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城市、城市化、城市群、城市带、城市体系城市社会学的形成古典城市社会学核心理论芝加哥学派(帕克的主要思想)三个城市生态学的古典模型沃思的城市理论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方式向非农业劳动方式转变,以及城市生活方式创立、采用和普及的过程“——折晓叶《城市在转折点上—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警告》“都市化是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生活方式论认为,仅仅创造出区别于农业的城市工业生产方式还不够,还必须产生城市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并以此去影响农村地区,才可以称作城市化。乡村城市化论者认为:城市化就是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过程。协调发展论的核心是,城市化本身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以自然因素去影响、改造农村地区的过程。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及城市化地区集中的过程,是以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去改造农村及其他地区,使之转变为城市或城市化地区的过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是城市化率中国2003年城市化率为39%2009年为47%2012年为50%城市群(UrbanAgglomerations)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带(Megalopolis)巨大的多中心的城市化体系,它具有内在的连续性和很强的内部相互作用,其中的每个中心城市都是具有完整体系的城市。城市体系(UrbanSystem)一个地区或国家内,一系列互相依存、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城市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客体世界范围的迅速城市化导致了城市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群、城市带和城市体系,是城市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让我们认识城市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城市社会关系有重要意义。滕尼斯(德国):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1887年出版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滕尼斯将人类社会抽象为两种相互对立的类型:以农村为代表的礼俗社会和以城市为代表的法理社会。任何一种现实的人类聚居形式都可以根据他们在“礼俗社会(Community)—法理社会(Society)”这个“连续统”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认为由农村向城市过渡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是第一个使用“连续统”来理解人类聚居形式的理论。涂尔干(法国):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以农业社会为代表的机械团结和以城市为代表的有机团结。在机械团结的社会里人们有“集体意识”,而有机团结的社会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涂尔干认为分工是城市的特征,分工也是破坏传统社会整合性的力量,是建立新型社会聚合力的基础。他相信“随着工业经济的到来,乡村社会已经消失,再也不会回来。”韦伯(德国):城市共同体韦伯于1921发表了《城市》一文。比较分析法,考察了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提出了“城市共同体”的理想类型。在韦伯看来,只有中世纪具有防卫力量并能自给自足的城市才应得到完全城市共同体的称号。他进而探讨了城市与文化的关系,并指出,城市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联系十分密切,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制约和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齐美尔(德国):都市与现代性齐美尔从最具现代性的都市生活展开现代性分析。他认为,都市是完全不同于乡村的世界,都市的制度和过程改变了人的心理、性情与行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性的都市人的生活方式。1903年发表了《都市与精神生活》一书,书中着重考察了城市对个人的社会心理层面所造成的影响,并且指出“个人应学会使自己适应城市”。齐美尔开创了都市文化、心理和都市人格的研究。滕尼斯、涂尔干、韦伯和齐美尔的思想构成了欧洲城市社会学的源头,也是古典城市社会学的核心城市社会学的形成城市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在此期间,社会学系从事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还包括关注城市社会问题的城市社会学研究。以帕克、伯吉斯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确立及其影响的扩展,标志着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城市社会学的产生。真正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城市社会的。城市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城市社会学来源于社会学理论在城市区域的实验和验证。两者在理论渊源、理论关注点或发展过程,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第五章城市社会学学派与发展脉络芝加哥学派——人文区位学传统文化学派——生活方式新城市社会学——集体性消费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是罗伯特.帕克(RobertE.Park)他主张:对人类群体行为的研究,不是抽象的,而是放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制度中进行,那就是城市。帕克关于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观点:1、对城市的看法城市是人造的产物城市是由不同的人口组合而成的有机体,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功能分化会在空间上表现出来城市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先于整个社会的变迁;城市生活使得各种人类本性和特征充分展示出来,并将其放大。“一个大城市有助于以大规模、普遍观察的方式,开展揭示人类各种特征和品质的研究……应当把城市当作一个社会实验室或诊所,用它来诊断、试验人类的本性和社会过程也对研究更方便、更有益。”---帕克有关移民和同化的理论“陌生人”概念“边缘人”概念敌对、冲突、适应、同化边缘人社区——移民社区可被视为通向同化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个临时宿营地移民社区可以缓解不同文化的冲击,而且还可以为移民提供生存、精神需求和人际交往关系方面的保障,避免了移民在新的陌生环境中一直消沉以及沦落犯罪。人类生态学理论的主要观点: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在《社会学导论》中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认为自然界的生存竞争法则在人类社会同样存在——竞争性合作人类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是对个人、群体及其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它借鉴生物学的法则来解释城市人口(包括机构)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具体到城市中,人类生态学法则的运行:竞争决定了人口分布和居住区域的地点和规模,个人与群体从相对不大稳定的落脚点逐步找到几本稳定的居住点,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占据不同的区位,这些都与他们各自的竞争实力有关。著名假设:各人类群体在城市居住地点之间的“空间距离”与这些群体的之间的“社会距离”相联系。第五章城市社会学学派与发展脉络伯吉斯(ErnestW.Burgdss)他认为:当城市扩展时,一波又一波的商业、工业的入侵,使得人们开始涌流到他们居住区以外的其他区域,这就导致了不同社区的竞争,由此改变了城市的形态。同心圆理论:城市最总会形成以中心区高度聚集的形式,该中心成为城市的控制中心,也是地价最高的地方,围绕中心区同心圆区域模型反映出以下趋势:第一,随着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一种从城市中心向外扩散的趋势。当某个区域扩张时,它就侵入了下一环,它的职能机构和居民也随之接替了原先的机构和居民。第二,从中心到边缘,各区域的居住密度依次递减,而交通费用依次递增。离市中心越远,土地价格越低,因而远离市中心可以拥有更大的居住面积和居住环境,但也要因此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上下班往返上。这实际上说明了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在时间和金钱两个方面的不同偿付能力。第三,竞争是调节城市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竞争导致了城市居民和城市职能机构在空间上的变动。扇形理论——霍默.霍伊特(HomerHoyt)他认为:城市的发展不是循着同心圆的路线,而是由市中心沿着交通路线发展,呈放射状的扇形。2.轻工业区3.下层社会住宅区4.中层阶级住宅区5.上层阶级住宅区多核心理论——乔塞.哈里斯(ChauncyHarris)爱德华.厄尔曼(EdwardUllman)他们认为:中心区往往不是一个圆圈形,而且城市商业中心可能是多个,其功能也是多样性的。因此,城市的空间结构伯吉斯的同心圆区域假说、霍伊特的扇形理论以及哈里斯和厄尔曼提出的多核心理论代表了城市生态学的古典模型。其中,同心圆区域假说是芝加哥学派的产物,另外两种可以看作是对同心圆假说的修正和补充。上述三种理论都或多或少的适用于某些地区,但是没有哪种单一的理论适用于所有的城市。三种理论共同的弱点是“只强调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而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城市生活方式是芝加哥学派研究城市社会的第二个重点沃思的城市理论路易斯·沃思(LouisWirth,1897—-1952)是帕克的学生,也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还是一位得到公认的城市社会学的创始人。沃思于193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Urbanismasawayoflife,1938)的著名论文。他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Urbanism)。沃思认为,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这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城市性。所谓城市性就是“指‘社会活动的形式’和在由众多异质的个人组成的相对稳定的聚居地中出现的组织”。换言之,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高和人口异质性大是城市的三个基本特质,城市居民其他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生活方式的特点都是由这三个特质决定的。沃思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把欧洲的古典城市社会学思想和芝加哥学派的经验研究融会贯通地组织在一个系统而严谨的理论中,从而既克服了欧洲的古典城市社会学用纯粹思辩的方法研究城市社会的偏颇,又纠正了存在于芝加哥学派早期研究中的偏重于描述性研究的倾向。第三单元城市化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中国城市化的未来城市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指非农业人口向城市大规模地聚集;二,指大规模聚集于城市的人口,以怎样的方式有效的组织起来。这正是城市社会学的两个重要研究领域:城市化与社区。本章学习重点:阐述概念,认识中国城市化的水平(第四章)四种有代表性的城市化概念:人口集中论、生产方式论、生活方式论和协调发展论在人口集中论、生产方式论、生活方式论关于城市化本质的争论中,可以总结为:城乡关系与城市化流行观点认为:城市代表先进,代表现代,而农村代表落后,代表传统;先进的城市工业文明必然代替落后的农村农业文明;大城市不断向外扩张,持续蚕食农村地区,是不可避免、无可奈何的事情;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影响和改造农村,使之变得和自己一样。城乡协调发展论认为:相同之处:乡村在城市化过程中始终处于落后、被动、被改造、被蚕食的地位;不同之处:落后的农村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城市文明去改造自己,使自己与城市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城市增长广义上讲: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国家或地区内城市数量的增多;其二是指某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狭义上讲:指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大城市人口和规模的急剧膨胀——过度城市化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城市增长都与城市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反映了城市化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又反映了城市化的动态过程。城市化是一个过程第一,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一种适应社会变革过程经济变革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紧随其后的适应性的社会变革则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志第二,城市化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可分割: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第三,城市化自身是一个很不确定的进化过程城市发展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人们的各种社会需求,既要追求经济利益,也要考虑经济发展给城市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要兼顾社会公平,等等。城市化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时期、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化第一阶段是从农业文明时期到工业革命之前(大约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至18世纪)。这一时期的城市化推动力量是城市第三产业,由此主导的农业革命进一步为城市增长提供了可能性城市化第二阶段是工业革命以后的工业化时期(大约从18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欧洲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和政治革命所带来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大机械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劳动,产品的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城市化第三阶段是以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为背景,城市第三产业在更高层次大发展的时期(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发展中的中国处于什么阶段?如何看待我国的乡村城市化?经济学家郭树青在1992年提出:中国不应该也不可能走发达国家所走过的三次产业阶段鲜明
本文标题:城市社会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0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