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总体规划经济依据
第四章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依据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一、城市发展战略的含义1、定义战略,源于军事的术语,指对战争全局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整体性策划与指导。后引申至经济领域。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发展战略指“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2、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1)战略目标经济目标:经济总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社会目标:人口总量指标、人口构成指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城市建设目标:建设规模指标、空间结构指标、基础设施供应水平指标环境质量指标(2)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对城市发展具有全局性或关键性意义的问题,对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牵一发”和“纲举目张”的作用的内容。通常表现在以下内容:竞争中的优势领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战略重点是有阶段性的战略重点的转移(3)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通常包括:基本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的改变;空间开发的顺序;重大工程项目的安排等。二、城市的主导产业1、城市产业的划分(1)主导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柱部门,也是城市地区的专业化部门。是城市经济的核心,是左右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带动城市经济结构成长、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2)辅助产业:又称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产业,是围绕主导产业而发展的协作配套产业和服务性产业。为主导产业提供产前服务,提供原料、材料等生产;对主导产业的产品或“三废”进行再加工的产业,或是由主导产业派生出来的关联部门。(3)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包括为城市消费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和交通、动力、供水以及科研、行政、文化、教育、卫生、贸易、金融、财务等产业。2、主导产业的特征(1)主导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应城市以外地区的;(2)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城市经济的发展;(3)是新兴的产业部门,能广泛吸收新技术,并促进新技术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能维持较高的增长率;(4)与其他产业部门有较高的关联度。三、可持续发展战略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称为地球峰会EarthSummit)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世界各国政府共同承诺和一致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为21世纪发展的基本战略。1994年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此后各级地方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地方的行动计划。2、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战略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3、《中国21世纪议程——上海行动计划》所确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战略目标:高效繁荣的经济;有序公正的社会;优美和谐的生态。战略重点:(1)以高科技为主导,发展知识经济;(2)推行环境无害化技术,发展循环经济;(3)调整城市布局,改善城市交通;(4)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资源保护;(5)调整能源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6)强化能力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第二节城市性质的确定一、城市性质的含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城市性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二、城市职能及其类型1、城市职能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城市职能的基础,城市与外部世界(区域或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2、城市职能的类型(1)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一般职能是指每一个城市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如为本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特殊职能是指代表城市特征的、不为每个城市所共有的职能,如风景旅游、采掘工业、冶金工业等。特殊职能一般较能体现城市性质。(2)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非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和主导的促进因素。(3)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主要职能是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职能。辅助职能是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3、城市职能的分类(1)各级行政中心城市一般具有行政、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功能。可按行政机构等级划分为:首都城市;省会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城;片区中心城镇。(2)某种经济职能城市•工业城市以工业生产职能为主,工业用地及对外交通用地占城市最大比例。可按工业构成划分为:单一性工业城市:石油化工城市;矿业城市……多种工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交通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职能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对外交通用地及由此发展的工业用地比重突出。按运输条件可划分为:•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口城市;•水陆交通枢纽城市。•其他特殊职能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和革命纪念性城市;风景旅游和休疗养城市;边防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等。三、城市性质的确定及其方法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确定城市的性质:(1)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城市的宏观影响范围往往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综合的区域,是城市的区域功能作用的一种标志。(2)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强调通过对主要部门经济结构的系统研究,拟定具体的发展部门和行业方向。(3)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其他主要职能是指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为内涵的宏观范围分析和以产业部门为主导的经济职能分析之外的职能,一般包括历史文化属性、风景旅游属性、军事防御属性等。上海的城市性质: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国家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和国家航运城市之一。江西省吉安市城市性质:江西省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以电子、农林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京九铁路沿线的贸易旅游口岸,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三节城市规模一、城市规模的含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二、城市人口规模1、城市人口规模计算中基数的确定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居住人口:城市非农业人口;居住在城区的非农业人口;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2、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1)劳动平衡法(《城市规划原理》P183);(2)职工带眷系数法(《城市规划原理》P183-4);(3)综合平衡法(递推法)(《城市规划原理》P184);(4)一元回归法;(5)城市化水平法;……3、对预测结果的检核与综合三、城市用地规模根据人口规模预测的结果和国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人口×用地指标四、城市环境容量1、城市环境容量的含义城市环境容量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即:城市所在地域的环境,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安全卫生条件下,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历史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状况提出的容许限度。2、城市人口容量和用地容量人口容量∑P=b×s其中:b为城市平均人口密度(万人/KM2)s为城市用地规模。用地容量:①城市发展规划所需的用地面积;②城市范围内保证城市人口生活的副食品生产的蔬菜、畜牧用地面积。3、自然环境容量(1)水资源城市所拥有的水资源储量要能满足城市最终规模的需水量,其中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田水利用水。(2)大气容量(3)工业容量(4)交通容量第四节其他技术经济指标一、技术型指标,如日照、防火、防震等二、经济型指标,如居住标准、公建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等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第一节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一、城市发展方向的定义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发展方向是指“城市各项建设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二、城市发展用地的综合评定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定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定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定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1)建设现状条件(2)工程准备条件(3)基础设施条件3、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的优劣差异。(1)根据区位条件对土地的作用方式,建立城市土地评价的基本思路。(2)以分析区位条件入手,取得土地评价因素的因子体系。(3)根据区位理论中的某些原则,确定城市土地评价因素的作用方式、作用强度及其变化规律。三、城市发展用地的选择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2、尽量少占农田、菜地;3、保护古迹与矿藏;4、满足主要建设项目的要求;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创造良好条件;6、考虑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第二节城市主要组成要素的布局及其原则一、城市工业用地布局(参见《城市规划原理》P.106—120)工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1、工业用地组织(1)按工业规模划分工业区——工业小区——工业街坊工业区应有明显的专业方向,并辅以一批密切相关的厂。其性质与主导产业一致性。(2)按地域划分内城工业规模小、占地面积小、职工人数少;运输量少;污染小;产品主要为城区服务:技术密集性的非标准产品;开创性的或销路不稳定的产品;传统工业(尤其手工业)。以工业点或工业街坊方式布置为主。城区工业用地较大,运输量较大;技术含量较高;产品多属标准化的定型产品,适宜大批量生产。以工业小区、工业区方式布置为主。郊区工业规模大、占地多;交通量大(有的需配铁路线);与城市其他功能区有一定矛盾,如污染;产品主要销往城市以外地区。以工业区、大型工业区的方式组织。2、工业用地布局的合理性(1)工业用地与其他功能的相互关系上、下风向;上、下游(2)工业用地是否符合该类工业部门发展的条件如:供水、供电、交通、地形、地质、排水、防灾……(3)职工上下班的便捷程度与交通可达性二、对外交通运输的布局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运输之总称。对外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决定城市布局的重要因素。1、铁路铁路运输是大量成批货物,中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方式(尤其在内陆运输中)。铁路站场与城市的关系货站:最好在城区外围,需较大仓储用地,交通运输量大客站:在城区中,但铁路线对城市有分割作用;大城市中,应安排在中心区的边缘,中、小城市最好能采用与城区相切而过。2、港口水运适于担负长距离运输,尤其是体积大的商品。港口布置受自然条件局限很大,站场建设投资大。港口与城市关系: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存在干扰和制约。保留生活岸线。3、机场空运适于担负长距离的客运,货运以体积小、重量轻的贵重物品、高价易腐品为主。速度快,运费高。机场的规模效应。机场与城市的关系:机场是城市外来客源的一个节点;机场对城市干扰大,需要远离城市,航线也要避免穿越城区,但机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又要密切,交通便捷。4、公路汽车运输的优点:机动灵活、适应性强、联系面广;可实现门到门直达,不必换装、换乘;尤其适于短途运输。公路与城市关系:任何城市都要依赖公路与广大地域联系;公路既是城市道路网的延伸,与城市道路应有较好衔接,但过境公路不宜从城区穿越。客运站宜布置在城区,与铁路站、港口等接近,形成客流的换乘中心;货运站宜布置在城区边缘,与仓库区结合,有较好的内、外交通通达条件,形成流通中心;一些大型的工厂、仓库的布置要与公路相结合。5、联运是
本文标题:城市总体规划经济依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9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