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了解地理教师角色的含义及其变化。2.理解地理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含义及其获取途径。3.掌握地理教学文本设计方法和技术。学习目标第五章地理教师论第一节地理教师的角色主要讲授内容第二节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第三节地理教师的能力结构退出第四节地理教学文本设计第一节地理教师的角色地理教师的角色:一、地理知识的传授者二、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合作者三、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四、地理教学的研究者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一直以来,“知识传授者”是地理教师的核心角色。教师在地理课堂进行知识传授的优势在于高效、省时,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接受新知识,有利于教师掌握和控制学习的进度,有利于学生理解难度大的内容。但是,教师作为地理知识的传授者也有着较大的弊端。教师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容易使师生间的教学信息不能及时互动,交流不顺畅,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依赖性,容易抑制学生的主动“发现”和积极“探索”精神,等等。虽然,地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有诸多弊端,但是地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会被取消的。教师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获益匪浅。•只是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知识传授者已不再是地理教师的唯一角色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促使地理教师对自己角色的转换提出了要求。一、地理知识的传授者二、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合作者现代教学论认为,地理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合作者。随着地理知识内容的增多,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要想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很多的地理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已不现实。同时,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传授教科书上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地理教师要积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地理教师将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扮演引导着、合作者的角色。作为引导着的角色作为引导着的角色,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地理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掌握地理学习策略,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一个活跃的、宽容的地理课堂氛围,等等。作为合作者的角色•地理教师作为合作者的角色有多层涵义,包括与学生的合作,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与家长及社会人员的合作等。与学生合作时,地理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须积极观察学生、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和学生主动交流,成为学习者中的一员。地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建立开放的地理课堂,如学校的地理园、博物馆、天文台等都可以成为学习场所。通过学习场地的变更,地理教师较容易以平等合作的方式进入到学生中间。作为合作者的角色•由于地理学科跨科学和社会两个领域,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很紧密,地理学科的教育任务只靠地理教师还难以完成,例如,“喀斯特”地貌、“酸雨”等地理知识涉及到化学知识;“三圈环流”、“地球自转”等地理知识涉及到物理、数学等知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涉及政治、历史等知识。地理教师要和其他学科教师加强合作,才能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此外,教师还要走出学校,与社会中的相关人士进行合作(如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社区工作人员)。例如,地理教师可以和校外有关人员合作开展一些气象、天文活动,请有关气象、天文专家指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三、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教师被认为只是被动的课程实施者。将教师定位为课程实施者,要求教师准确无误地领会课程设计者的思想,并忠实地履行既定的课程方案,这样就忽视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能动作用,使得课程决策和开发缺乏最可靠的实践基础,也导致教师对课程采取依赖、消极的态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将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教师从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实施者角色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样就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广阔的舞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地理教师在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课程进行深入加工,参与选择、利用教材,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增减相关的辅助资料,挑选教学参考资料,利用学校及其周围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地理教师须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地理教学的经历和体验。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板报,布置地理橱窗,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或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地理节目等。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提倡校际间实行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密切联系的教育资源与信息共享的开放性课程系统。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自主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教师能够全程参与的课程开发的形式之一。校本课程开发中,可以采取地理教师个人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的方式。校本课程开发要从课程性质、课程价值、课程目标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因为是“校本”课程,还要根据教师专长来编制课程内容。例如,关于环境问题、城市灾害问题、旅游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们所熟悉、感兴趣、愿意参与的校本课程的热门领域。四、地理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有较多的机会和较好的研究视角。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发现的问题,是开展科研活动良好的基础。另外,地理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和校园,从实验研究的角度看,教室和校园是教育活动的理想实验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教育研究过程来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这使得教师拥有了研究的机会。地理教学的研究者•地理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成为研究者有何意义呢?第一,教学科研可以提高地理教学水平。很多课堂上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没有把握教学规律所致。通过深入研究,揭示教学规律,就会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科研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可以优化地理教学方法,促进地理教学改革。例如,某种教学方法的设计、某个提问问题的拟定、一幅地图的运用、一个案例的分析、一道习题的设计都可以作为教学科研的内容,可研究这些问题遵循了哪些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教学科研对地理课程改革有推动作用。教学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教学实践的研究,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可以获得第一手鲜活的教学实践资料,教师的观察记录、教学文本和实验记录可以作为教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素材。很多一线教师的研究成果为地理课程改革提供了基础材料。第二节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般认为,从功能出发,教师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地理教师本体性知识二、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三、地理教师实践性知识四、地理教师文化知识对于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提法。一、地理教师本体性知识•地理教师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地理学科知识。之所以称其为“特定的”地理学科知识,是因为地理科学博大精深,体系庞大,不可能要求地理教师对所有的地理知识都十分精通。大学的地理教师有不同的研究领域,相应的就有不同的本体性知识。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地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同样会有不同。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地理教学活动的很多层面,包括选用什么教材,如何呈现教材内容、如何传授知识内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处理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如何命题与评价等等。基础教育地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区域地理知识以及地图、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等。此外,地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还应包括现代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交叉、渗透,不断拓展应用研究领域而产生的新知识;还有地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有关知识以及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等。地理教师必须具备的本体性知识,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出详尽的标准。美国伊利诺斯州为地理教师制定的教师本体性知识标准(部分)。地理教师本体性知识地理教师本体性知识的获取途径•地理教师本体性知识的获得途径有:通过各门地理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及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有关讲座,了解地理科学前沿研究动态;阅读地理专业期刊,与专家、教师和同学们交流以及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二、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能够对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起到支撑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自己所知、所能转化成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必须知道如何对本体性知识进行举例、比拟、解释或表征,以符合学生既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地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内容比较宽泛,包括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理论、地理教学论知识等等。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是完善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例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多元智能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等对地理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这些理论,地理教师只有把握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指导思想、教学原则、运用方法、正反两方面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课程论是关于本体性知识如何组织成适合学生学习,并便于实施与测量的理论。地理教师必须了解教学内容及其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同时,地理教师也必须对学校课程结构有所认识,注意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我国实施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制度,要求教师不同程度地参与课程开发,具备开发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与教材的能力。这使地理教师越来越需要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课程方面的知识。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地理教师的教学论知识包括地理教学目标、教材结构、教材选择方法、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各种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设计、地理学习论、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知识,等等。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从目前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来看,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形成这种科研能力,首先必须具备有关教育科研的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形成科研能力。•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界正倡导的校本研究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校本研究是指各级学校(主要指中小学)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地理校本研究可以围绕地理课堂教学研究、地理教材研究、地理备课说课研究、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地理考试研究展开,采用反思型的教研模式和课题研究的方式。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的获取途径•地理教师条件性知识的获得途径很多,如学习“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地理教学论”等相关课程;通过听讲座等途径接受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熏陶,关注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发展,关注新的教育理念的实施,等等。同时,要注意把所掌握的教育理论和地理学科结合起来,使之更好地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三、地理教师实践性知识•地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在实施有目的的行为过程中所具有的教学情境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其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体包括:1.自我知识2.人际知识3.情境知识4.批判反思知识•地理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面临课程改革时,遇到的实践问题会更多。对地理教师来说,日常的教学实践就是一个完善、丰富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1.自我知识•自我知识,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估、自我教学效能感、对自我调节的认识等。•此类知识主要体现在教师是否知道运用“自我”进行教学,是否了解自己的特点和教学风格,扬长避短,适度发展;能否从失误中学习,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2.人际知识•人际知识,包括对学生的感知和了解、热情和激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人品质: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体现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会通过身体力行表
本文标题:地理教学论5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3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