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期末练习含答案)
1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B.C.①③④⑤D.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③狂风A.①②B.②③C.③④D.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3~43.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4.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A.地震破坏B.滑坡C.海潮侵袭D.暴雨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5~75.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A.35°B.25°C.20°D.15°6.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A.①B.②C.③D.④7.图示四个区域中()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B.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2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3),回答11~14题。8.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⑤寒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9.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B.台风C.泥石流D.干旱10.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aB.bC.cD.d1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图8回答27~29题。12.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A.粤、冀、晋、鲁B.豫、辽、晋、陕C.藏、川、甘、宁D.冀、晋、陕、藏13.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②受灾面积大③人口与城市密集④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C.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15.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图9),回答16~17题。16.根据雨带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图33图9图1017.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读图10,回答18~20题。18.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A.A地B.B地C.C地D.D地19.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A.①B.②C.③D.④20.若救护直升机位于甲图中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A.A点B.B点C.C点D.D点21.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裹胁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145英里(约233千米),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22-25题。22.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点23.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①强风②风暴潮③特大暴雨④严重干旱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4.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25.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4A.利用气象卫星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C.利用探测气球D.气象台人工监测26.(18分)自2007年6月29日以来,淮河上游及安徽省合肥市以北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致使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同时,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内涝严重,淮河抗灾救灾形势十分严峻,这是继2003年以来淮河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性洪水。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淮河流域图”中有关信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易发的原因。①从地理位置、气候方面分析②从流域地形特点、水系方面分析③该河没有天然入海口,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_____________海;一条是向南借道(河流),再流入海洋。④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2)治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你有什么措施?(3)在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个人和家庭,应如何做好防洪准备?2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发布2007年草原鼠害调查情况:全区春季草原鼠害危害面积达1071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为5225.6万亩。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新巴尔虎右旗鼠害面积达800多万亩,占全旗草场的40%。当地监测显示,该旗生存着上亿只老鼠,每天可吃掉上千吨牧草。材料二2007年夏季,受上游降水影响,洞庭湖区水位迅速上升,约20亿只东方田鼠从洞庭湖滩向垸内转移。湖滩上到处可见老鼠窝,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材料三内蒙古东部土地类型及气候资料(1)鼠灾造成的危害有哪些?(2)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材料中两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3)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防治鼠灾?28.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5(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26分)(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29.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右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26.答案(1)①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兼有北方地区的暴雨集中、降水量变化大和南方地区的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易造成水灾②地形:淮河流域地势是两头翘,中游地势较低,而下游因为黄河改道淤积,地势较高,排水不畅,没有天然的入海口。水系:北岸支流长而多,水流缓;南岸支流短,水流急,积水快③黄长江④淮河流域开发历史久,人口众多,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黄河改道致使下游河床、湖泊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洪灾多发(2)非工程措施: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工程措施:上游修水库,中游建设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挖入海新河。(3)关注汛期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等627.答案(1)啃食农作物、牧草及林木,危害农林牧业生产;在地下打洞,危及沿湖防洪大堤等工程安全;加剧土地荒漠化;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2)呼伦贝尔草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较少;温带草原面积广阔。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植被茂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鼠灾监测;改善灾区的生态环境,利用天敌灭鼠;采用药物灭鼠;修建防鼠墙等。28答案(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2(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29.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30.(10分)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4分)(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6分)7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4分)(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6分)3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32.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3-4题。33.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A.台风、洪水、沙漠化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C.干旱、洪水、蝗灾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34.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35-36题。35.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36.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某区域全年大风天数分布图,回答7-9题。37.图中反映该区域风力分布的特点是()A.沿海强于内地B.低纬强于高纬C.城市强于农村D.山区强于平原38.造成该区风力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向心力39.为防止该地大风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开展农田水利建设B.营造沿海防护林C.修建分洪蓄洪区D.改进耕作制度8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10-1
本文标题: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期末练习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43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