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绪论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学科。1、研究对象:城市概念: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2、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3、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①城市化研究②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③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特点(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城市化的研究(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5、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2、城镇: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3、城镇不同于乡村的几个特点:(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4)城镇具有电灯,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寻找城乡差异。4、城市地域:亦称城市圈,与农村地域相对。广义上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地域。狭义上指城市化的地域,也就是市街地化的地域。包括三种类型:(1)行政地域:按行政管理划定的地域,其边界为辖区边界线;以行政辖区边界划分的、区域,界限明确。(2)实体地域:按城市景观与职能差异划分,其边界为实体边界;实体边界地区有一个城乡过渡带,因此这个边界是模糊的;辖区边界与实体边界不一定重叠。(3)功能地域:由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相互紧密关联构成的实体区域;它以城市为主体,包括邻近城市的一些乡村地域。①都市区:是国外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②大都市带:(戈特曼)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是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系统。大都市带地域组织的五大特点:(l)多核心(2)交通走廊。(3)密集的交互作用。(4)规模特别庞大。(5)国家的核心区域。③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天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形成所需要的五个必要条件: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之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④城市群⑤都市圈⑥城镇密集区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于发展1、城市出现的具体时间:城市形成于原始公社制社会的末期。2、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基础:(1)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一般来说,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非特殊职能的小城镇要密切的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我国城市类型(10类):滨海城市(青岛、大连);三角洲平原城市(成都);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平原与低山丘陵临街地带;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株洲);平原中腹的城市(郑州、开封);高平原上的城市(昆明、包头);高原山间盆地或谷底的城市(贵阳);中山谷地城市(重庆);高山谷地城市(攀枝花、拉萨)(2)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及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城市的发展与分布。4、城市地理位置:是指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大、中、小位置(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5、城市类型的形成和发展:①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②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功能为主的城镇:③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主要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范围广,但联系内容较单一;发展历史一般较短,发展速度较快,并可能有较大的起伏性。规模经济: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聚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少城市规模。6、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纬度分布:(1)集中在气温适中,又有适度降水的中纬度地带,主要在南北纬25°~60°;并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度缓慢移动。(2).在低纬度地区的大城市有两种区位:一是高而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二是低纬度受到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3)在高纬度地区的大城市都在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地方。四、城市腹地概念:指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制约。第四章城市化原理1、城市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进程。城市化至少包含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1)人口结构的转型2)经济结构的转型3)地域空间的转型4)生活方式的转型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展过程。2、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3、城市化的三个动力:(1)农业是城市化的基础①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城市人口所需的粮食必须由城市外部的农业提供。②第二前提——剩余的农业劳动力:农村还必须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城市现象才能发生。③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新城市产生和小城镇的建设。(2)工业是推动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表现在:使城市的生产结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根本变化,为城市化创造了更为丰富的内容。(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劲和新方向(4)交通运输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条件4、城市化的发育和运行机制①“推—拉”假说5、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向心型城市化:指社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的分散状态向集中状态发展的一种过程。离心型城市化:指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自城心向外缘扩散的一种方式。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指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的扩散方式飞地型城市化:指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职能型城市化:指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消极型城市化: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6、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1)主要指标法人口利用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土地利用指标:是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2)复合指标法城市用地占可用地的比重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的比率。7、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1)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特点: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外迁的倾向强烈工厂外迁常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现代工业的专业化生产协作,形成许多规模宏大的联合企业工厂外迁最终不会脱离城市的影响范围,因为他们需要使用城市的各项设施和服务(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十一、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关系(1)美国经济学家兰帕德研究指出: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经济发展程度与城市化阶段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2)城市化水平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提高,但提高速度又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趋缓。(3)该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对于发达国家,当前已进入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因此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的城市化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②对中等收入国家,由于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最高。③对低收入国家来说,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绝对差异不大,但是所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4)总之,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1、当代世界城市化的四个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2、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2)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3)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4)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5)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1、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2、城市经济活动分为:(1)基本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又可分为离心型基本活动(向外地销售)和向心型基本活动(外地人来此购买)。(2)非基本部分: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另一种是为了满足本事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以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做基本部门,以非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非基本部门。3、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比):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与非基本比率。4、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1)普查法(2)残差法(3)区位商法(或宏观法)(4)正常城市法(5)最小需要量法5、影响基本与非基本比率的因素:答:城市B/N比在不同城市之间有很大差异。(1)人口:是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非基本部分的比例有相对增加的趋势;(2)专业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基本部分的比例较高,而地方性的中心一般基本部分比例较低;(3)历史:老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已经完善和健全的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体系,非基本部分.比例较高,B/N可能较小;而新城市可能还来不及完善内部的服务系统,B/N可能较大。(4)社会结构: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对城市经济的B/N结构也有影响。6、简述城市基本活动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的影响(P142)答: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
本文标题:城市地理学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9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