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摘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已被实践证明是社会主义发展壮大的基本途径,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它主要形成了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种兼容模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成功典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价值目标,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而形成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又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应该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市场化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学者们就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这期间主要形成了两种兼容模式,一种是以西方经济学思想或者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另一种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实践历史来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东欧国家和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以英国和美国为主导的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以及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无疑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成功典范,探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我们深化市场改革,坚定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的成功典范,是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结合起来的伟大实践,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光辉一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了长期艰辛的探索,结合中国国情,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上创立起来的。它大致经历了萌芽、初始、体制建立和深化完善四个阶段,实现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1、萌芽阶段实际上,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就有了利用市场规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萌芽。主要体现在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重要文献以及八届三中全会陈云起草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决定》、《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决定》、《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等文献。1955年底鉴于苏联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显露出来的弊端,毛泽东首先在党内提出了要走自己道路的思考。他明确提出要运用价值规律、商品机制,认为可以允许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情况下发展私有制经济,在1956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他就提出“要搞新经济政策,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在政企关系上,刘少奇第一次提出了要实行“政企分开”的理念,他认为“一揽子的领导方式”是行不通的,必须实行分工,应该充分发挥企业本身的自主性和机动性。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理论,这个设想打破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同时在学术界,以孙治方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2、初始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才真正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1979年3月,陈云同志指出,整个社会时期的经济必须分为两个部分,即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对这个思想给予了肯定,明确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1984年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指出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推动,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这一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在利用市场机制上面有了重大突破,十三大对于社会主义市场问题的认识可以说已经接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水平。3、体制建立阶段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时的谈话对市场和计划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他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调控经济的手段。”1就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时期。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则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部署。4、深化完善阶段1毛泽东文选(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0进入到21世纪,我国开始了大踏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得到完善,同时市场化的改革也不断深入。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改革越深入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第三个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进入到成熟完善阶段。从十五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以看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入到了攻坚阶段,体现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联系中国实际探索出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成功典范,我国的经济建设也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向前迈进。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不是简单地对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也不是类似于苏联和东欧那样直接将市场经济体制移植到计划体制框架内,更不是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外,更要将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融合起来,以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引领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其独特的内涵。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仅不相矛盾,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需要,又是市场经济的属性决定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解放生产里,发展生产力,因此只要能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的任何经济形式我们都可以采用,而市场经济无疑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来说,它是中性的,它能够为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任何社会制度所运用。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2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就必然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倡导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不是“画蛇添足”,相反它是“画龙点睛”。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要遵循价值规律要求,充分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又要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体现鲜明的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社会主义特征。2、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相结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制度变迁的出发点,而这种决定作用又是以所有制为中介展开的。马恩历来都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社会,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独有的社会制度必须具有自己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所有制形式就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的公有制。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总体方向,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前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这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常识,只有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也表明,我们的所有制结构不能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同时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要求。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我国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决定了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既体现了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的并存,又表示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也要借助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去实现。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既保证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又兼顾了社会利益的公平,对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按生产要素分配正在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这并不意味着按劳分配论的过时,相反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4、经济市场化与政治民主化相结合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民主化相结合,这是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多年历程和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正确结论。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从来都不只是经济领域的事,相反只有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同时加速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并不等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这是因为首先公有制的民主既是经济的民主又是劳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注重的是社会的公平。其次公有制的民主更多强调的是基层的民主,比起资本主义的民主更广泛更真实。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经济市场化与政治民主化结合起来。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一改革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实现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和发展,同时又继承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理想,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强我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而且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1、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社会要贯彻这一改革部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和创造的活力。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中还存在着政企职能不分,企业主体功能得不到发挥,民营企业受到差别对待,公共事业的变相性垄断等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降低了市场经济的效率。因此在经济领域中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的规律进行资源配置,才能有效解决地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此外,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十分不合理,不少行业产能过剩,效益降低,这显然同政府以不当的方式插手资源配置有着很大关系。深化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措施。2、有利于加强与世界的联系,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曾提出,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达,就不能闭关自守。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孤立起来谈发展,这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原理。而且,在全世界来看只有一小部分国家没有进行市场化改革,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中国坚持进行市场化经济改革,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有利于我们加强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融入到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
本文标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7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