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城市地下公共建筑物.
地下建筑物规划与设计第四章城市地下公共建筑物公共建筑:供人们活动的地下场所,如商业、文化、体育、娱乐、办公等。本章主要内容:◆地下商业街◆其他地下公共建筑◆城市公共建筑规划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4.1地下商业街正式名称“地下综合体”:一种将商业、交通等多种功能融合在一起的地下建筑。(1)概述主要功能:交通与商业。地下商场与地下商业街地下商业街⑵地下商业街的城市功能1.交通功能:地下街可分流地面人流的40%~50%,大大地缓解了地面交通。2.商业功能:商业在地下街中仅占1/4左右,但却是地下街中经济效益最高的部分。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商业街3.改善城市环境功能:腾出宝贵的地面用于绿化、道路,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能大大改善人、车混行的局面,因此它对城市环境的综合影响是相当明显的。2)人防:我国几乎所有的地下建筑都提人防功能,强调“平战结合”。1)防地震4.防灾功能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业街长沙金满地地下地下商业街南京大行宫家乐福地下超市⑶地下商业街的设计1.地下商业街的功能关系(见下图)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关键点:人员流向的关系。地下商业街2.面积比例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商业街主要组成部分商业用房面积~指营业间内面积。步行道面积~步行通道宽度,一般不小于4m。停车场面积~约等于商店与步行道面积之和。辅助用房面积~储库、照明、风机、管理、卫生等用房。BACBA面积比例公式:式中:A——商店面积;B——步行道面积;C——停车场面积。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商业街1)矩形框架采用较多。可做成多跨多层型式。明挖法。2)拱形结构适合单层地下街,但跨度大,一定要地质条件好,暗挖法。3.结构断面形式3)拱平顶结合中间的上、下拱内可为风道,也可为弧形顶建筑,增减美感。两侧的平顶暗挖有困难,故整个结构也应采用明挖。如地质条件好,也可暗挖成三连跨结构。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商业街4平面组合方式1)步道式组合:即在步行道的两侧组织房间,通常为三跨结构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a)中间步道步道式的三种组合形式地下商业街特点:①步行畅通;②方向单一,不易迷路;③购物集中.与通行人流不干扰。2)厅式组合:没有特别明确的步行道。结构为多跨框架。特点:①组合灵活,通过内部划分来组织出人流空间;②较易迷失方向,类似超级商场;③应加强人流交通组织,避免交叉干扰,在应急状态下做到疏散安全。厅式组合示意图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商业街3)混合式组合:即将厅式与步道式结合起来。适于大、中型地下商业街。特点:①可以结合地面街道与广场布置;②规模大,功能多,地下空问利用充分;③彻底解决人、车分流问题;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商业街5.竖向组合设计1)设计基本内容地下街的竖向组合比平面组合功能复杂。主要有以下内容①分散客流功能~步行方向引导,商业功能;②出人口、楼梯、电梯、坡道、廊道等及过街立交的设置;③与其它地下交通设施的衔接,如停车场、立交公路、地铁车站等;④市政管线的处理;⑤考虑地下街扩建的可能性,预留接口。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商业街上图为日本东京八重州地下街,长400m,宽80m,建筑面积69200m2,共三层,顶层为商服,中层为车库及地铁,底层为机房,管、线也都设有单独的廊道。2)设计内容的组合关系对于不同规模的地下街,其组合内容会有差别。①单一功能的竖向组合单一功能指地下街无论几层均为同一功能,比如,上下两层均为商业街。②不同功能的竖向组合例如:a.上层为步行商业街,而下层为停车场;b.上层为步行商业街,中层为停车场,下层为地铁站,等等。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商业街6.出入口设计原则:应在地面人流较集中处设置出入口,出入口可以直通地面,也可以设在建筑物内。1)设置数量出入口的设置数量应满足城市消防、防灾规范要求,按照《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否则应设防火隔墙。当地下街长度>60m时,宜每隔30m设一直通地面的台阶通道。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商业街2)出入口宽度按预测交通流量设计,一般不小于2m。3)出入口建筑形式①棚架式~设在交通道路旁,棚架形式多样,最多的是拱形玻璃雨罩,上有金属骨架。②平卧开敞式~不设棚架。③下沉广场式~在广场等宽阔地区设置。④附属建筑式~设在地面建筑物的第一层,如高层建筑、地铁车站、停车场等,人流口与车辆口应分开,可供车辆直接驶入。⑤垂直式~在考虑特殊用途时,如人防、维修等,设垂直爬梯上下。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商业街4.2地下其他公共建筑⑴地下办公建筑多为半地下建筑,国外较常见。例1: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威廉逊楼例2:加利佛尼亚州政府大楼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其他公共建筑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其他公共建筑⑵地下文体建筑①文化建筑:地下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图书馆、音乐厅等。特点:隔音、安静②体育建筑:地下的体育场馆、游泳池、各种球馆等。特点:隔音、恒温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伯尔瓦德半地下音乐厅⑶地下科教建筑指建于地下的各类科研、设计、实验机构等。使用要求:这都是些十分需要安静的部门,利用地下与外界隔绝与隔音的特点,创造理想的工作环境。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其他公共建筑⑷地下医疗建筑指建于地下的医院、检验中心、急救中心、实验室,药品保管等。⑸地下文物古迹类公共建筑古文物价值连城,保存不好其损失是不可挽回的。充分利用地下建筑恒温、恒湿以及隔绝性好的优点保存古文物。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地下其他公共建筑4.3城市地下公共建筑规划⑴规划原则1.应与城市交通现状及规划特点相结合2.地下建筑是整个城市公共建筑系统的补充3.应体现多功能组合4.要充分考虑到将来扩建的可能性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城市地下公共建筑规划·⑵设计要求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设计的主要差别:平面布局应紧凑。由于地下建筑无立面造型且需大量开挖土石方,故在布局上应集中紧凑。1.功能要求如,音乐厅要考虑观众视线、音效等要求等。2.技术规范要求参照地面建筑规范进行设计。3.防火规范要求地下不易发生事故,但一旦发生,则后果比地面更为严重,因除了出入口,无法跳窗逃生。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城市地下公共建筑规划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⑶地下空间特性与公共建筑的关系下表列出了各类公共建筑在地下空间中的适应程度。公共建筑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商业安全出入、通风、外观文教安静出入、通风、自然光办公安静、安全出入、通风、自然光、外观文体隔音出入、通风、外观医疗安静、恒温、恒湿出入、通风、自然光监狱安全、隔绝通风、自然光城市地下公共建筑规划⑷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见下图)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城市地下公共建筑规划2.次要使用空间次要使用空间服务于主要使用空间。位置:应设在主要使用空间的一侧或周边。设计原则:联系方便、通道交叉少、土方开挖量少。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1.主要使用空间建筑主体:图书馆的阅览室、体育馆的活动大厅、商业街的店铺等。位置:应布置在最重要的区域内。城市地下公共建筑规划3.交通联系空间由三个部分组成:1)上下交通空间~出入口、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等。2)平面交通空间~走廊、过道等。它联系着各使用空间。3)交通枢纽空间~地下广场、下沉式广场等。是人流集散的空间。面积通常较大,净空较高。空间艺术、采光、材料要求都较高。如。它们与楼梯、电梯、扶梯、走道相联,而不直接与主要使用空间相联系,以保持主要使用空间的相对独立性。4)注意事项:①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含常用出入口、备用出入口。②通道宽度按最大客流量设计。参地铁车站设计,一般为1.5~3m。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城市地下公共建筑规划⑸规划中的其它问题1.在具有历史风貌价值的城市,选择地下空间发展往往是一条必由之路。2.城市空间容量与发展有矛盾时,应考虑开发地下空间。3.各种功能用地需求难以由地面完全解决时应将部分公共建筑合理地规划到地下去。4.当需建造某些特定公共建筑时如,地下纪念馆、地下水族馆等,应充分考虑利用地下空间。5.处理好地下公共建筑与停车场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地下公共建筑物城市地下公共建筑规划
本文标题:城市地下公共建筑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90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