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安徽省名人馆地源热泵空调工程地埋管换热系统专项方案两淮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名人馆项目部二0一0年四月安徽名人馆地源热泵工程钻孔专项方案2一、工程概况该项目位于滨湖新区云古路与金斗路口,占地面积约98亩,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8750平方,二期工程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实施内容含地下室冷冻机房设备采购与安装、地埋管钻探施工、地埋管与机房、机房与各单体间的连接管道,自动控制系统的深化设计等,设计钻探换热井680口。2.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国家现行的采暖、通风、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序号标准名称标准代号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2《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75-98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5《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6《现场设备、工艺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7《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8《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9《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68-981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11《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12《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二、埋管施工工艺地埋管换热器安装主要包括钻孔、试压、下管、回填等工序,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放线竖立钻机接水、电施钻换热管接头通孔换热管试压保压下换热管回填安徽名人馆地源热泵工程钻孔专项方案3岗前培训所有参加施工的钻探工作人员,上岗前均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针对本项目施工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等其它交底工作。钻机,1.钻井机水-3004台套:钻孔直径50~200mm,最大钻孔深度300m,GJ-200型12台,最大钻孔深度200m,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保证打井质量。该钻机为专业土壤热泵系统用小型钻机,可在打孔后直接将预制好的双U型管道下到孔内,施工速度快,质量好,设备使用简便。2.放线参照现场建筑基准点和已有建筑物进行放线,按照施工图纸标定换热孔的位置,并根据现场基础桩基位置对钻孔进行适当调整,在每口井位置钉40*40mm木桩,以保证打孔位置准确。3.钻机应放置平稳,安装后钻杆中心线的偏斜应小于全长的1%,10m以上的钻杆不得在地面上接好后一次吊装;4.钻机应装有钻深限位的报警装置;5.钻孔中如遇卡钻,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下钻,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强行启动;6.钻孔有时遇有机架摇晃、移动、偏斜或钻头内发生有节奏的响声时,应立即停钻处理;7.钻机作业中,应有专人负责电缆收放;8.钻孔时,严禁用手清除螺旋片上的泥土;成孔1、钻孔钻孔口径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2、钻进与护壁2.1钻进操作方法应符合“分段钻进、逐次缩减、坚持清孔”的原则。安徽名人馆地源热泵工程钻孔专项方案42.2对可能坍塌的地层应采取钻孔护壁措施。在浅部填土及其它松散土层中可采用套管护壁。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软粘性土层、粉土层和砂层中宜采用泥浆护壁。在破碎岩层中可视需要采用优质泥浆、水泥浆或化学浆液护壁。冲洗液漏失严重时,应采取充填、封闭等堵漏措施。2.3钻进中应保持孔内水头压力等于或稍大于孔周围地下水压,提钻时应能通过钻头向孔底通气通水,防止孔底土层由于负压、管涌而受到扰动破坏。埋管1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前应了解埋管场地内已有地下管线、其它地下构建物的功能及其准确位置,并应进行地面清理,铲除地面杂草、杂物、,平整地面。2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检查并做好管材保护工作。3管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埋地管道应采用热熔连接。聚乙烯管道连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101的有关规定;2)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U型弯管接头,选用定型的U型弯头成品件;3)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U型管的组对长度应能满足插入转孔后与环路集管连接的要求,组对好的U型管的两开口端部,应及时密封。4水平地埋管换热器铺设前,沟槽底部应铺设相当于管径厚度的细沙。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安装时,应防止石块等重物撞击管身。管道不应有折断、扭结等问题,转弯处应平滑,宜采用固定措施。5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回填料应细小、松散、均匀,且不应含石块及土块。回填压实过程应均匀,回填料应与管道接触紧密,且不得损伤管道。6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U型弯管安装应在钻孔钻好且孔壁固化后立即进行。当钻孔孔壁不牢固或者存在孔洞、洞穴等导致成孔困难时,应设护壁套管。安徽名人馆地源热泵工程钻孔专项方案57竖直地埋管换热器U型管安装完毕后,灌浆回填应在周围临近钻孔均钻凿完毕后进行。8竖直的地埋管换热器灌浆回填料按设计要求采用细砂。9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前后均应对管道进行冲洗。10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施工。11地埋管管材与传热介质11.1地埋管及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具有质量检验报告和生产厂的合格证。11.2地埋管管材及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埋管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导热系数大、流动阻力小的塑料管材及管件,宜采用聚乙烯管(PE80或PE100)或聚丁烯管(PB),不宜采用聚氯乙烯(PVC)管。管件与管材应为相同材料。2)地埋管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管材的公称压力及使用温度满足设计要求,且管材的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0MPa。11.3传热介质应为水。三、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检验与验收埋管1.地埋管换热系统安装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检验,并应提供检验报告。检验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材、管件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2)钻孔、水平埋管的位置和深度、地埋管的直径、壁厚及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3)回填料及其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4)水压试验应合格;5)各环路流量应平衡,且应满足设计要求;安徽名人馆地源热泵工程钻孔专项方案62.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加0.5MPa。2)水压试验步骤:(1)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插入钻孔前,应作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0.6MPa),稳压至少15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0.018MPa,且无泄漏现象;将其密封后,在有压状态下插入钻孔,完成灌浆之后保压1h。(2)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环路集管装配完成后,回填前应进行第二次压力试验。在试验压力下(0.6MPa),稳压至少30min,稳压后压力见不应大于0.018MPa,且无泄漏现象。(3)环路集管与机房分集水器连接完成后,回填前应进行第三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0.6MPa),稳压至少2h,且无泄漏现象。(4)地埋管换热系统全部安装完毕,且冲洗、排气及回填完成后,应进行第四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0.6MPa),稳压至少12h,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0.018MPa。3)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查,不得有泄漏;不得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3回填过程的检验应与安装地埋管换热器同步进行。四、地埋管施工安全控制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避免安全意外事故发生,有赖于不断地健全与完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安全技术和提高广大职管人员安全工作素质。1、安全生产、生产安全与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是在安全的场所和环境条件下,使用安全的生产设备和手段,采用安安徽名人馆地源热泵工程钻孔专项方案7全的工艺和技术,遵守安全的作业和操作要求所进行的、必须确保涉及人员和财产安全的生产活动。生产安全,则是在其相应的生产条件下,对生产过程中涉及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保障要求,包括作业(劳动)安全、设备(财产)安全、交通(通行、停留)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其他意外情况出现时的安全。生产安全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要求,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由于安全生产的要求常常受到场所、环境、设备、技术、人员、管理等实际条件和状况的限制,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在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上加以弥补和解决;当安全生产保障措施还不足以弥补和解决相应安全生产条件的不足时,则必须解决或改善欠缺与不足的安全生产条件。劳动保护,是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减少或降低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和安全意外事件对劳动者人身的伤害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强安全保护设施、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等。劳动保护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产安全中的不可或缺、且必须到位的保障措施。2、钻孔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3.1钻孔前,应对邻近施工范围内的原有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检查,对有影响的工程,应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或隔振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3.2机具进场要注意危桥、陡坡、陷地和防止碰撞电杆、房屋等,以免造成事故。3.3在施工前应先全面检查机械,发现有问题时及时解决,检查后要进行试运转,严禁带病作业。机械操作必须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要求,由专人操作,并加强机械的维护保养,保证机械各项设备和部件、零件的正常使用。3.4在钻孔过程中遇有地坪隆起或下陷时,应随时对机架及路轨调平或垫平。3.5机械司机,在施工操作时要集中精力,服从指挥信号,不得随便离开岗位,并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纠正,要防止机械倾斜、倾倒。安徽名人馆地源热泵工程钻孔专项方案83.6施工区域四周应设置警示标志,无关人员禁止入内。3.7钻机应放置平稳,安装后钻杆中心线的偏斜应小于全长的1%,10m以上的钻杆不得在地面上接好后一次吊装;3.8钻机应装有钻深限位的报警装置;3.9钻孔中如遇卡钻,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下钻,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强行启动;3.10钻孔有时遇有机架摇晃、移动、偏斜或钻头内发生有节奏的响声时,应立即停钻处理;3、土方开挖与回填安全技术措施3.1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他作业。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3.2挖土方不得在危岩、孤石的下边或贴近未加固的危险建筑物的下面进行。3.3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上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当采取不放坡开挖,应设置临时支护,各种支护应根据土质及基坑深度经计算确定。3.4机械多台阶同时开挖,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挖土机离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坍方,造成翻机事故。3.5在有支撑的基坑槽中使用机械挖土时,应防止碰坏支撑。在坑槽边使用机械挖土时,应计算支撑强度,必要时应加强支撑。3.6基坑槽和管沟回填土时,下方不得有人。3.7拆除护壁支撑时,应按照回填顺序,从下而上逐步拆除;更换支撑时,必须先安装新的,再拆除旧的。安徽名人馆地源热泵工程钻孔专项方案94、保护他人与自我保护4.1在施工作业中,自己要严格地执行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同时也要督促别人严格地执行安全操作的有关规定;4.2在安全作业条件不具备,作业安全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自己不要冒险作业,同时也劝阻别人的冒险作业行为;4.3自己不进行违章作业,同时也劝阻别人,使他也不进行违章作业;4.4自己不违章指挥,同时也劝阻别人,使他不进行违章指挥;4.5自己不发生各种形式的不安全行为,同时也要劝阻别人各种形式的不安全行为;4.6在进行作业时,使自己的操作和行为不要伤及别人,同时也要注意不被别人的操作和行为所伤害;4.7在施工中发现事故征兆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直接领导和负责人员处理;4.8发现危险情况出现时,自己迅速撤离或采取保护措施,同时通知别人及时撤离或采取保护措施;事故发生后,应在采取自我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及时抢救受伤和受困人员脱险;在施工中很好地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仍是目前安全工作中的较薄弱的环节,需
本文标题:安徽名人馆钻孔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6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