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一、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尼日利亚)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分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德国法国以及中国)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二、人口合理容量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三、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1)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2)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5、我国人口迁移(教材9页,图1.9)第二章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2、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①高级住宅区:建在城市边缘,地势高,环境优美,附近有学校医院等公共措施②低级住宅区:建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地势低,环境比较差的地区。(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5、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北京)、经济因素(地租高低)、社会因素、行政因素(北京)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教材23页,图2.7)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城市人口规模[记忆]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3、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三、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城市化三个标志城市数目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规模扩大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4、城市化的意义:[记忆](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5、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发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6、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以下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中期阶段30%~70%迅速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出现郊区城市化后期阶段70%以上甚至停滞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教材37页)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第三章一、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3、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的农业(地形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水源因素)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5、农业地域的含义: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6、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二、五种农业地域类型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1)区位条件:[记忆]位置:澳大利亚的西南端、东南端(墨累-达令盆地)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优点: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③灵活的生产选择2、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1)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A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D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一高三低一大一小)A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B单产高,商品率低C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D水利工程量大3、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分布: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位条件[记忆](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就美国而言的部分典型区位优势:如位于五大湖区及密西西比河有丰富的水资源,地处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且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4、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产对象:牛、羊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A气候温暖,草类茂盛B地广人稀,地价低C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大牧场放牧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1)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如修建铁路)(2)合理利用草场(如围栏放牧、划区轮牧)(3)种植饲料(4)开辟水源(如打机井)(5)培养良种牛、防病害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温带海洋性气候)(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第四章1.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目的:低投入、高产出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2.五种主导型工业类型的特征(课本P58)3.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1)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鞍钢与宝钢的区位变化特征:共同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接近市场、接近水源区别:鞍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宝钢——接近消费市场钢铁工业的三次变革:近煤型(动力导向型)----近铁型(原料导向型)----临海型(市场导向型)4.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政策变化、乡土情感、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5.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的联系)第一种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第二种是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如汽车组装厂、生产流水线(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6.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7.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2)工业集聚的效应一、传统工业区1、传统工业区主要分布地区是: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2、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区位特点(以鲁尔区为例)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较近;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交通;⑤、广阔的市场(注:鲁尔区形成了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工业地域)3、传统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以鲁尔区为例):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注: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是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4、传统工业区综合整治措施(以鲁尔区为例):①、调整工业结构(减少钢铁工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械等部门的中小企业);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扩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③、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④、优化环境(严格控制工业
本文标题: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30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