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地籍测量操作手册(南京市)
-1-地籍测量操作手册1前言南京市国土资源局于2006年8月开始建设南京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基准站系统(NJCORS),整个系统由12个站点、一个控制中心和通信网络组成,所建站点与江苏CORS互联共享,控制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NJCORS已于2009年12月18日通过了专家组验收,可作为南京市各级测绘工作的控制基础。2012年全市进行了精化大地水准面建设,成果精度为1CM。我市范围内外业地籍控制测量利用NJCORS系统及精化大地水准面成果,可实时测得三维坐标。目前,我市地籍测量主要采用网络RTK测量方式布设控制点,利用全站仪进行图根导线和细部测量工作,利用基于MicrostationV8软件开发的Antu_Scrdigit进行内业图形编辑。2数学基准2.1坐标系统南京地籍坐标系;南京地籍坐标系采用中央经线118º50′的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2.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2.3高程系统及基本等高距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1:500比例尺0.5米,1:1000、1:2000、1:5000比例尺1米;丘陵地1:5000比例尺为2.5米。2.4比例尺成图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2.5分幅及编号1:500、1:1000、1:2000地形图分幅采用50cm×50cm正方形进行分幅,按照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内图廓西南角坐标整千米为图幅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如546.0-489.0),分图幅号如图所示。-2-1:5000地形图图幅号按国家标准要求执行。2.6地形图文件命名方式图形文件以图幅编号+.dxt保存。例如:1:2000地形图命名为52904780.dxt(图幅西南角坐标:X=3529.00千米,Y=478.00千米),1:1000地形图命名为52954785.dxt(图幅西南角坐标:X=3529.50千米,Y=478.50千米),1:500地形图命名为29507875.dxt(图幅西南角坐标:X=3529.50千米,Y=478.75千米)。2.7执行技术标准《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城市测量规范》(GJJ/T8-20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0-2010)《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17278-200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GB/T14268-2008)-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南京市国土局地形图数据标准v1.0》《南京国土资源地形数据采集说明书》3控制测量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已建成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基准站系统(NJCORS)。江苏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利用南京市域的控制点对NJCORS的定位精度进行检验,统计结果表明其平面定位精度为M=±0.035m,完全满足作为全市首级控制测量的需要。控制测量作业时,直接采用NJCORS布设首级控制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图根点。本章节适用于RTK方式布设首级控制点和图根点的测量。3.1RTK测量技术要求3.1.1适用范围适用于利用NJCORS进行地籍调查、勘测定界及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等工作的控制测量。3.1.2准备工作1)资料准备:测绘区域草图,交通示意图等。2)测量仪器及辅助设备的准备:检查仪器、设备充电情况;检查数据存储设备使用情况,询问控制室基站运行情况,并办理仪器领用手续。3.1.3RTK控制测量技术要求利用NJCORS进行RTK测量时应按以下技术要求进行作业。1)RTK平面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测区首级控制点、图根控制点。2)平面控制点可以逐级布设、越级布设或一次性全面布设,控制点布设不少于3个或不少于2对相互通视点。3)RTK测量卫星的状态应符合下表规定。4)观测窗口状态截止高度角15°以上的卫星个数PDOP值良好≥6<4可用5≤6不可用<5>6-4-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等级相邻点间距离(m)点位中误差(cm)边长相对中误差观测次数测区首级控制≥200≤±5≤1/6000≥3图根点≥100≤±5≤1/4000≥2因条件条件限制或测量需要时,相邻点间距要求可适当放宽。5)控制点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不宜大于15°。6)控制点点位不宜选在隐蔽地带、附近不应有大型建筑物、玻璃幕墙及大面积水域;距离电视台、电台、微波站、通信基站、变电所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应大于200m,与高压输电线、微波通道的距离应大于100m;7)观测开始前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路,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8)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生初始化丢失时(即定位结果降低为RTK固定解以下水平),需要重新稳定进行初始化工作,直至得到RTK固定解为止;9)每次观测之间流动站应重新初始化。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应重新初始化,并经重合点测量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作业;10)RTK平面区域首级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应观测3次以上,每次观测历元数应大于20个,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较差应满足≤±3cm要求后取中数作为最终结果;11)RTK平面图根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应观测2次以上,每次观测历元数应大于20个;12)测量手簿设置控制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2cm。13)因通讯原因,当重启3次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选取后处理动态测量,在各站点观测15分钟以上。14)在进行图根导线或细部测量时,应采用全站仪测量边长或角度等方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于下表。等级边长校核角度校核坐标校核测距中误差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测角中误差(〃)角度较差限差(〃)坐标较差中误差(cm)测区首级控制≤±15≤1/7000≤±820≤±5图根≤±20≤1/3000≤±2060≤±5-5-3.2图根导线测量3.2.1适用范围适用于布设各种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支导线等图根控制的测量。3.2.2准备工作1)资料准备:测绘区域草图,测区范围已知点成果表、点之记等。2)测量仪器及辅助设备的准备:检查全站仪及相配套的棱镜、觇板、脚架等设备;检查相关仪器、设备充电情况;检查数据存储设备使用情况。3)测量仪器的检校:按要求进行仪器的相关检校。3.2.3导线选点布设1)导线起算点:图根导线测量的起算点采用“GPS(RTK)测区首级控制点”,且在观测时,需进行起算边的距离校核。2)布设方式:导线网、单一附合导线或支导线。3)布设要求附合图根导线一般不超过两次附合发展,在困难地区可在附合两次的基础上发展一次支导线。支导线不允许再发展。图根支导线可发展二条边(即为二个支导线点),转折角应分别测左右角各一测回,测站圆周闭合差不应超过±40秒,距离须往返测,并保证误差在相应的限差范围内。图根支导线应在一级附合图根导线点以上的控制点上测设,总长度应小于起算边的2倍。布设图根导线网时,结点与结点间,结点与高级点间的附合线路长度不超过相应等级图根导线总长的0.7倍。4)选点埋石:埋石采用市局统一的导线钉和图根钉。3.2.4精度要求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精度要求如下: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闭合差(m)DJ2DJ6一级1.512012±24n≤1/60000.22二级0.9801±40n≤1/40000.22注:n为测站数-6-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可减小望远镜调焦引起的误差。一条导线中不宜出现过长或过短的导线边,相邻边长比不得大于1:3。导线总长度小于500m时,相对闭合差分别降为1/3000和1/2000,但坐标闭合差不变。当总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1/3时,只要求坐标闭合差小于13cm,不作全长相对闭合差检查。当附合导线中有短于10m的边时,允许不作方位角闭合差检查,但不得继续发展。3.2.5导线观测导线观测采用全站仪测回法,为减小对中、整平误差应按三联角架法进行导线测量,同一测站大于三个方向时应归零;测站的观测期间须做好测站的检核工作。全站仪方向法各项限差要求仪器精度两次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C2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2〃381395〃18243.2.6数据处理1)数据传输及平差计算采用“南京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测量管理子系统”应用软件处理。2)注意事项处理过程中严禁对外业采集数据作任何剔除或修改,不得调用任何数据进行重新加工组合。无特殊情况,采用统一的平差软件进行导线平差。数据处理中发现有关精度指标超限的,分析原因后及时组织外业返工。3)成果提交日常的测量工作中,需提交下列成果。对于特殊任务,按照其项目设计书提交成果。导线测量手簿、平差计算及精度统计表、控制点坐标册、控制点网图。3.3高程控制测量3.3.1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市日常测量工作中利用NJCORS进行RTK高程测量和图根三角高程测量部分。-7-3.3.2RTK高程控制测量2012年对全市范围进行了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精化水准面拟合,可将由RTK所测的大地高,经精化大地水准面改正后,得到正常高,经专家评审后其精度达到±0.009m,完全满足等外水准和图根高程控制的精度要求。RTK高程点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等级高程中误差观测次数等外≤±3cm≥3外业观测时须量取流动站天线高,精度至0.001米。利用全市统一定制的精化软件进行高程改正,得到正常高。3.3.3三角高程控制测量在图根导线测量时,可同时量取仪器高、觇标高,测量垂直角,组成附合线路,求取图根点高程。图根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仪器类型中丝法测回数垂直角较差、指标差较差()对向观测高差、单向两次高差较差m各方向推算的高程较差m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6DJ对向1单向2≤25≤0.4×S≤0.2cH≤±][40D表中S为边长(km),cH为基本等高距)(m,此次取值为0.5,D为测距边边长。在进行图根导线测量时,如同时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应注意对同一目标仪器高和觇标高的量取位置。4地籍碎部测量地籍碎部测量的主要工作为测定界址点、地貌、地物碎部点的位置(简称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就是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测定各种地物、地貌及地籍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点,按照实地情况,配以相应符号,绘出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地籍图。在可能成为界址线的地物精度要求高于地形图的测量要求。4.1地籍图的精度要求地籍图的精度应优于相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地籍图上坐标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图上±0.lm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相邻地-8-物点之间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4mm。其他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4.2界址点的精度在地籍图上,界址点分为解析界址点和图解法界址点两类,解析界址点和图解界址点的精度要求详见下表。界址点坐标取位至0.001米。解析界址点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图解界址点精度指标项目图上中误差/mm图上允许误差/mm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0.3±0.6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0.3±0.6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间距误差±0.3±0.64.3碎部点的精度4.3.1平面精度非界址点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符合下表。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图上mm)地区分类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0.5≤±0.4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cm)适用范围一±5±10±10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7
本文标题:地籍测量操作手册(南京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4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