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地质灾害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A.震源深浅B.释放能量多少C.破坏程度大小D.震中距远近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3~4题。3.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A.陡峻的沟谷山坡B.平原地区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读表及“震中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震级、震源深度与烈度的关系表6.据表可以看出,烈度与表中深度和震级的关系是()A.烈度与深度呈负相关,与震级呈正相关B.烈度与深度呈正相关,与震级呈负相关C.烈度与深度、震级都呈正相关D.烈度与深度、震级都呈负相关7.图中A地位于震中,震源深度为100千米,当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纵波)以-2-8千米/秒的速度向外传播,那么位于图中B处的某海轮将于地震发生后约多少时间有震感()A.30秒B.40秒C.50秒D.60秒二、综合题8.下图是“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从地形条件看,泥石流多发地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请你指出泥石流多发地所处的高原或山脉的名称,并说明山地泥石流多发的原因。(2)从降雨条件看,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变率大(多暴雨)的地区,其原因是什么?(3)图中A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山脉分布区,但为什么这里是泥石流多发地?(4)图中B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多暴雨地区,但却是泥石流多发地,其原因是什么?(5)在泥石流多发地,要避免和减轻泥石流危害,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地质灾害练习题参考答案1.C[震源越浅,破坏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所以排除②、③,应选择C选项。]2.B[地震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3.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频繁,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地地形崎岖、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物质较多,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物质基础。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并不能说明这里全年降水丰富,因为冰雪融水也能为滑坡、泥石流提供水源。]4.D[防御滑坡、泥石流可大力植树造林、修建护坡工程等。]5.A6.A7.A8.(1)欧洲南部有阿尔卑斯山,欧亚两洲分界处有乌拉尔山,亚洲中部有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等,北美西部有落基山,南美西部有安第斯山等。原因是:①山地坡度陡,泥石易被雨水冲走;②山地风化作用强,产生的碎屑物质多等。(2)小雨时,地表泥石不能被雨水带走,泥石逐渐积累。一遇暴雨,积累的泥石便随水而下,形成泥石流。(3)①这里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地表碎屑物质多;②在干旱地区,往往降雨变率大;③干旱地区地表植被缺乏。(4)①B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②B地气候寒冷,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较多的松散物质;③冬季多冰雪,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的水流。(5)①植树造林;②工程建设和村落应避开泥石流易发的沟谷地带。解析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①陡峭的沟谷;②大量松散的堆积物;③充足的水源。在山区、高原地区地表起伏,因风化作用产生的碎屑物质多,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一旦遇有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就易形成泥石流。
本文标题:地质灾害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5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