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实物体重复扰动真空引发正电子群传递负能的实验测量
实物体重复扰动真空引发正电子群传递负能的实验测量摘要:本实验以两个质量相等的轴对称实物体模拟自转的地球围绕太阳中心转动的机理重复扰动真空,并用电度表和计时秒表对实验装置中的实物体相对真空重复扰动和一次扰动所消耗电功率以及惯性转动的时间分别进行测量。测得:实物体重复扰动真空时惯性转动时间数值大。实验显示:实物体重复扰动真空可引发正电子群向实物体传递负能。关键词:真空,正电子,实物体,负能,惯性转动。引言保罗•狄拉克(PaulAdrienMauriceDirac1902---1984)指出:“真空是填满最低可能能量(负能态正电子)的空间区域”[1]。这些负能态正电子虽然不能从物理实验中观察到,但正电子携带的负能却不是不能传递的。为验证负能传递的可能性,本文作者制造了一台实验装置[2],现将实验装置的结构及实验过程描述如下,希引起热衷于寻找新能源的学者对实验结果共同参与讨论。1.实验装置设计的基本思想基于狄拉克“负能态”空间的观点,我们认为,负能的传递应该与物质的相对运动有关。例如,某一正能驱动的实物体相对“负能态”空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位移运动,正能在实物体相对空间运动的过程中被传递到空间,相反,空间中的负能也会在空间相对实物体运动的过程中被反传递到实物体。由于实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或螺旋线即一维运动,因此其对空间只进行一次扰动。实物体相对空间位移的速率V与空间相对实物体位移的速率-V数值相加等于零,正能、负能相互传递的效果也等于零,因而,实物体无法从空间中传递出多余的负能。然而,客观还存在实物体受正能驱动相对空间同时进行不同方向的二次位移(相似于自转的地球围绕太阳中心的运动)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正能、负能必然进行相互传递。由于实物体的运动轨迹为2条双螺旋线即二维运动,因此可对空间进行重复扰动。其位移速率VK=V1+V2,实物体的二维运动所消耗正能E2=1/2mV12+1/2mV22。考虑到“负能态”空间中物质性质的特殊性,空间相对实物体的位移不可能按照双螺旋的轨迹运动,空间相对实物体的位移会以重复交叉的形式进行。于是,空间相对实物体位移运动的速率-V1、-V2必然会产生叠加效应,所传递的负能-E2=1/2m(-V1+-V2)2。这样,在实物体二维运动的能量系统,正能、负能相互传递的效果不等于零(-E2+E≠0),最终得到的数值为负值。因此,二维运动的实物体有可能从空间中传递出多余的负能。笔者设想,制造一台以两个质量相等的轴对称实物体模拟地球绕太阳中心转动机理而运行的叠加飞轮组机械装置可以实现飞轮组对空间的重复扰动。笔者推断,如果“负能态”空间真实存在,那么,叠加飞轮组机械装置中的电动机在输入等数值电功率驱动的情况下,飞轮组重复扰动和一次扰动空间后绕主轴惯性转动的时间数值就一定不会相等。分别测量两组实验中的主轴惯性转动时间,只要两组实验的时间数值不相等,即可证明飞轮组重复扰动能够从空间中传递出多余的负能。2、实验机械装置结构所制造的实验机械装置结构如示意图图1所示:图1实验机械装置示意图图1中(1)为支架B-1,(2)为轴承B-1,(3)为副轴B-1,(4)为飞轮B-1,(5)为轴承B-2,(6)为支架B-2,(7)为驱动齿轮B-1,(8)为主轴支架1,(9)为支架A-1,(10)为轴承A-1,(11)为副轴A-1,(12)为飞轮A-1,(13)为轴承A-2,(14)为导向轴承,(15)为驱动齿轮A-1,(16)为主轴支架2,(17)为螺栓1,(18)为螺栓2,(19)为皮带轮1,(20)为电度表,(21)为电流表,(22)为电源,(23)为开关,(24)为底座,(25)为电动机,(26)为皮带轮2,(27)为螺栓3,(28)主轴轴承1,(29)为传动齿轮2,(30)驱动齿轮A-2,(31)为轴承A-3,(32)为支架A-2。(33)为飞轮A-2,(34)为副轴A-2,(35)轴承A-4,(36)为主轴,(37)主轴轴承2,(38)为驱动齿轮B-2,(39)为传动齿轮1,(40)为轴承B-3,(41)为飞轮B-2,(42)为副轴B-2,(43)轴承B-4。所述实验机械装置的底座中部面上与主轴支架1、2底部固定连接,主轴支架1、2上部由螺栓1固定,主轴承1、2把主轴固定在主轴支架1、2的中心孔内,主轴的直径Φ=32mm,长度L=470mm,主轴的中部外径与支架A-1、A-2的中心孔内主轴承1、2固定连接。支架A-1、A-2的长度L=320mm,两端分别由轴承A-1、A-2、A-3、A-4固定副轴A-1、A-2,公差配合适中。副轴A-1、A-2中部外径分别与飞轮A-1、A-2的中心孔固定连接。飞轮A-1、A-2的直径Φ=148mm,长度L=30mm,重量W=4kg。飞轮A-1、A-2与支架A-1、A-2组合的总质量m=12kg。副轴A-1、A-2的右端分别与驱动齿轮A-1、A-2的中心孔固定连接。传动齿轮1由螺栓2、3固定在主轴支架2的内侧,其不转动。传动齿轮1外径Φ=195mm,齿数为128齿,传动齿轮1与驱动齿轮A-1、A-2啮合,啮合间隙为0.3mm,驱动齿轮A-1、A-2的外径Φ=65mm,齿数为42齿。速比为1:3.05。电动机功率为1.5kw,转速为1400转/分,以1:1.5转速比驱动主轴,主轴转速为2100转/分。支架B-1、B-2的长度L=450mm,支架B-1、B-2的下端与底座左边表面固定连接,支架B-1、B-2的上部由轴承B-1、B-2、B-3、B-4固定副轴B-1、B-2,公差配合适中。副轴B-1、B-2的外径中部与飞轮B-1、B-2的中心孔内径固定连接。飞轮B-1、B-2的直径Φ=148mm,长度L=30mm,质量m=4kg。副轴B-1、B-2的右端外径与驱动齿轮B-1、B-2的中心孔固定连接,驱动齿轮B-1、B-2的外径Φ=65mm,齿数为42齿。传动齿轮2外径Φ=195mm,齿数为128齿,其中心孔与主轴的左端外径固定连接,其可随主轴转动。传动齿轮2与驱动齿轮B-1、B-2啮合,啮合间隙为0.3mm,速比为1︰3.05。所述实验机械装置的电度表的计量量度数值1kw=625转,电流表是一个钳形电流表,电源是220v交流电源。3.实验测量过程本文作者于2007年8月28日在中国浙江省嘉兴市城东路117号嘉兴标牌厂一楼车间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主轴惯性转动时间数值的测量。1、先将图1所示实验机械装置中的驱动齿轮B-1、B-2拆掉(如图2所示)。打开开关起动电动机,电动机驱动主轴转动,带动支架A-1、A-2以及飞轮A-1、A-2绕主轴中心转动。由于传动齿轮1与驱动齿轮A-1、A-2啮合,主轴通过副轴A-1、A-2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飞轮A-1、A-2,飞轮A-1、A-2同时绕副轴A-1、A-2中心转动。飞轮A-1、A-2随同支架A-1、A-2绕主轴中心公转,变形为1个大飞轮。飞轮A-1、A-2同时又绕副轴中心自转等于增加了2个小飞轮.通过相对转动大飞轮和2个飞轮变形为叠加飞轮组。当电动机消耗电能8W(5转盘数)后主轴达到额定转速,此时关闭开关,主轴作惯性转动,从关闭开关到主轴停止转动,由计时器测量其时间t为32s(3次测量的平均值)。图2第一组实验照片2、先将图1所示试验机械装置中的驱动齿轮B-1、B-2安装到原位,再将驱动齿轮A-1、A-2拆掉(如图3所示)。打开开关起动电动机,电动机驱动主轴转动,带动支架A-1、A-2以及飞轮A-1、A-2绕主轴中心转动。由于传动齿轮2与驱动齿轮B-1、B-2啮合,主轴通过副轴B-1、B-2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飞轮B-1、B-2,飞轮B-1、B-2同时绕副轴B-1、B-2中心转动。飞轮A-1、A-2随同支架A-1、A-2绕主轴中心公转形成1个大飞轮,飞轮B-1、B-2绕副轴B-1、B-2中心转动又形成了2个小飞轮。飞轮A-1、A-2、B-1、B-2通过相对转动变形为串联飞轮组。当电动机消耗电能8W(5转盘数)后主轴达到额定转速,此时关闭开关,主轴作惯性转动,从关闭开关到主轴停止转动,由计时器测量其时间t为12s(3次测量的平均值)。图3第二组实验照片4.实验数据分析所得到的数据记录在数据统计表:数据统计表项目第一组实验第二组实验备注飞轮数332个小飞轮、1个大飞轮轴承数66单位:盘齿轮数332个42齿、1个128齿齿轮啮合间隙0.30.3单位:mm电流6.86.8单位:A电度表计量盘转数55每盘转数等于1.6w主轴惯性转动时间3212单位:s对照实验数据可以看到,两组实验中飞轮数、轴承数、齿轮数、啮合间隙数值相等,并且电动机所消耗的电功率数值也相等,唯独主轴惯性转动时间t的数值不相等。依据实验数据推断,两组实验中的摩擦阻力耗能和局部空间中的空气阻力耗能数值也应该相等。析认为,叠加飞轮组的2个飞轮绕副轴中心转动模拟了地球自转,绕主轴中心转动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2个飞轮在某一单位时间内相对空间进行不同方向的二次位移,实现了对空间的重复扰动,叠加飞轮组的主轴惯性转动时间延长20s是2个飞轮从空间中传递出多余的负能作功维持的结果。5.实验结论鉴于实验具有可重复性,我们得出结论:狄拉克“负能态”空间在客观中真实存在,转动的叠加飞轮组机械装置重复扰动空间能从“负能态”空间中传递出多余的负能。6.展望实验显示,宇宙空间可能存在着一个巨大无形的、永无穷尽的负能源!虽然,从负能源索取负能的专用工具──叠加飞轮组机械装置的结构和原理非常简单,但其实验结果的重要性却可与原子核裂变的控制技术相媲美。今后,百千克级叠加飞轮组发电装置可以匹配安装到电动汽车,百吨级叠加飞轮组发电装置可以匹配安装到电动船舶,许多个千吨级叠加飞轮组发电装置可以组建一个负能发电厂。人们广泛使用各种类型的叠加飞轮组发电装置不受限制的索取负能发电,就一定能够在几年内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环境、气候的危机。参考文献:[1]PaulAdrienMauriceDirac,张宜宗郭应焕译,[M],《物理学的方向》,科学出版社,1981年5月出版,15页,26行。[2]董长军,[P],《一种双速叠加效应的约束流体惯性蓄能助力装置》,中国,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报,2008年,第24卷,第09册,专利号:ZL2007201419338,授权公告日:2008.01.30,授权公告号CN201013829Y,发明专利申请号:2007100851899,进入实质性审查公告日:2010.01.29
本文标题:实物体重复扰动真空引发正电子群传递负能的实验测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0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