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地采采矿方法小组讨论题目
《地采》采矿方法小组讨论题目一、某钒铁矿体呈整体块状平行产出,形状较规则,走向长4200m,厚度9m左右,倾斜延伸600m,钒矿体位于铁矿体北面,走向110°,走向长度4200m,地表露头明显。钒矿体处于铁矿体上盘,与铁矿体呈近平行层状产出,钒矿下盘至铁矿上盘水平距离相距60~190m。铁(Fe)矿体赋存于透辉阳起石中,矿体及围岩稳固,矿石平均地质品位Tfe33.45%;钒矿体赋存与炭质板岩中,矿体及近矿围岩稳固性中等—差,矿石地质品位𝑉2𝑂50.65%,如图1(横剖面)所示。已知钒、铁矿资源储量相当,规模均在8000万吨以上,受市场行情影响,目前钒矿开采亏本,铁矿开采还可盈利。如钒矿暂时不开采,如何实现在保护钒矿的前提下实现对铁矿的开采。二、某矿西部-110中北西沿156南矿体赋存于宝岭北倒转向斜核部梓门桥一组(C1Z1)白云岩中,上下盘均为白云岩,较为稳固。此矿体主要为F0-1所控制。梓门桥一组(C1Z1):为灰黑色厚层状细粒白云岩。是宝山矿区中的主要含矿层位。宝岭北倒转向斜:位于西部矿床的中部。向斜核部在-110中段主要为梓门桥一组(C1Z1)白云岩,轴面走向70—80°,南倒北倾,倾角45—50°。该向斜东扬西沉,倾伏角约30°。该向斜北翼被F21、南翼被F0、东端被F3、西端被F5切割,向斜核部被隐伏的F0-1斜切。该向斜转折端与F21控制着西部铅锌银矿床。F0-1:F0-1断层位于宝岭北倒转向斜中,走向北东65-75°,倾向北西,倾角65-70°,剖面上呈舒缓波状,平面上呈弧形弯曲,是西部铅锌银矿床主要控矿、容矿构造。西部-110中段北西沿156南矿体赋存于宝岭倒转向斜核部梓门桥一组(C1Z1)白云岩中,矿石呈脉状、细脉状,团块状,上延约15米,矿体主要受F0-1断层控制,产状与F0-1断层近似,走向北东65-75°,倾向北西,倾角65-70°,矿石量约4500吨,矿石品位铅+锌约15°。如图2所示。请给该矿块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并设计采矿工艺。三、某铁矿主矿体呈似层状、层状赋存于碎屑岩与栖霞组灰岩间的假整合面上。矿体走向北东,长约3050m,往SW略有侧伏;矿体倾向NW,倾角一般为40°左右,局部达50~70°,个别地段成直立或倒转,其中76线如图3所示。倾斜延伸长度:西矿段490~1300m,平均1016m;中矿段620~1080m,平均870m。矿体实际控制标高:西矿段最高408m,最低-344m;中矿段最高600m,最低-121.4m。矿体顶、底板围岩和夹石:矿体顶板围岩以大理岩或大理岩化灰岩以及辉绿岩类为主。由于受构造和岩浆活动影响,位于断层附近矿体,形成较大岩溶破碎带,极大降低顶板岩层的稳固性,在断层附近开采矿体,应高度重视岩溶水和溶洞充填物的突然涌出。该地段的开采必须经疏干放水后,当地下水位下降至开采标高以下时方可进行。在远离破碎带和溶洞地段,厚大的大理岩为稳固性较好的岩体。矿体底板主要为石英岩、石英化砂岩和粉砂岩等碎屑岩类,以及矽卡岩和辉绿岩类岩石。除粉砂岩断层破碎带及其附近岩石破碎,稳固性较差,一般情况下,底板岩性致密、坚硬、稳固性较好。夹石:矿体中夹石主要为辉绿岩类,矽卡岩,次为大理岩、角岩等,夹石率约为5~5.5%。请给该矿体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并设计采矿工艺。四、某矿体为中型规模,总体走向355°,倾向东,倾角80°~85°,仅局部具扭转现象,走向长380m,倾向延深最大达294m,脉幅一般在0.37~3m之间。如图4所示。矿区无大的地表水体,地形和构造均不利于地下水的补给和汇集,水文地质条件尚属简单类型,矿床水文充水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气候变化是影响水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矿石结构紧密、质地坚硬、稳固性较好,利于开采。矿区工程岩组以坚固和半坚固岩组为主,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好。矿体顶、底板围岩为变余砂岩,少量千枚岩,岩石致密坚硬,成矿后断层对矿体破坏不大。请给该矿体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并设计采矿工艺。
本文标题:地采采矿方法小组讨论题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5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