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地理专业基础实习报告
地理专业基础野外实习报告——引红济石王凝霜(地理与环境学院,12级,地理科学专业,学号:201293014073)目录一.实习目的、时间、考察路线...............................................................................................-1-(一)实习目的......................................................................................................................-1-(二)实习时间......................................................................................................................-1-(三)考察路线......................................................................................................................-1-二、实习具体内容.......................................................................................................................-1-1、观察点概况.......................................................................................................................-2-2、水资源的利用....................................................................................................................-3-3、河流基本概况....................................................................................................................-3-4、工程概况............................................................................................................................-3-4.1工程施工方法................................................................................................................-4-4.2工程进程难度................................................................................................................-4-5、对生态的影响....................................................................................................................-7-5.1对周边环境的影响........................................................................................................-7-5.2对河流的影响................................................................................................................-7-三.总结.....................................................................................................................................-9--1-一.实习目的、时间、考察路线(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目的包括:实践理论专业课所学知识;培养野外观察、分析等工作能力;通过大范围地深入野外的岩层、地质构造、地貌、土壤植被、气象、水文、生态环境等自然地理要素,亲身体会区域人口、经济、交通、城市建设、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近距离观察人地交互关系显著典型的大型水利、生态工程、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等,开阔眼界,培养地理学的思维模式,如:地域性特征分析,地域综合体的综合性、整体性及交互性的特点,发现并分析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及问题。(二)实习时间2014年7月12—17日(三)考察路线1、2014-07-12太白县城——七里川——上店坊2、2014-07-13太白县城——方才关——石沟瀑布3、2014-07-14(1)气象局(2)蔬菜基地4、2014-07-15太白县城——小华山——高山草甸——功夫熊猫——观壶口——七彩石(黄柏塬-大箭沟风景区)5、2014-07-16太白县城——青峰峡风景区6、2014-07-17太白县城——翠矶山-2-二、实习具体内容这次实习地点为宝鸡市太白县。太白县概况:太白县位于陕西省西部、宝鸡市东南部,地处秦岭腹地。境内海拔最高3767米,最低740米,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差3027米。各类地貌具备,山、川、河、谷兼有。县城所在地嘴头镇,海拔1543米,是陕西省海拔最高的县,总人口5.2万,总面积2780平方公里,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小的县城之一。太白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7.7℃,夏季平均气温19℃,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空调城”和冬赏瑞雪、夏避酷暑的胜地,“太白积雪六月天”是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太白县在2013年曾获旅游年度人物之旅游推动力人物和最具人气旅游县域两项大奖。在整个为期六天的实地考察中,我们走过了太白县的山山水水,由于太白县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尚不完全,所以让我们有机会见证这片土地原生态的自然状态,使长期居住在城市的我,有了一次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本次实地考察报告,本人选择2014年7月13日观察点2石沟隧道的引红济石工程作为专题。1、观察点概况石沟隧道点位(34°01′30.1″N,107°18′39.7″E)标高1573m此处为一个隧道施工点,是著名的引水工程“引红济石”中的一个隧道口。“引红济石”工程是将红沿河的水引入石头河,在此打通一个地下输水隧道,通过隧道将水输向西安。(饮水工程主要是将引来的水提供给西安)引水点为姜眉公路往下走10km左右的地方,由此向下。图1石沟隧洞-3-2水资源的利用整个太白县域,就太白盆地这块,水资源是相对比较丰富的。水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这里的气候比较湿润,降水丰富。水资源要被利用起来,降水丰富只是一个前提条件,水还需要汇聚起来才行,以溪流、河等方式汇聚起来才能够被人类所利用,否则则以地下水的形式被利用。在该实习线路沿线,有一些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就是因为水资源可以根据宝鸡比较好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地形、地貌条件,是水流可以更好地汇聚起来。整个山相对来说是菱角相对比较分明的,山势相对比较陡峭,落差相对比较大。有这种山势的原因,是因为这块是进入了太白岩体。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地形地势之后,它的水流就很容易汇聚起来。供人利用,是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形式,引红济石工程就是这种形式的具体体现。3、河流基本概况(1)石头河属于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发源于桃川乡五里峡,在太白县境内沿途纳入大箭沙沟峡、路平沟、席台沟、后河、白云峡、山岔峡、吉利沟、箭沟等支流,主流流经桃川、鹦鸽两乡全境,后出县境,经眉县、岐山县流入渭河。其支流箭沟又流经太白县马头、龙南两乡。太白县以内该河整个集流面积676.2平方公里,与四个乡行政区域完全重合。该河主流县境内全长47.5公里,河流平均比降48.4‰公里,出境多年平均径流4.309亿m3,理论水力蕴藏量为17.85万瓦千。(2)红岩河发源于太白县咀头镇葱谷堆,属汉江二级支流,在两河口以上称龟川河,沿途纳入平滩沟、龙王沟、新庄沟、棉木沟、石沟河、七平川河、罗马湾、九平沟、羊肠沟。该河流经太白县咀头镇绝大部分以及白云、王家塄两乡金境,且在太白县和平村处出境流入留坝县境内,后流至留坝县江口处纳入大内河始称褒河。本县境内集流面积611.31平方千米,出境处距源头长度60km,平均比降18.00‰,多年平均径流量2.210亿m3。4、工程概况引红济石调水工程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是把汉江北岸褒河支流红岩河河水通过穿越秦岭的隧洞自流调入渭河南岸支流石头河中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受益区为陕西省关中地区中西部的咸阳、杨凌、西安三个市区。该工程始于2004年,因设计深度等原因,工程几度停工和更换施工单位。现在的施工单位为第三标。预期还有三四年才能完工。-4-目前,整个工程一标、二标已经承接完全了,第三标施工单位尚未承接完全,但三标的隧洞已经打通了。目前TBM隧道掘进机在四标段施工,由于岩石破碎,岩层不稳定,遇到较软的岩层时,TBM隧道掘进机无法施工,现在正在进行改造。第四标段工程还差四公里完成。引红济石工程完成后,水流通过隧道而不是管道输送。首先水坝将水拦截起来,储蓄抬升到一定高度后,利用海拔高度差流经过隧洞,隧洞再以千分之八的坡度自流。整个引水过程将不用人工抽水,而是利用海拔、水坝等方式全程实行完全自流。隧洞的设计引水流量为13.5m3/s(这个数值为设计流量数值,但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如枯水期与洪水期的差别)。4.1工程施工方法整个工程分为一个枢纽和一条隧洞。隧洞长19公里,分为钻爆法和TBM隧道掘进机两种施工方法进行施工。(1)钻爆法钻爆法是从上游往下施工,施工洞径为2.8m*3m。上游分为了三个标,三个标分别为三个支洞。而我们现在所处的观察点2石沟隧洞是第三个支洞,此处支洞是个斜井,斜井有大约500m长,垂直落差为150m(在五里坡处隧道深度达200—300m),向下坡度为18°。石沟隧洞落差大,坡度陡,所以它的施工条件难度很大。(2)TBM隧道掘进机TBM隧道掘进机是从下游向上施工,为3m圆形洞。山岭隧洞工程TBM工法相对于传统的钻爆法而言,其特点是:施工组织严密、有序、模式化。因而在岩体条件较为稳定时,掘进速率的变化规律性较强。TBM工法条件下,掘进速率更多地依赖于围岩质量,当围岩质量劣化,如Ⅴ类围岩条件下,其掘进速率会大幅度降低,在工期预测时有必要特别关注。引红济石隧洞出口段11.054km设计为双护盾TBM隧道掘进机开挖,TBM洞段断面为圆形,直径为3M。TBM机型为双护盾DS1217—303,刀盘设计平均推力为6250kN。TBM洞段采用C40预制管片支护。4.2工程进程难度4.2.1环境方面(1)太白县地理位置决定了气候具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5-秋两季,以夏季为主。夏季暖热多雨,秋季湿润凉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51mm,夏季降水量达339.4mm,占全年降水量的45%。这个地区的大量降水,除了使水资源比较丰富,同时也导致了隧洞内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加深了施工环境的难度。在隧洞内,每天水量达10000m3,导致隧洞内的水压大,这容易导致隧洞坍塌,使施工危险度增大,甚至危及工人生命安全。受强降雨的影响,在每年雨季来临时,由于强降雨的影响,对山体有了软化润滑的作用,再次提升了坍塌、泥石流、滑坡的可能
本文标题:地理专业基础实习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2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