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地质灾害(一)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二)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地质灾害可分为两种,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积、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三)常见的地质灾害我国地质灾害的类型按地质作用致灾的性质和发生处所共划分12大类48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四)地质灾害的险情和分级按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地质灾害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级。崩塌(一)什么是崩塌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二)崩塌的识别方法通常可能发生崩塌的坡体在宏观上有如下特征:1.坡体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隙发育或顺坡裂隙或软弱带发育,坡体上部已有拉张裂隙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三)崩塌发生前的征兆1.崩塌体后部出现裂缝。2.崩塌体前缘掉块、土石滚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3.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甚至小面积土石剥落。4.岩质崩塌体偶尔发生撕裂磨擦声。(四)发生崩塌怎么办1.崩塌时如何应急自救?发生崩塌时应迅速向崩塌体两侧跑;开车路过陡崖一定要留心观察。2.如何防范崩塌?切忌在陡崖(探头石)附近停留、休息;不要在陡坎和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不要攀登危岩;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避免大暴雨天进入山区。滑坡(一)什么是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二)滑坡前的异常现象21.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者泉水(井水)突然干枯等异常现象。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3.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上隆(凸起)。4.有岩石开裂或被挤压的声响。5.滑坡体四周岩(土)体出现小型崩塌和松散现象。6.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7.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猪、狗、牛惊恐不宁,老鼠乱蹿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三)滑坡的识别方法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可粗略地判断它的稳定性。1.已稳定的老滑坡体有以下特征:(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沉陷迹象。(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崩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迹象。(4)河水远离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2.不稳定的滑坡体常具有下列迹象:(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很长,坡面高低不平。(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迹象。(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4)滑坡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6)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四)发生山体滑坡时的逃生1.逃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切忌不要顺着滑坡方向跑,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2.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3.发生滑坡时,不要贪恋财物,要迅速离开房屋;向滑坡体两侧跑离危险区;如条件允许,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并组织受威胁的人员撤离。(五)滑坡防范和避让措施建房前科学选址(房屋要选在反向坡的坡上或坡下,但应该尽可能避开顺层斜坡);不要随意开挖坡脚;不要乱堆弃土石;汛期加强巡查监测。泥石流(一)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由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二)容易发生泥石流的时间1.连续长时间的降雨之后。2.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深谷或沟内传来像似火车的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还有轻微震动感,表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3(三)遭遇泥石流时的逃生1.迅速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立即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2.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攀到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3.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4.向沟谷两侧山坡或坚固的高地跑,绝对不能顺着泥石流前进方向奔跑,不要上树躲避,不要躲在陡峭的山体下。(四)泥石流的预防措施1.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2.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保证黼蓖鳓泄洪能力。3.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4.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山区降雨普遍具有局部性特点,即使在雨季的晴天,同样也要预防泥石流灾害。5.泥石流监测预警:监测流域的降雨过程和降雨量(或接收当地天气预报信息);监测沟岸滑坡活动情况和沟谷中松散土石堆积情况;对城镇、村庄、厂矿上游的水库和尾矿库经常进行巡查。地面塌陷(一)什么是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二)地面塌陷有什么前兆1.井、泉的突然干枯或浑浊翻沙,水位骤然降低等。2.地面产生地鼓,小型垮塌,地面出现环型开裂或沉降。微微听到地下土层的垮落声。3.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4.地面积水出现冒气泡、水泡、漩流等。5.动物惊恐。(三)怎样预防地面塌陷1.采取措施减少地表水的下渗。2.合理采矿,预留保护矿柱,充填采空区。3.加强采空区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4.防治结合,加强工程自身防护能力。地面沉降(一)什么是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二)地面沉降的人为因素人为的地面沉降广泛见于一些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大城市和石油或天然气开采区。如:(1)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2)采掘固体矿产引起的地面沉降;(3)开采石油、天然气引起的地面沉降;(4)抽汲卤水引起的地面沉降;(5)地面下施工如地铁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三)地面沉降的危害地面沉降的危害主要有:1.毁坏建筑物和生产设施。2.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发4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属于地层不稳定的地带,在进行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时,需要更多的建设投资,而且生产能力也受到限制。3.造成海水倒灌。地面沉降区多出现在沿海地带。地面沉降到接近海面时,会发生海水倒灌,使土壤和地下水盐碱化。地裂缝(一)什么是地裂缝“地裂缝”是地面裂缝的简称,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有时地裂缝活动同地震活动有关,或为地震前兆现象之一,或为地震在地面的残留变形。后者又称地震裂缝。地裂缝常常直接影响城乡经济建设和群众生活。(二)地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地裂缝灾害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地壳活动、水的作用和部分人类活动是导致地面开裂的主要原因。按地裂缝的成因,常分为以下几类:地震裂缝、基底断裂活动裂缝、隐伏裂隙开启裂缝、松散土体潜蚀裂缝、黄土湿陷裂缝、胀缩裂缝、地面沉陷裂缝、滑坡裂缝等。(三)地裂缝的防治措施1.加强地裂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已有一些城市制定了相应的条例、法规。2.采取各种行政、管理手段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3.对巳前龌鹳蜥回填、夯实等,并改善啦裂区土体的陆员。4.改过坝区j毽獭物的基础钐式,提商毽搿物的抗裂黼旨。5.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6.设置监测点,密切注视地裂缝的发展动向。地质灾害的预防(一)简易的地质灾害监测方法这是指借助于简单的测量工具、仪器装置和测量方法,监测灾害体、房屋或构筑物裂缝位移变化的监测方法。一般常用以下监测方法:1.埋桩法:埋桩法适合对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2.埋钉法: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3.上漆法: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逐渐扩大。4.贴片法:横跨建筑物裂缝黏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砂浆片或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二)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三)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1.什么是群测群防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直接参与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和预防,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自救,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一种防灾减灾手段。群测群防要贯彻“群测群防、土洋结合”、“群策群防、群专结合”等方针政策。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防灾责任制。2。群测群防要选点定人明责任5(1)选点——选择具有代表的隐患点,作为监测预警对象。(2)定人——在国土资源部门的指导下,以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为主要对象,选择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作为灾害隐患点的骨干监测员。(3)明责任——对骨干监测人员,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一项一项落实到人。(四)地质灾害的预防预报1.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2.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3.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提供地质灾害前兆信息。4.国家保护地质灾害监测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损坏地质灾害监测设施。5.国家实行地质灾害预报制度。预报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6.地质灾害预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机构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五)地质灾害的防治责任1.发现地质灾害险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政府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其他部门或者基层群众组织接到报告的,应当立即转报当地政府。2.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3.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起地质灾害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单位和个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4.侵占、损毁、损坏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或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文标题:地质灾害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5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