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宁小派线立塔架线方案8-5
1甲子变T接文昌—三门坡线路35kV线路工程立塔、架线工程施工方案批准:审核:专业审查:广州南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2甲子变T接文昌—三门坡线路35kV线路工程立塔、架线工程组织机构1、项目管理单位负责人:2、工程项目负责人:3、项目现场监督负责人:4、工程施工单位:3110千伏宁西送电工程110千伏宁西~小楼~派潭线路(G45~派潭站构架段)立塔、架线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工程整体负责人:毛炳铭工程项目经理:冯振强工程技术负责人:郑祺文安全员:何雪锋青赔负责人:万海现场质安管理人员:刘振伟、罗雄满、潘杰施工队伍:增城市联电供用电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人员:张志浩、罗沅泉、杨天学、梁国锋、王庸党、陈劲松等人员。4甲子变T接文昌—三门坡线路35kV线路工程立塔、架线工程施工方案批准:审核:初审:编写:李晶广州南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5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施工组织机构三、施工总体安排四、线路跨越情况五、施工措施六、应急措施七、施工中注意事项危险点分析及对应措施附:施工人员名单6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工程简述本工程是甲子变T接文昌-三文坡线路35kv线路工程(含变电站“三通一平”工程)。1)本部分为新建T接部分,起点为T接点(35KV文昌—三门坡线路112#与113#杆之间,新增一基T接塔),终点为35KV甲子变电站进线构架,(线路从甲子35kv变电站构架出线后,经J1右转往东走线,经下牛村至J2,经石宝林至J3。在J3左转往东走线,经文池至J4。在J4左转往东北方向走线,经下山村至J5。在J5左转往东北方向走线,经大石村至J6。在J6右转T接至35kv文三线(T接点位于35kv文坡线112#-113#杆之间)线路全长10.8公里。导线采用JL/LB1A-150/25型铝包钢绞线,并逐基接地。2)本部分为改造部分。起点为35KV三门坡变电站进线构架,终点为T接点(35KV文昌—三门坡线路的112#与113#杆之间,新增一基T接塔),(线路从T接点(T接点位于35kv文坡线112#-113#杆之间)往北走线至Z1,在Z1左转往北走线至Z2,在Z2左转往北走线至Z3,在Z3右转往北至Z4,在Z4左转往北走线至Z5,在Z5左转进三门坡35kv变电站构架)线路全长4.2公里。本次改造段单回路设计,导线为JL/LB1A-150/25型铝包钢绞线,地线采用OPGW-12B1-38.5(43;9.2)型光缆与JLB23-35铝包钢绞线,并逐基接地。将原35KV文三线N12杆改为05NB-18型耐张杆。三、工程概况表:线路名称甲子变t接文昌-三门坡线路35kV线路工程起止点三门坡设计电压35千伏回路数单回路实际长度14.8公里沿线地形情况丘陵8.931km、平地5.869km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完成,保证施工安全及质量,特制定如下组织机构:1、总包单位:组织机构工程整体负责人:7工程项目经理:李正春工程技术负责人:安全员:青赔负责人:现场质安管理人员:2、分包单位1:组织机构()工程项目经理:工程技术负责人:现场质安管理人:青赔协调配合人:李阳贵技术员:安全员:材料负责人:分包施工队伍:广州南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第三章施工总体安排1、工程任务:甲子变T接文昌-三文坡线路35kv线路工程(含变电站“三通一平”工程)。2、计划工作时间为110天,不停电施工天,停电施工天。(注:停电时间以调度批复时间为准。)。3、计划工期: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2月10日4、施工人员安排管理人员15人,技工160人,民工200人。第四章线路跨越情况81、跨越情况一览表:跨越档被跨越物名称N2-3跨乡村路2次N3-4跨乡村路1次N4-5跨380V线1次N5-6跨乡村路1次N6-7跨乡村路1次N7-8跨10KV1次N8-9跨10KV1次,乡村路2次N9-10跨乡村路2次N10-11跨乡村路1次N11-12跨乡村路1次N12-13跨乡村路1次N13-14跨乡村路1次N15-16跨乡村路1次N16-17跨乡村路2次,380V线1次N17-18跨乡村路2次N18-19跨乡村路1次N19-20跨10KV1次N20-21跨乡村路3次N21-22跨乡村路1次N23-24跨乡村路3次N25-26跨乡村路2次,水塘2次N26-27跨乡村路4次N27-28跨乡村路1次N28-29跨乡村路2次,220V线1次N29-30跨乡村路2次,通信线1次N30-31跨乡村路1次,220V线1次N32-33跨乡村路2次,围墙1次N33-34跨乡村路1次N34-35跨甲子至文岭公路1次,通信线线1次,10KV线1次N35-36跨乡村路1次N36-37跨乡村路1次N37-38跨乡村路2次,220V线1次N38-39跨乡村路1次N39-40(P113)跨通信线1次N40(P113)-41跨乡村路1次,10KV线1次N41-42跨乡村路1次,380V线1次,一层居住房1次N42-43跨乡村路1次N43-44跨乡村路1次,通信线1次N45-46跨乡村路1次,10KV线1次,380V线1次,220V线1次N46-47跨乡村路1次,10KV线1次9N48-49跨220V线1次,380V线1次N49-50跨乡村路1次N50-51跨围墙1次,水泵房1次,牛棚2次N56-57跨水塘1次,乡村路1次N57-58跨乡村路1次,10KV线1次N58-59跨10KV线1次,220V线1次N59-60跨220V线1次N60-三门坡35KV变电站进线间隔跨水泥路1次,380V线1次,通讯线1次P111-112跨10KV线2次P112-113(N40)跨223国道一次第五章施工措施一、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安全准备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有关部门的安全指示。2、工器具、物资准备施工前,应对道路情况进行调查。对于运输道路较差的塔位,应提前一天将工器具及施工材料运至现场,并派人看管。所有工器具、物资由专人负责,物资发放需有明确的记录。安全工器具、登高工具和拉力起重工具还须经过试验合格。二、施工方案:1、停电前工作1.1做好线路的调查工作,核对确认线路的名称及相别,核对施工图纸,复核交叉跨越物标高情况,若核对结果超过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的,须及时通知设计人员以便处理。1.2做好交叉跨越物的跨越放线的准备工作。主要跨越物有公路、建筑物、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树木等。跨越一般公路、电力线路和果树采用搭跨越架的方法,跨越建筑物及内环路的因无法搭设跨越架,将采用在导线上编织横网对线行跨越点进行封闭保护。跨越架搭设应够宽、足高、牢固可靠,满足施工安全要求,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等规定;跨越物处理如图所示。跨越树木搭架简图10H2m2m6m2m2m跨公路跨越架简图H0.6m9m0.6m1m1m1m1m14m搭设跨越架必须符合如下要求:(1)跨越架中心应在所放线路中心线上,每侧宽度应超出裕度2.0米以上,架顶两端应装设外伸羊角;(2)跨越架的主杆应竖直,埋深不应小于0.5m,杆根底部应夯实。越线架应有防倒措施;(3)跨越架高度超过12m时,须搭设付排,付排的规格视主排的高度而定。(4)毛竹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支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cm,小横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9cm,6~9cm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竹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及小横杆的间距的要求:对于立杆,不得大于1.5m;对于大横杆,不得大于1.2m;对于小横杆,不得大于0.75m。所有跨越架在放线前须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搭架应尽可能少损失周边树木及其它设施。1.3做好机械设备、材料的交通运输工作,如牵引机、吊车布置等。1.4做好工器具选用、检修、试验等工作,不合格工器具禁止使用。1.5做好现场布置的工作,如牵引机、吊机的放置、临拉地锚的埋设、临拉、空中临锚锚设、牵引绳走向、滑车挂设、吊机、组塔、升线就位等。1.6做好停电、跨路、低压线、果树、农作物等工作联系,并办妥手续。1.7做好机械材料的试测、检修、验收工作,并做好施工档案资料的原始记录。在开工前,应对运到工地的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尺寸进行清点、复查,并进行外观、质量检11查等工作。1.8做好线路架设所需通讯联系工作,确保架线过程通讯畅通。1.9做好劳动力的组织安排、实行工序管理和施工进度计划。因停电施工短,且线路交叉跨越复杂,施工作业全过程需加强安全监护工作,并采用双保险施工安全措施。1.10做好交叉跨越物的跨越放线的准备工作。跨越物主要有电力线、公路和建筑物等。跨电力线尽可能停电施工,不能停电时采用搭设跨越架方法,同时需对10kV电力线采用退出重合闸的运行方式。2、铁塔组立(1)本次组立杆塔共111基,所有杆塔均为角钢塔,采用内拉悬浮抱杆单片单段吊装组立铁塔。(2)铁塔螺栓、脚钉穿向参照现线路的穿向,原线路无统一装向时,可按以下规定穿向: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由小号穿向大号;横线路方向者两侧由内到外、中间由左向右;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铁塔自塔脚起10m范围内安装防盗螺栓。(3)利用吊车起吊塔构件。若吊车起吊塔头高度不能满足起吊件就位时,可采用搭巢组塔或内拉线分解组塔。采用吊车组塔时,要求吊车安置应平稳牢固,吊机机座应有垫板等防沉措施。起吊塔构件必须绑扎牢固,绑扎点应包麻包及垫木,起吊较长塔材时,宜对塔构件加以补强,以免吊装时塔材受弯曲变形,吊件宜设上、下偏拉绳。起吊牵引过程中,吊挂钢丝绳的夹角不大于120度,受力钢丝绳的周围和起吊物下面禁止有人逗留和通过。吊点宜用二点吊装,起吊塔重不宜大于2T,宜1T左右,钢丝绳规格宜用Ф19.5以上,偏拉大绳用Ф20以上绝缘绳。起重机装卸吊装塔作业,应按《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立塔施工用工器具应认真检查,可按起吊3T受力选用工器具,不合格工器具禁止使用。组塔过程应逐段紧固好螺栓。立完塔后,再将铁塔螺丝紧固一遍,螺栓紧固程度应达到符合架线质量标准。立完铁塔后再进行新旧塔导地线的转换、悬挂或架设。(4)铁塔组立施工工艺流程图123、导地线的布置(1)布置原则1)布置的导(地)线应接头最少,余线较少。紧线后的直线连接管不得在不允许接头的档距内出现。2)放线段内的布线长度,可根据地形,按放线段总长度的1.03~1.1倍控制:平地取1.03,丘陵地取1.05,山区取1.1。3)线轴置放场尽量选择在放线段的地势较高处,且汽车可直达的地方。三相导线及两根地线的线轴尽可能布置在同一场地。(2)拖拉机牵引放线拖拉机牵引放线前,必须由司机参加调查沿路方向行使的道路情况,确保在牵引放线过程中拖拉机不打滑及少偏转。拖拉机牵引放线时,机车上应设专人传递信号,随时瞭望线轴侧的信号指令,及时传递给司机。开始牵引时应当缓慢进行,正常运转时可适当提高速度。遇到线头过滑车及跨塔材小运施工准备吊装塔片拆除扒杆补装侧面斜材提升扒杆竖立扒杆组立塔腿清理现场地面组装13越架等障碍物及行驶道路不平整时,应减速行驶,尽量减少导(地)线对杆塔的冲击。拖拉机在两杆塔间牵引行驶时,偏离导(地)线展放方向不宜大于50且两杆塔间不得有障碍物挂住导(地)线。每牵引到一基杆塔时,应超前行驶50~80m后停止牵引;用人力将牵引钢丝绳拉回,将钢绳头与放线滑车上的引绳后端连接;用人力将引绳往前拉,使钢丝绳头过滑车后,再将牵引钢绳连接至拖拉机尾部继续牵引。当展放完毕第一或第二相导线之后,再展放后面的导(地)线时,应注意线别走向,不得相互交叉或压叠,拖拉机不得在导(地)线上辗压。4、光缆的展放(1)本段线路使用一根24芯OPGW复合光缆,其架设施工技术措施如下:1)张力机设置位置距耐张塔应大于耐张塔高度的1.5倍(取塔高的3倍值),保证光缆进出口仰角大于20°,水平偏角小于7°。2)牵引绳与光缆间用30Kn级的旋转连接器连接。光缆的末端原已在线盘外侧用卡钉固定,放线前将卡钉适当松出。3)除跨越档派人护线外,每基直线塔均派一人观察光缆通过放线滑车的情况。各人员配备对讲机,以便随时向指挥人员报告异常情况。4)张力机出口处光缆的终端须串接防
本文标题:宁小派线立塔架线方案8-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2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