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精神实质,,需要更加注重构建城镇化战略布局,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更加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注重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互进机制的形成。小城镇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特别是小城镇文化建设,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文明素质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发展城镇化要坚持四个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我国区域差异大,不同地区城镇化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东部地区要重点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生态环保工程建设,着重提高城镇化质量;中部地区要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大力提高县城、中心城镇的综合服务水平,促进人口有序转移和聚集,重点建设粮食、能源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要围绕大中城市,进一步增强人口聚集能力,扶持为旅游、内陆边贸服务的特色小城镇发展,加大对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镇发展的扶持力度;东北地区要加强区域性交通设施、能源电力、节水节能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注重资源枯竭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森林工业城市和国有农场地区城镇的建设,促进城镇发展转型。2、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城乡统筹,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已不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统筹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中,加强对闲置的乡村建设用地的整理,促进城乡建设用地总体集约节约。结合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加强乡村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改善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使广大乡村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3、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将基本农田、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脆弱区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的地区,严格控制这些地区的建设活动。同时,还要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要加强住房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提升居住品质,使居者有其屋。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改造,降低中心城区过高的人口密度,增加公共绿地。积极发展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改善路网布局,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另外,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指出: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根本问题,是特色化发展方式的缺失。包括传统文化根基不同程度断裂,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趋同,文化形态雷同。就我省而言,地理地貌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小城镇建设的风格性与多样性。但目前城镇建设基本上是千城一面,使得城镇个性风格无法体现。要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枢纽作用,以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为基础,充分融合城市高效经济模式、创新科技和充沛资本,发挥农民及小城镇生产者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吸引城市文化精英回流,建设当代田园生活。要发掘和保持小城镇特色化的文化风貌,加强对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新建城镇要突出文化特色,建造具有地方传统风格的建筑群。要发掘和弘扬小城镇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在现代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保留在农村,以小城镇为枢纽,关注和传播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要转化和应用小城镇的地域及传统文化资源,从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等元素中寻找文化精神的转化、文化符号的转化、文化素材的转化等。要建成小城镇的文化辐射、服务、应用中心,将小城镇建设成为小周边农村的政治、文化、商业、卫生文教等方面的服务中心,与城市联动的文化中心。要完善小城镇人居环境,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改善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状况,让当地居民生活得到根本性改善。要加强乡土文化研究和教育,将小城镇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等内容列为重大攻关项目,为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学术基础。文化是小城镇的生命和灵魂,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内核、实力和形象;小城镇则是地域独特文化的凝结和深厚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小城镇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今年以来把小城镇建设放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对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在实践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小城镇建设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特色文化是城镇发展的灵魂和精髓,首先必须明确定位小城镇的文化形象基调,把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产业生产、社会活动与休闲、文化、非遗传承、自然环境保护融为一体。二是要正确处理小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与当地居民居住环境改善的关系。对古老的历史街区,除了外观的修缮之外,还要以此为契机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的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三是要正确处理小城镇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必须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认真梳理文化变迁脉络,不断推陈出新,扬弃有当,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象符号。四是要正确处理小城镇建设中科学规划与文化定位的关系。在编制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过程中,既要具有全局观念意识,坚持以功能调整为主,更要突出文化定位、文化功能和文化特色,把这些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体现到当地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之中。五是要正确处理小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关系。必须要把公共文化设施纳入重要建设布局,切实做到公共文化设施与其他基础设施建筑的配套协调统一。
本文标题: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7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