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生活/日用品 > 宝玉石鉴赏教程第一章---第二章
宝玉石鉴赏教程第一章宝玉石基础知识第一节宝玉石的概念一.什么是宝石、玉石宝石,顾名思义首先是一种石头,是自然地质作用的产物,同时它又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一类特殊的,使人们感到宝贵、有特殊价值的石头,通常是指那些美丽晶莹、质地坚硬、经久不变、世间稀少并且便于携带的石头。宝石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它必须是颗粒粗大(粒径大于3mm),晶莹艳丽,光彩夺目;第二,它必须是质地坚硬而光洁细腻(玉石尤其如此),经久耐用;第三,它必须是产量少,价值高;第四,它必须是小巧玲珑,便于携带,特别是要时髦。人们习惯于把那些由矿物单晶形成的美丽“石头”称为“宝石”(狭义),而把那些由许多矿物微晶和隐晶集合体组成的美丽“石头”称为“玉石”。宝石的应用历史悠久,涉及的面较广,究竟什么是宝石,概括起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宝石”概念是指包括“宝石”和“玉石”在内的所有的美丽石头。宝石原料中既有矿物,又有岩石。人们通常将产生宝石的矿物称为“宝石矿物”。二.宝石的广义概念凡是适于琢磨和雕刻成精美首饰和工艺品的原料均属宝石。包括无机宝石和有机宝石两大类。1.无机宝石人们通常所说的宝石多为无机宝石,能产生无机宝石用的矿物大约有一百多种,常见的也有二十多种,如:金刚石、刚玉、绿柱石、石榴石、尖晶石、电气石、石英等等。无机宝石有时又可分为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天然宝石自然界中色泽艳丽、透明、硬度大、耐腐蚀、经琢磨可以制成首饰和工艺品的单矿物晶体和岩石。如金刚石、海蓝宝石、翡翠、软玉等。人造宝石人造宝石包括合成宝石和赝品。合成宝石按照某些天然宝石的化学组成,模拟在自然界中生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的宝石为合成宝石。这种合成宝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相应的天然宝石相同或基本相同。如人工合成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紫水晶、尖晶石、金刚石等。赝品赝品指色泽美丽的人造含铅玻璃、塑料制品和仿钻无机化合物等,例如:仿钻石的立方氧化锆、钇铝榴石、钆镓榴石等。这些制品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天然宝石完全不同。2.有机宝石有机宝石均为生物成因或与生物有关,经加工可做首饰和工艺品,如琥珀、珍珠、珊瑚、煤玉及象牙等。三.宝石的狭义概念自然界中色泽艳丽、透明无瑕、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或者是透明度稍差,但具特殊光学效应,粒度大于3mm以上的单矿物晶体称为宝石。属于矿物微晶和隐晶集合体(岩石)为玉石。宝石界人土所指的宝石一般限于此类,如果涉及人造宝石必须注明“人造”两字,涉及岩石就称为玉石。通常,被泛指的宝石,一般属于广义的宝石概念;而具体的宝石,一般属于狭义的宝石概念。宝石的狭义和广义之分并非学术观点之争,只是应用场合的不同。第二节天然宝石的必备条件与影响因素宝石的最大价值在于经过加工可以变成宝石制品,宝石制品是用来美化和装点人们生活的,为此,宝石必须具有美观、耐久、稀少等特性。下面分六个方面来讲天然宝玉石必须具备的条件和一些决定其价值的影响因素。一.外观美感首饰和工艺品必须给人以奇特和美感,使人观之富贵而高雅。所以在所有影响宝石价值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漂亮。美观、漂亮是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宝石如果不美,则不能称其为宝石。因此,工业钻石由于它不洁净,没有“火”;牡蛎由于它没有珍珠光泽,就都不能称其为宝石。一块透明的有色宝石,例如红宝石,它的美也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如颜色的深浅,色调的好坏,质地,透明度及式样等等都会影响到它的价值,晶莹剔透而质坚色丽者为上上品。对于半透明或透明度不高的石头,它的美,主要是看它的颜色、光泽等,如翡翠,先看其颜色、光泽和质地,其次就是看它的式样了。用做宝石的矿物必须颗粒粗大(粒径大于3mm),颜色艳丽、透明、少瑕。如果透明度稍差,就必须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如变彩(欧泊),变色(变石)、星光(星光蓝宝石)、猫眼(猫眼石或绿柱石猫眼)等。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矿物3000余种,但常见宝石矿物仅20余种,宝石仅是宝石矿物中的色美、透明或具特殊光学效应的变种。例如红宝石,蓝宝石是刚玉,但不透明、缺陷多的刚玉就不能用来做为宝石。又如,透明少瑕的金刚石可以用来做钻石,但劣质的金刚石就不能作为宝石。用做玉雕的玉石必须色泽素雅均一或俏色搭配合理,结构细腻。在估价一块宝石时,不一定基于它当时所展现的全部美。例如,一块很好质地的红宝石原料,其表面磨擦坏了,当一个外行人来看时,它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经过适当加工后,它能显露出潜在的美,因此,作为评价宝石或评价宝石原材料其价值大小,主要是基于它展现的美和通过加工后能显露出的美。评价一种宝石,还要注意它的实质,它的内涵。例如,牡蛎它生产珍珠,它给予珍珠颜色及光泽,但它不拥有其本身能生产的珍珠质层,虽然偶尔它也有些颜色,有点光泽,但是,可以形成珍珠或珍珠形式的东西本身并不是珍珠,因此它也不拥有象珍珠一样的价值。所以美的涵义也不仅仅是表面的。二.质地坚硬宝石制品多是世袭之物,必须耐久,只有质地坚硬之物,才能经久耐用。目前世界各国均盛行用钻石饰品做为结婚的信物。钻石除折光率高,光泽灿烂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硬而又不怕腐蚀的耐久珍品,具有“永久不变”的含义。又如存放在故宫里的商代软玉玉佩和战国时期镶在铜带钩上的绿松石,虽然历经3000多年,但仍然色泽滋润,花纹清晰,不失其天然本色。所以宝石多是一些硬度大、耐腐蚀的硅酸盐矿物和少量氧化物及单质矿物。所以影响宝石价值的第二个因素便是耐用性。对于宝石,评价它的质量时,常常将耐用与它联系起来,这和日常我们对手表、自行车、电视机以及服装等的评价一样,买一件东西,它当时再好如仅使用两天就坏了,也会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质量太差了。宝石也是同样的道理,再好的宝石,如果佩戴不能长久,也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这并不意味着宝石都一定是坚硬而不可摧毁的,事实上,世界上也不存在着这类物质。耐用。对于宝石来说,它主要用于人们的装饰,一般来讲,一块宝石,佩戴在人的手上,手腕上,颈上,头上,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能保持它的光泽和它的美不被腐蚀,不被磨损或划破,不退色,就可以称之为耐用了。换句话说,在人们佩戴的过程中,如给予适当的爱护,它的美与光泽应该是长久的。在研究宝石的耐用性时,其中一个特别的着眼点是研究宝石的化学成分和它结构的稳定性。宝石不能出现象其它材料似的氧化现象,不能出现慢慢地衰变现象,也不能象木制品或毛类东西,出现分解。宝石要能经得住长久的条件变化。如光、冷与热、干燥与潮湿等,这些条件可能影响其它物质,但不能影响宝石。虽然绝大多数好质量的宝石和其它材料相比是相对的耐用,但它们各类之间也不尽相同,对耐用一词的理解,也不能绝对,要从许多因素去考虑。白玉和欧泊,白玉从古代开始就被人类广泛地用作工具和武器,它经受了长久的条件变化的考验,尽管它的光泽与颜色都是一般,但它在今天,仍被作为宝石看待。欧泊也是很好的一例,欧泊含水较高,它在橱窗陈列时,会因灯泡的照射而碎裂,佩戴时也需格外的小心,但它仍是宝石,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宝石之一。有些宝石切磨出来很漂亮,就是因它不耐用,其材料很软,缺少韧性,因而不能被列为宝石,如萤石就是一例。有些石头因为它易碎也不行,有一种类似钻石的矿物,叫闪锌矿(SPHALERITE)是个非常好的例子,从透明的矿物中可切磨出漂亮的戒面,很象一种钻石,但硬度非常低,有时还会出现些猫眼效果,但这种石头只能用于陈列。综上所述,更确切地讲,宝石仅限于硬度较大的矿物,一般是硬度大于7的矿物。三.以稀为贵任何美丽的东西如果遍地皆是就不显其名贵了,影响宝石价值的第三个因素便是稀少。稀少,对于宝石来讲,在决定其价值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宝石,产量越少需求越大,价值也就越来越高。反之,有些宝石矿物,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需求也不小,但价值不算高,例如紫晶,多数是浅井开采,质量不错,可以批量供应,一般以公斤计价,以吨为供、销起点,虽然紫晶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其价格很少达到35美元/克拉,其原因就是因为它不稀少。稀少,在某种情况下,在宝石的价值中是起关键性作用的,比如说祖母绿,上等质量不用讲,就以中等质量的祖母绿来说,产量也是很有限,因此,上等质量的祖母绿,每克拉可以卖到2万美元,这绝不是意味着祖母绿的绿色,绿得多么可爱和通过人工的切磨后多少折光而闪现“火”,它之所以价格这么昂贵,就是因为它稀少,稀少导致供求之间的差距大。同样道理,红宝石、蓝宝石、猫眼宝石、带线的红、蓝宝石等等都属于这种情况。上述这几种宝石,从重量来看,2克拉以上的,好质量的,从目前世界产量来看,比钻石要少,因此,每克拉的价格,比类似质量,类似尺寸的无色钻石要贵得多。稀少本身会导致价值高,但有必要注意到的是另一方面,有些宝石及有些宝石材料,就是因为它太稀少,反而使人们慢慢地忘掉了它,也就慢慢地没有所需了。因为没有任何人会去宣传几乎没有的宝石。有些宝石有一点点例外的情况,对广大的消费者来说,它比较普通,但在一定时期内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会使其价值稍高些。例如,蓝锥矿(BENITOITE),一种类似蓝宝石颜色的蓝色宝石,还有一种叫蓝柱石的(EUCLASE),外观看似蓝晶的宝石。又如人造红宝石的物理、化学特性皆与天然红宝石类同,也属宝石范畴,但人们购买时,宁愿要价格昂贵的天然红宝石也不要价格极低的人造红宝石,这足以说明少的含义。四.需求影响宝石的第四个因素是需求。需求也是影响宝石价值的因素之一,因为,如果需求过大,就会导致抢购,出现一股热,也可称之为时髦。在历史上,每隔一段时间就可能出现一种怪现象,本来是一些不重要的宝石,突然间需求量很大,但在另一些时候,则黯然失色,在近二十种宝石中,都曾出现过上述情况。例如琥珀,在美国30年代,经广泛宣传,迅速引起需求上升,一度曾成为这个国家的第二位重要宝石,但流行不久,到今天真正的珠宝首饰店里都很少见到它。需求当然与宣传有关,有趣的一段故事是在60年代,美国的林德公司大力宣传推销它们公司的人工合成带线的红、蓝宝石,导致公众在平时对那些不太贵重的带线的蓝宝石的兴趣,需求上升,甚至于出现流行,价格当然比林德公司宣传前要高,与此同时,公众对林德公司了解得更多了,对带线的宝石,包括天然宝石及合成宝石都有了广泛的兴趣,一旦引起公众的兴趣,必然会出现对宝石需求的扩大,对有色宝石来说,特别是外行来看,就出现一种捉模不定的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一度曾是对单一品种的爱好与需求,逐步演变到今天对新的式样的选择与需求了,因此,新的式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需求与价值。五.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以及由传统文化的感染和长期的文化沉淀积累而塑造出的人们的传统心理,同样也是影响宝石价值的重要因素。这过去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在这里我们认为它是影响宝石需求与价值的第五个重要因素。宝石,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已使广大公众熟悉并懂得了如何用宝石装饰自己,如何用宝石来作某种信物或祭物,如何用宝石来作为物质交换的媒介。大量的广告、宣传,皇家及贵族的实际应用,教堂用以作为祭物的象征。以后又发展作为博物馆和豪华厅馆的一部分陈列。所有这些活动,从很久很久以来,持续至今,经久不衰,因此,一些重要的宝石,人们已了解的很多了。需求是随着逐步了解而增加的,了解的人们越多,需求越多,在需求强烈的情况下,人们本能地希望得到宝石,也就产生了刺激性。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是非常困难地才能获得时,特别是在人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以后,仿制的、合成的、以及金属镀层等等出现了,构成了珠宝首饰行业中的独特行业——服装首饰业的出现,从外观的装饰角度来看,完全可以不必再去花费精力,去寻找少量的天然宝石。但是,传统的心理,促使情况恰恰相反,人们仍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越来越稀少而昂贵的天然宝石。天然宝石,它在教堂,在商业界,在家庭和其它社会组织或团体里,已牢牢地建起了传统的、信条似的基础。上述情况或许可以理解为:许多结果往往基于本身的因素不多,稀少也会很适合作为某些象征。因此,可以说合成的和人工仿制的将永远代替不了天然宝石,不管它是多么美,多么相象,在物理特征方面是多么一致,人们之所以接受它,也只仅仅是将它作为一种代用品罢了,其价值也只是加工费及手续费而已,丝
本文标题:宝玉石鉴赏教程第一章---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296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