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城市社会空间开题报告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新城市贫困:现象.分异.机制——以南京市为例报告人:刘玉亭指导老师:顾朝林教授时间:2001年7月3日2新城市贫困:现象.分异.机制——以南京市为例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选题背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私有制和市场化发展带来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的扩大,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一部分人,造成生存危机和生活困境,使社会出现贫困阶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贫困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性的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城市贫困是全球化趋势中极不协调的声音正在影响着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尤其是19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重构和社会转型,在整个工业化世界,尤其在大城市,社会生活条件出现严重退化:乞丐和无家可归者随处可见;高失业率和在业低收入、无保障,尤其集中在社会地位底下的人群中;年青团伙的街头犯罪和暴力活动增加,且少年参与率上升;内城中游荡的社会闲散人员和精神抑郁人员数量上升;大面积的住房老化和地方退化,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刻画了“新城市贫困”的内涵,标示着新城市贫困问题的产生。新城市贫困问题一经产生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国外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和城市社会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尤其是自1990年代以来,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都向纵深推进,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轨,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区别于改革开放前低水平均衡状态下普遍的城市贫困,以失业、下岗和流动人口贫困为主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出现。我国的新城市贫困问题产生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转轨以维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必然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乃至国家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冲击,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寻求相应的解决对策。另外,城市贫困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在国际社会历来是社会学、人类学和城市社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而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至今还只是受到社会学、人口学关注,城市地理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少,且研究深度不够。然而,随着学科交叉研究重要性的提升,我国城市地理研究理应同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融合,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重视以自身特殊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去探讨分析城市贫困等城市问题,为共同解决城市问题做出贡献。2、选题意义(1)我国的城市地理研究长期以来集中于区域与城市物质、形态等的客观实体空间的研究,对以人的主观行为特征为主的社会问题关注不够,城市社会地理研究是在1990年代后期才开始起步,与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还有很大差距。近年来,顾朝林等以“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地理研究”课题为支撑,在我国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城市社会地理研究工作,拟建立和发展中国的城市社会地理学。本研究拟作为该研究项目的组成部分,立足于现象、分异和机制分析,对我国新城市3贫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充实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并促进我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发展。(2)通过对国际上有关新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的总结,试图引入国外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立足于中外比较,结合中国的实际背景分析,形成我国新城市贫困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思路,为我国新城市贫困研究奠定理论和方法论基础。(3)以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突出反映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特征的典型城市—南京市为例,通过具体的实证分析,深入剖析我国新城市贫困产生背景、分异特征及成因机理,归纳我国新城市贫困产生及演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和解决我国新城市贫困问题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见附录)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三、研究框架思路产生与演化的一般规律新城市贫困与城市发展南京市新城市贫困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与讨论新城市贫困界定新城市贫困类型新城市贫困产生背景新城市贫困产生原因经济分异特征社会分异特征地域分异特征致贫因子分析致贫机制分析现象及产生原因分异特征成因机理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新城市贫困4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工作开展的基础1、研究方法(1)社会调查:城市社会地理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主要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获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调查、流动人口分类调查、典型贫困家庭访谈、典型社区综合调查和社会保障资料调查分析等。(2)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采用多元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利用定量手段研究新城市贫困的分异特征,并通过定性分析寻求新城市贫困的成因机理和其产生演化的一般规律。(3)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构建基本理论研究框架,并通过对南京市的实证研究深入剖析新城市贫困的产生背景,以及其分异特征和成因机理。(4)中外比较:立足于不同国家新城市贫困现象形成背景的比较分析,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中国的新城市贫困研究。2、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1)顾朝林教授主持的课题“城市发展中的社会地理研究”,在国内城市地理学界,首倡开展城市社会地理研究,旨在建立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领域。自1996年以来,该项课题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次有关新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拟作为该项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可以借鉴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获得有关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2)南京大学在城市地理学科方面具有优良的理科传统,一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多学科综合,近年来在城市社会地理学领域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建树;拥有甲级证书的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广泛的城市地理研究工作,可为本项研究提供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南京大学城市规划和区域开发模拟实验室具有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运用方面较强的基础,使得本项研究能够获得先进技术的支持。(3)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多个政府部门对城市贫困给予了普遍关注,并进行了有关的资料统计,同时已有的相关研究对城市贫困也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这些都将为本项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五、主要研究内容(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相关概念的诠释主要有贫困、阶层、群体、社会极化、城市贫困、新城市贫困等2、城市贫困产生背景分析立足于国家比较的观点,着力剖析新城市贫困产生的国家背景及其异同3、城市贫困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4、城市贫困的应对措施(二)拟建立的理论研究框架1、新城市贫困现象及其产生背景(1)城市贫困和新城市贫困的界定5(2)新城市贫困化类型(3)新城市贫困产生背景及原因2、新城市贫困分异特征(1)新城市贫困经济分异特征(2)新城市贫困社会分异特征(3)新城市贫困地域分异特征3、新城市贫困成因机理研究(1)新城市贫困致贫因子分析(2)新城市贫困致贫机理分析(3)新城市贫困产生及演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三)南京市新城市贫困的实证研究1、南京市新城市贫困的社会调查2、南京市新城市贫困的类型及其分异特征3、南京市新城市贫困产生的背景及社会机制4、南京市新城市贫困的致贫因子及致贫机理分析5、南京新城市贫困与南京城市发展(四)新城市贫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新城市贫困与经济发展2、新城市贫困与社会公平及社会保障3、新城市贫困与城市规划(五)新城市贫困的解困对策集中于发展地方经济、贫困阶层的自发展、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等几个方面,总结基于我国国情的新城市贫困的解困对策。六、可能达到的目标和创新点1、以南京市为例,研究我国的新城市贫困问题,试图拓宽我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为建立和发展中国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奠定相关研究基础。2、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新城市贫困产生的国家背景,试图解析我国新城市贫困的产生背景及其本质特征。3、探析我国新城市贫困成因机理,以及其产生与发展演化的一般规律。4、分析新城市贫困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城市贫困的解困对策。七、计划安排1、论文开题和基本思路的确立2001年6月—2001年7月2、文献补充查阅及基础资料的收集2001年8月—2001年10月3、资料整理及研究框架确立2001年11月—2002年1月4、社会调查及实证研究2002年2月—2002年5月5、撰写论文及完成初稿2002年6月—2002年11月6、征集论文修改意见并修改2002年12月—2003年2月7、完成论文并准备答辩2003年3月—2003年5月6附录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城市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突出问题,国外尤其是西方社会学者、人类学者以及城市社会地理学者对此给予了长期的关注。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经济重构和社会转轨,在整个工业化世界,尤其在许多大城市,出现以失业、在业低收入无保障、移民贫困等为主的新城市贫困问题,使得城市贫困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国外学者主要从城市贫困的诠释、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城市贫困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对城市贫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城市贫困的含义与界定城市贫困(UrbanPoverty)指的是城市社会的贫困问题。对于贫困的理解,是指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之所需(Popenoe,1995)。对于贫困主要包含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层含义。绝对贫困(AbsolutePoverty)的定义确定一个低于个人或家庭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收入线,概括地说是指人们获得的物质生活资料和服务满足不了基本生存的需要。早期的城市贫困研究(Booth,1889;Rowntree,1901)中,多采用绝对贫困的概念。为了给国家或地区制定社会福利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采用绝对贫困的概念,即根据人们实际收入水平,拥有的消费资料和得到的服务,折算成货币单位进行测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然而,使用绝对贫困定义,从理论上说,某个特定社会有可能不存在贫困现象,这体现了使用这一概念的局限性。相对贫困(RelativePoverty)的定义把任何社会成员中一定比例的人口看作是贫困的,具体指那些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收入虽能达到或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但相比较仍处于较低生活水准的人群。如果一个人在一特定社会中被认为远远低于正常水平,那么他就是相对贫困。当代西方社会的城市贫困现象,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富裕中的贫困”,即相对贫困。对于定义贫困尽管还没有令人完全满意的方法,但是为了实施社会福利等来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定量定义。国外对于一定区域范围的城市贫困人口,通常采用贫困线(PovertyLevel/Line)的方法(Mingione,1996)。贫困线是指以个人与家庭的经济来源与收入状况为标准,对贫困人群做出划分。根据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含义,贫困线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绝对的物质指标去衡量的绝对贫困线,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一套计算贫困线的方法反映的就是绝对贫困,是根据足于买到维持基本生存所需食物的收入量计算的,最低食物预算即仅够购买维持人们生活所需最低限度的营养品的开支,乘以3就得贫困线;另一种是从社会其他成员生活水平中测量的相对贫困线,例如有些学者认为贫困的收入水平是全国中等收入的一半,从而相对贫困线就相当于全体社会成员平均收入的50%。由于贫困线的标准过于绝对,往往忽略了许多人的隐性收入来源,以及城市内部的地区生活水平差异等影响因素,从而造成在实际研究中不能反映7真正的贫困者,这需要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加于修正。2、关于新城市贫困现象的解释对于新城市贫困(NewUrbanPoverty),国外学者主要在经济重构和社会变迁等国家背景下认识这一问题,Mingione指出,在过去的20年里,在整个工业化世界尤其是在大城市,出现了社会生活条件的严重恶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基本现象和形式:乞丐和无家可归者随处可见;高失业率和在业低入、无保障,尤其集中在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群;年青人团伙的街头犯罪和暴力活动,且儿童参与率提高;在内城游荡的社会闲散人员和精神抑郁人员数量增长;大面积的住房老化和地方退化,这些以及其它的现象被赋予各种不同的概念加以讨论,但最后都暗示了属于“新城市贫困”的范畴(Mingion
本文标题:城市社会空间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03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