题之外,人还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对了,就是“情感”。我们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时候,他不光是开动脑筋,他还有情感的投入。学生为什么会厌倦学习?因为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对机械的训练会感到厌恶,感到厌恶之后,他很难进入到一个学习的状态。所以说,作为一个学生,他绝对不是一个木偶人,也不是一个机器人,而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人。他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开动脑筋,也会投入自己的情感。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作为老师,我们需要重视在教学当中,不仅是需要学生从行动上呼应我们,或者说希望学生跟上思维的步调,我们更需要关注他们在情感上是不是能够有共鸣,能够触动他们有思考。(2)我们说“学习是脑力劳动”时,这里提到的“脑”是在什么位置呢?“这个人比较聪明。为什么聪明呢?你看他有个大脑门。”有没有道理呢?确实也有道理。心理学、脑科学的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是分成几个区域的:包括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我们脑门的位置,正好是额叶的位置。额叶是非常高级的脑区。我们很多高级的思维活动,比如逻辑推理、判断,甚至很多的记忆,都与额叶这个脑区有很大的关联。所以,脑门大,额叶很发达,也就比较聪明。这种说法确实有道理,但是还不全面。因为在实际的学习当中,不仅需要像额叶这样高级的大脑皮层的参与,其他的一些脑区的参与也很重要,比如说小脑。通常我们认为小脑是管运动的,与学习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拓展资料:脑科学的研究对于我们去认识学生第二语言的学习会带来一些启示。近来脑科学研究发现,在我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智能脑积极地参与,还需要发挥情感脑的作用。智能脑是指大脑皮层,而情感脑涉及到一些边缘系统,比如海马。与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在动物脑区的某个部位埋藏电极,然后控制电极的放电,就会发现在控制某些区域的时候,动物就会产生某些情绪化的反应。所以,情感脑,像杏仁核、海马会控制情感反应。脑科学发现,这些区域不仅和我们的情感反应关联紧密,还和我们的认知加工过程,比如记忆也有很紧密的联系。情绪中枢当中的海马,如果受到损伤,那么这个人的记忆也会受损。心理学家发现,控制情感的脑区和学习当中的认知加工过程也不是毫无关联。所以,情感脑也要参与我们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学习第二语言当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第二语言的相关的知识,学生情感的投入、情绪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当中,需要、兴趣、动机、情绪这样一些非智力的情感体验,跟学习的效率和成效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没有情感脑的介入,就是很漠然、很麻木的学习,可以想象这样的学习是容易枯燥乏味的,那么效率也是低下的,而且很容易感到疲劳。针对第二语言学习,英语的学习,受到很多的批判和讨论。学母语二三岁,孩子正常的简单语言交流没有问题。英语学了十几年,却不能自如地进行交流,与很多因素有关。有研究指出,在学习第二语言,比如英语,我们不能仅把它看成是知识去学、去记。其实,在这个学习当中,他是否能够以一个积极的状态去学可能对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这个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有成功的体验,能够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下学习,学习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我们可能会疑惑:小脑与学习语言有关系吗?大脑是用概念、抽象的符号进行认知加工的,被称为是“智能脑”。小脑很多时候被称之为“本能脑”。在比较高级的生物身上才能看到大脑这样的神经中枢。小脑作为一个古老的“本能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有很强的适应性。而且在学习当中,常说“熟能生巧”、“由生到熟”。这个过程当中,小脑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小脑在自动化的过程当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运动的关联很紧密。在学习语言过程中,说其实也是一种运动,是通过一系列动作来完成的。所以学好一门语言,特别是说好一门语言与小脑的关联很紧密。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不光是要积极的开动他(她)的大脑,也需要小脑的积极参与。我们说母语很自如,就是已经实现自动化了,可以注意力转移,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而我们说英语时就需要注意声调、时态是否需要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自如到小脑自动化的阶段。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特别强调要多练习的原因。多交流,在说的过程当中,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我的母亲曾经告诉我,听说有一套培训小朋友学外语的资料,就是每天放动画片,每天放多长时间,他就可以学好外语。我的反应,那多半是骗人的。如果不说,光看,没有运动,没有交流,那他(她)是很难掌握一门语言的。这就提示我们,在日常教学当中,是否需要让学生动起来,需要给他们更多的交流的机会,才能更好的熟练运用,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学习不仅仅是脑力劳动,也不仅仅是像大脑这种高级脑区参与的活动,它需要很多的神经中枢的参与,也包括需要情感的投入,甚至需要作出动作的配合等等。2.学习是立竿见影的让我们来看第二个:学习是立竿见影的。这是我们非常期望的事情。这个愿望非常良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学习并不都是立竿见影的。有的学习是厚积薄发的,比如刚才我们所说的,观察一下你的孩子,或者回想一下你的孩子,学说话的情景。可能他在第一次能够叫出妈妈之前,已经花了很长时间在学说妈妈这个音了。当他(她)还不会说妈妈的时候,你在教他(她)说妈妈的时候,尽管他(她)不能发出妈妈这个音,但是孩子会专心地看你,甚至他(她)会动嘴,但是他(她)还发不出这个声音。这时,他(她)已经就在学了。所以,在语言的学习当中,可能会有很长的沉默期。这个时候,他(她)并没有表现出说出这个语言的行为,但是他(她)的语言学习已经在进行。他(她)学习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发出这个音。所以学习并不是你立马学了,就马上会了。学习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另外,还与大家分享一个经典的教育心理学实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儿童,这些孩子被分成两组:两组孩子分别在不同的房子里看一段录像,录像的内容大致相同。在录像里,有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即波波玩偶。两个房间的录像只有结果不一样,甲组的孩子看到的结果是,当大孩子打玩具娃娃时,进来一个成人,夸奖说:“你好有劲、好强壮啊!来,给你发两颗糖,作为奖励。”而乙组孩子看到的结果是成人批评大孩子:“你这孩子怎么回事,这么有攻击性”,可能还打了这个孩子两下作为一种惩罚。看完录像之后,请小朋友到休息室休息。休息室里放了一些和刚才录像里一样的波波玩偶,然后就观察这些孩子在房间里会有什么反应。大家觉得第一组孩子会怎么样呢?他们会打娃娃。为什么会打呢?因为有正面的鼓励。能够得到鼓励的行为会受到强化。结果,甲组的孩子就很热衷于打玩具娃娃。而来乙组的那些孩子呢?不会去打,因为他知道打波波玩偶会受到惩罚。实验发现乙组孩子确实很少去打玩具娃娃。为什么?一种解释,他们不敢打,因为他们看到大孩子大玩具娃娃都挨揍了,他如果这样去打,是不是也会被实验者惩罚。这是一种解释,但是班杜拉说会不会有另外一种解释呢?比如,乙组孩子可能比较笨吧?没有学会打玩具娃娃这个动作?他们虽然看了录像,也许看得不够专心?或者是看了之后,动作模仿能力比较差?所以他就不会。有没有这种可能呢?或许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不能排除。对了,我们数学老师说了,虽然听起来很荒诞,但是也有这样的可能性。所以,班杜拉又继续进入下一个实验阶段,来排除这种原因。于是,实验者就进入到孩子们的休息室,说:“你们刚才看录像了。你们在录像里看到一个大朋友,他在干什么呢?一会谁学得像,我就给谁发糖吃。”这么说了之后,大家觉得情况怎么样呢?果然两组都争先恐后地打玩具娃娃。原来乙组并不是不会,打得也挺厉害。进行到这个阶段,班杜拉认为,孩子们在看录像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学习。他把这种学习行为称作是观察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样学样”。他(她)看到了就会去学,而且这个学习是内在的。他可能会伴随一些外在的模仿行为,但是也可能不表现出模仿的行为。但是你不能因为他(她)没有模仿的行为,你就认为他(她)没有学习。这个实验还揭示了,学习和强化,和奖励、惩罚有关系,但它并不需要依赖这些东西。乙组的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他(她)虽然看到了大孩子打玩具娃娃,受到了惩罚,他(她)不表现这个行为,但并不表示他(她)没有学会,他(她)只是不表现而已。但是后来你告诉他(她),你去学他,我会给你奖励,他(她)就马上表现出来了。所以说,没有给他奖励的时候,他(她)也照样学了,只是没表现。但是后边给他(她)奖励,就可以促使他(她)去表现他(她)学到的这些东西。所以,班杜拉说,观察学习并不一定都是需要强化的。但是强化可能会促使他(她)去模仿学到的行为或学到的东西。分享这个实验,我想跟大家讨论什么问题呢?班杜拉的实验其实告诉我们,学习不等于模仿,而是一种内在的变化,比如我们教学当中所说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审美情趣,这些更是一种内在的变化。学生没有表现出模仿的行为,不等于他(她)没有学习。而且,有的时候是他(她)可能在模仿,也未必是真的发生了学习。正如,有个成语说“鹦鹉学舌”,我们知道鹦鹉可能会模仿我们说话,但并不表示它真的掌握了人类的语言。它也会跟着你说“你好”,“你吃了吗”,但是并不代表它理解这个语言的含义,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模仿而已。3.学习就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三个:“学习就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这显然是我们老师们不能接受的。这种说法让我想到以前曾经听过的一句话“儿童是一张白纸”,要靠我们教育者在上面描绘一张美丽的图案。各位老师觉得你的学生真是一张白纸吗?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色调。接触他们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家庭背景啊,学习经历啊,就已经千差万别了。所以说,学生并不是作为一张白纸,进入到学校。他(她)的学习并不是从进入学校获得学生这个身份才开始的,他(她)其实在自己的生活中早就已经在进行学习了。学生从生活中已经有了很多的体验,对很多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尽管这个看法,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体验毕竟是有限的,甚至可能不一定是全面的。但是,对于学生,我们不能认为他(她)是一个被动的、空的容器等着我们去填充。要看到,他在学很多东西的时候,之前他(她)已经有一些体验、有一些认识。我们一定要利用他(她)的经验,甚至可能是需要让他(她)把有些错误的、不清楚的东西暴露出来,然后进行澄清和讨论。这样,我们需要培养的科学概念、科学的认识,在他(她)的头脑里才会真正的生根发芽,成为他(她)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完全被生活的经验所控制;或者说我考试时时用你教的东西,回到生活中我还是凭生活经验。所以说,学生不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是带着经验来学习的。我们在课堂上,要重视、要关注他(她)的体验。另外,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在座的各位老师,包括我们参加研修的老师,我们都知道,在学习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对我们的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一些要求,比如说,在课堂上,
本文标题:学习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98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