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7年题型选择题:1分*10小题,共10分填空题:1分*10小题,共10分简答题:5分*6小题,共30分论述题:10分*3小题,共30分案例分析:20分*1小题,共20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四个方面3.心理动力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动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4.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务必记住,考一个客观题。)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直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学把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叫作意志过程。上述三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一方面,认知决定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如“知之深,爱之切”,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会付出意志努力;另一方面,情绪情感和意志又影响人的认知,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情绪情感对认知的影响,坚强的意志能促进人认知的积极性,并取得良好的认知成效。情绪可以加强或减弱意志,而意志也可以控制情绪。5.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气质是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气质与性格有时也统称为人格。6.心理学除了研究人的意识外,还研究人的无意识(如笔误、做梦等)。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t)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各流派的主要观点:1.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Freud)。该学派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且表现在人的行为中。2.行为主义学派:华生(Watson),斯金纳(Skinner)。行为主义者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可观测的行为,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R)。3.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Neisser)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正式诞生。认知心理学特别强调刺激与行为之间内在的认知过程以及学习者内在的特征对学习的影响,将行为主义的S-R改成S-O-R(O指学习者的内部机体变量,或称中间变量)。4。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Maslow),罗杰斯(Rogers)。该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而要揭示人性,必须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第二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一)教育对象与教学活动的特殊性需要心理学:因心施教、因龄施教、因性施教、因材施教。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吗“现有的发展水平”和经过老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达到的“可能的发展水平”,这种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二)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其独立的标志通常认为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Thorndike)的《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主要揭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心理学规律。三.教育、学习与发展之间的联系:(以下3点)1.教育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2.教育的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3.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介。第三节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理解)1.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1)指导学生高效学习2)优化教师教学行为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2.教师的教学行为分为三种水平: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策略式教学。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第一节大学生的年龄特征1.大学生的年龄特点:1)确立自我同一性2)建立亲密关系2.亲密感可能出现在朋友关系和恋人关系中.3.舍曼(Sherman)等指出,亲密包括亲密情感与亲密行为(眼神交流\身体亲近\性行为).4.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1)适应准备阶段2)稳定发展阶段3)走向成熟阶段第二节大学生的时代特征1.大学生的时代特征(论述题):1)时代变迁特色:①社会转型: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②文化转型: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③技术进步:印刷时代向传媒时代转变2)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观:①性别角色观的变化②择偶婚恋观的变化:自我中心趋向、道德弱化趋向、重利价值趋向3)大学生的生活观念:①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方式适应时代,网络消费突出消费观念个性化,追求超前消费消费态度不理性,攀比消费明显消费结构多样,旅游享乐消费上升②生活方式的变化:学习方式越来越自主化交往方式更加社会化和便捷化休闲方式越来越网络化消费方式多元化4)大学生的文化倾向:①传统文化观念的变化②偶像崇拜的变化③道德观念的变化第三节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一.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1.大学生的感知觉特征:1)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2)感知的精确性趋于完善3)逻辑性直觉水平不断提高2.大学生的记忆特征:1)意义记忆占优势2)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迅速增强3)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4)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更加熟练3.大学生的思维特征:1)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占主导地位2)辩证逻辑思维逐步发展,不断成熟3)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4)思维的元认知能力迅速发展二.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特征:(论述题或简答题)不要只列标题,要展开1.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相对更成熟,思维能力和知识素养也在不断提高,但大学生的情绪情感也具有明显的波动性,突出表现为情绪情感在两极之间变化频繁。2.丰富性与狭隘性并存: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急剧加快的时期,随着大学生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社会活动内容增多,在这些活动中都体现出了丰富的情感特征。然而,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自身观念的兼容性和矛盾性,有些大学生的情绪世界还是有些狭隘和浅薄。3.强烈性与敏感性并存:他们有着强烈而复杂的情感世界,情绪体验强烈,喜怒哀乐常常一触即发,表现出热情奔放的特点。但由于理智和控制能力还未完全成熟,有时又比较敏感,表现出易激动地特征。三.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发展特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1)交往动机的迫切性2)交往内容的多样性3)交往目的的单纯性4)交往心理的差异性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特征:1)自我认识逐步清晰2)独立自主性逐步发展3)个性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第三章高校教师心理第一节高校教师的角色与威信一.高校教师的角色1.高校教师的角色(论述题)教师的角色的定位: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代教育中,教师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知识学习的促进者、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纪律的执行者、家长的代言人,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参与者。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先生、教书匠;而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是研究者、引导者、合作者,是终身学习的示范者和引路人,是所在学科领域的专家。2.高校教师角色的形成过程:1)角色认知阶段(选择题,3个阶段,2)角色认同阶段有先后顺序)3)角色信念阶段3.高校教师角色形成的影响因素:1)促进职业认知,加强职业认同2)树立榜样作用3)积极投身实践4.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简答题,7点)1)有崇高的职业道德2)有现金的教育理念3)有终身学习的意识4)有渊博的专业知识5)有特色的教学能力6)有独立的科研能力7)有独特的人格魅力5.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条件:(老师划了一个星)1)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2)具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以及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3)具有端庄的仪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惯4)具有正确的学生观5)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二节高校教师的心理特征一.高校教师的认知特征(主观题)1.高校教师的基本能力(务必记住)1)敏锐的观察力2)准确的记忆力3)丰富的想象力4)优良的思维力5)集中的注意力2.高校教师的教育能力(尽可能的记全)1)教学设计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因材施教能力5)教学监控能力6)自我教育能力7)教育科研能力8)教育机智能力二.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1.如何塑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呢?(主观题)1)爱岗敬业,无私奉献。2)关爱学生,尊重友善。3)诚实守信,严于律己。4)信任、理解和宽容。5)提升综合实力,志存高远。三.高校教师的行为特征:1高校教师的期望行为: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P70第三节高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1.高校教师的类型:新手型、熟手型、专家型(客观题)2.对三种不同水平教师的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题、简答题)P71、721)在教学策略上:新手:更多地把时间投入在备课上,备教材本身,所以教学策略运用很少。熟手: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的调节和控制,策略运用的也较多。专家:善于通过对教学的计划评估和反思来改进教学,从而产生教学的创新,备课表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2)在成就目标上:3)在教学行为、评价和效果反思上:4)在人格特征上:5)在职业情感、职业倦怠上:3.高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内部途径:教学观摩、微格教学、教学反思、科学研究、终身学习。2)外部途径(没说)第四节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17年新加的内容,考试的热点)1.高校教师如何提升幸福感?1)树立正确的教师人才观2)建立有效地社会支持系统3)充分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4)教师应注重塑造积极的品质2.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来指称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状态。贝纳(Byrne)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的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能力的衰竭。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情感衰竭3)2)非人性化4)3)低成就感4.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如何预防和干预?1)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2)确立以人为本理念,真诚对待每个教师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教师专业能力4)正确面对压力,积极自我调节5)寻找专业支持和帮助第四章大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及其相应的教学指导第一节学习心理概述一.学习的内涵1.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在理解学习这个概念时,应注意把握几点?1)学习者必须产生某种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者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时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学习者反复经验引起的。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Ausubel)指出,发现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是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经验的直接发现或创造,并非由他人的传授而得。接受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这种学习又叫掌握学习。4.加涅(Gagne)根据学习条件的不同,将学习结果划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布卢姆(Bloom)将教育目标区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安德森(Anderson)等人则根据学习机制的不同,将学习区分为陈述性知识学习和程序性知识学习两类。二.学习的基本原理(最重要的阶段)1、学习的理论主要有哪几种?(简答)1)学习的联结理论2)学习的认知理论3)社会学习理论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2、学习的联结理论举例联结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迷箱)(试误说)2)
本文标题: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0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