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地球科学概论,含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1一、归类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按照主要成因,将下列物质归入其形成的地质作用类型中。土壤、断裂、片麻岩、铝土矿、花岗斑岩、背斜、熔岩被、高岭石、张节理、地震、安山岩、花岗岩、坡积物、流纹岩、糜棱岩、矽卡岩1.风化作用:土壤、坡积物、铝土矿、高岭石。2.构造运动:张节理、背斜、地震、断裂。3.岩浆作用:安山岩、花岗岩岩、流纹岩、熔岩被。4.变质作用:花岗斑岩、矽卡岩、片麻岩、糜棱岩。二、判断是非(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科里奥利力在赤道处最大,在两极处最小。(×)2.第四纪冰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依次是氧、硅、铝等。(√)4.在同一纬度和相同高度上测得的重力值通常海面的比陆地的大。(√)5.陆壳与洋壳的边界在大陆架边缘处。(×)6.在花果山见到的侵入岩的SiO2含量为61%(质量百分比),它属于中性岩浆岩类。(√)7.通常情况下,泥质岩石在区域变质作用下,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可以形成板岩、千枚岩、片岩和片麻岩。(√)8.太阳对潮汐的影响比月球的影响大。(×)9.地磁轴与地球极轴之间的夹角为磁偏角。(×)10.在褶皱中,背斜两翼的年龄比核部新。(√)11.只有进入河谷中的水体才产生流水的地质作用。(×)12.岩浆岩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通过变质作用都可以形成石灰岩。(×)13.通常情况下,酸性岩浆的粘度比基性岩浆的粘度小。(×)14.磁异常是由于太阳将大量的带电粒子抛向地球,所引起的局部磁场的变化。(×)15.野外调查是地球科学工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它能获取所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地球的形状为(D)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2、下列单元不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A)A、岛弧;B、丘陵;C、裂谷;D、盆地。3、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B)A、赤道;B、南极;C、北回归线;D、北京。4、地质年代二叠纪的代号是(A)A、P;B、D;C、C;D、T。5、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6、下列地区中,发生地震机率最小的地区是(D)A、日本;B、台湾;C、阿拉斯加;D、广州。7、下列硅酸盐矿物中最易风化的是(C)地球科学概论2A、石英;B、黑云母;C、橄榄石;D、角闪石。8、分布于洋中脊的地震特点是(C)A、震源浅而震级大;B、震源深而震级大;C、震源浅而震级小;D、震源深而震级小。9、下列不属于沉积岩的是(D)A、鲕状灰岩;B、白云岩;C、石灰岩;D、大理岩。10、下列不是矿物的是(C)A、云母;B、石英;C、煤;D、自然金。11、下列矿物中,硬度比石英大的是(A)A、黄玉;B、萤石;C、正长石;D、方解石。12、花岗岩属于(A)A、酸性深成侵入岩;B、中性浅成侵入岩;C、基性深成侵入岩;D、基性浅成侵入岩。13、金刚石和石墨属于(A)现象A、同质多像;B、类质同像;C、同质类像;D、类像同质。14、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是(C)A、康德拉界面;B、古登堡界面;C、莫霍界面;D、拜尔勒界面。15、一般煤或者石油均蕴藏在(D)地层中A、岩浆岩;B、变质岩;C、火成岩;D、沉积岩。16、燕山构造阶段属于(B)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代。17、寒武纪最重要的标准化石是(D)A、笔石;B、珊瑚;C、半淡水鱼;D、三叶虫。18、近代火山大多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和(A)A、大西洋海岭火山带;B、印度洋海岭火山带;C、南大洋火山带;D、海底平顶山。四、问答题(本大题共45分)1、简述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5分)答案要点: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遭受破坏的作用。风化作用包括三种类型:物理(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机械风化作用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水的物态变化(水的冻结与融化以及盐晶体的生长)、岩石的释重以及正在生长的植物根的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是岩石的化学分解,主要包括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等重要的化学反应。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新陈代谢产物及尸体腐烂分解产物与岩石中矿物的化学元素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使原矿物或岩石破坏的过程。2、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5分)。答案要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可分为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性软流圈;岩石圈可划分为若干板块,它们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板块边缘构造活动性很强烈;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3、简述地震和世界地震的分布规律。(5分)答:引起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板块运动。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在板块的边缘造成地应力的积累和应变能的突然释放,从而形成地震。所以地震的分布受板块边界的控制,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四个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洋脊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地球科学概论34、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及其成因(5分)答案要点: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其间存在着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是:地层形成后,发生地壳运动,原有的地层褶皱上升,岩石受到风化、剥蚀,造成地层缺失;然后,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上下地层间以一定的角度斜交,同样存在沉积间断。5、简述地壳中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5分)答案要点:岩浆岩、变质岩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物,再经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先成的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地下深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流体的作用下,发生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先形成的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地下发生熔融,形成岩浆,岩浆沿着地球内部的薄弱带向上运移,在地表或地下凝结形成岩浆岩。6、简述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类型划分和特点(15分)。7、试述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所反映的构造运动。(5分)答案要点: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存在沉积间断,若两者之间相互平行,称为平行不整合,若两者之间不平行,称为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所反映的构造运动:下沉(沉积))—整体抬升—剥蚀—再次下沉并沉积。角度不整合所反映的构造运动:下沉(沉积)—抬升并变形(掀斜或褶皱)—剥蚀—再次下沉和沉积。平行不整合往往与造陆运动相关;角度不整合往往与造山运动相连。二、归类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将下列各种地质现象相对应地归入矿物、岩石、构造变形中。金刚石、泥岩、地震带、褶皱、地震、灰岩、白云母、花岗岩、正断层、斜长石、方解石、大理岩、石英、玄武岩、节理。1).矿物:金刚石、白云母、斜长石、石英、方解石;2).岩石:泥岩、灰岩、花岗岩、大理岩、玄武岩;3).构造变形:地震带、褶皱、地震、正断层、节理2.下列岩石圈运动判断的依据哪些可能属于水平运动判断的依据,哪些可能属于垂直运动判断的依据?河流阶地、夷平面、海底平顶山、古地磁、平行不整合接触1).垂直变位判断依据为:河流阶地、夷平面、平行不整合接触;2).水平变位判断依据为:海底平顶山、古地磁。二、判断是非(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⒈矿物的物理性质仅由其物质组成所决定。(×)⒉磁偏角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地磁轴之间的夹角。(×)⒊海岸线是陆壳与洋壳的分界线。(×)⒋承压水是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中的重力水。(√)⒌岩石圈包括软流圈之上的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地球科学概论4⒍地幔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由液态物质组成。(×)⒎地下水的剥蚀作用以机械方式为主。(×)⒏片岩的变质程度比板岩高。(√)⒐在上地幔中,地震波速度由浅到深一直都是逐渐加快的。(×)⒑变质结晶作用不改变原岩的矿物成分。(×)11.只有进入河谷中的水体才产生流水的地质作用。(×)12.岩浆岩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通过变质作用都可以形成石灰岩。(×)13.通常情况下,酸性岩浆的粘度比基性岩浆的粘度小。(×)14.磁异常是由于太阳将大量的带电粒子抛向地球,所引起的局部磁场的变化。(×)15.野外调查是地球科学工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它能获取所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哪种性质不能用于区分石英和方解石:(A)A.条痕B.解理C.硬度D.盐酸2.区域变质作用发生于(A)。A.沉积物埋深很大的地方B.岩浆上升到靠近地表的地方C.脆性岩石在高压下发生强烈变形的地方D.在高温下沉积岩发生熔融的地方3.以下哪一个是错的?(D)A.石灰岩可变质成为大理岩。B.石英砂岩可变质成为石英岩。C.泥质岩脱水变质成为板岩→千枚岩→片岩。D.中、酸性的岩浆岩可变质成为灰岩→角闪岩。4.下列硅酸盐矿物中最易风化的是(C)A、石英;B、黑云母;C、橄榄石;D、角闪石。5.关于地震,下面描述正确的是(D)。A、总体说来,震级越大,烈度不变;B、震级与烈度的关系说不清楚;C、总体说来,离开震中越远,地震震级越来越小;D、大致说来,离开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来越小,但震级是不变化的。6.地震波离开震源后其波速不取决于下列哪种因素?(A)A.地震震级大小B.震源深度C.震源附近物质的刚性程度D.震源附近物质的密度7.金刚石和石墨属于(A)现象A、同质多像;B、类质同像;C、同质类像;D、类像同质。8.绝大多数地震是由(B)引发的。A.蓄水等人为因素B.地壳运动C.大滑坡和大雪崩D.火山爆发9.下列不属于沉积岩的是(D)A、鲕状灰岩;B、白云岩;C、石灰岩;D、大理岩。10.太阳系主要由1颗恒星和8个行星构成,其中(B)为类地行星。A、金星、地球、火星、木星;B、水星、火星、地球、金星;C、木星、地球、火星、土星;D、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地球科学概论511.一般煤或者石油均蕴藏在(D)地层中A、岩浆岩;B、变质岩;C、火成岩;D、沉积岩。12.如果岩石中含有(B),则不难确定古水流方向。A.粒序层理B.不对称的波痕C.化石D.湖相层理13.在水的循环中,下列哪一种是目前最主要的淡水来源(B)。A河流;B地下水;C湖泊;D冰川14.下列哪种作用在风的搬运起主要作用?(C)A.溶运B.悬移。C.跃移。D.滚动。15.黄土是(A)。A.风力搬运的悬浮物沉淀于陆地上形成的B.风力搬运的悬浮物沉淀后,被流水再次搬运和沉积形成的C.风力搬运的跃移物质沉淀形成的D.沙漠中暂时性湖泊的细粒沉积16.最易发生强烈化学风化作用的地方为(D)。A.象南极大陆那样的寒冷干旱的地方B.象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地方C.象阿拉斯加这样寒冷潮湿的地方D.象热带那样湿热气候地带17.牛轭湖形成于(B)。A.狭窄的山谷,那里沉积物易堵塞河谷从而形成湖泊B.宽阔冲积平原区的曲流河C.辫流河(汊流型河流)D.很大的湖泊18.雪线是(C)的界线。A.有裂缝冰川和无裂缝冰川B.变形冰川和再变形冰川C.冰雪积累和消融D.分布于冰川粒雪区四、问答题(本大题共45分)1、什么是矿物?(5分)答: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2、解释机械沉积分异作用(10分)答:机械沉积是在碎屑的重力大于水流的搬运力时发生的。由于流水的流速、流量不定,碎屑本身的大小、形状、比重不同,故沉积顺序有先后之分。从碎屑大小上看,最先沉积的是颗粒粗大的碎屑,依次过渡到最小的碎屑;从碎屑比重上看,比重大的颗粒沉积先于比重小的颗粒。这样,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使沉积物按照砾石--砂--粉砂--粘土的顺序,沿搬运的方向,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因此,沉积物固结后分别形成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3、简述褶皱基本类型、组成要素及地层分布特征?(5分)答:褶皱的基本类型有向斜、背斜。组成要素为:两翼、核部、、转着端、枢纽、轴面。地球科学概论6地层分布特征:向斜为核部地层时代新
本文标题:地球科学概论,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2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