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城市经济学第3讲一、城市职能分类指城市在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指一定时期内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城市职能城市性质湛江市城市性质1994年版:我国南方的重要海港和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以发展钢铁和汽车工业为重点、轻工业、第三产业发达的现代化海滨城市。2004年版:粤西和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心城市,具有南国风光的现代化园林式港口工业城市。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关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由城市职能决定。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城市职能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表示目标或方向;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城市性质包含人的主观意念。城市职能的分类一般职能是指集聚于城市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文化、教育、社会、政治等项活动中为每个城市都必备的那一部分职能。特殊职能是指那些不可能为每个城市都必备的职能,如采矿业、加工工业、旅游观光业以及各种门类的科学研究活动。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B/N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一个城市,如果其经济生活中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和规模日渐发展,这个城市就会发展;如果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也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这个城市就要衰落;当城市的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部分萌发时,衰落的城市还会复兴。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影响B/N的因素城市人口规模专业化程度高低城市发展历史时间的推移B/N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E=m•BEP=a•BE(a1,也称带眷系数)城市职能三要素及其评价城市间工业职能的差异,由三个要素来反映:①专业化部门:城市为区外服务的部门,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②职能强度:城市工业的专门化指数,数值越大则职能越强。③职能规模:城市对外服务绝对规模的大小。城市职能构成政治职能:行政、立法、司法等;文化职能:科技、教育、历史文化、对外文化交流等;经济管理职能:生产管理、交通管理、金融管理等生产服务职能:工业、矿业、建筑、商贸、交通、旅游、金融等城市职能构成与结构特征职能组分及其相互关系反映着城市职能体系的结构属性。根据城市职能组分数量的多少、职能影响的特征,可以将城市划分为四类:单一职能城市、专业化城市、多样化职能城市、中心(综合性)城市。一个城市的职能结构支配着城市的发展能力和方向,也影响着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空间属性城市为自身居民生活、生产服务的职能及为城市生态协调提供的基础设施的有机统一。属于非基本活动范畴。其物质形态表现为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和生态性基础设施。市区性职能、区域性职能、跨区性职能市区性职能区域性职能指城市作为特定区域的中心,为其腹地所提供的各种物质、精神方面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的神经中枢、人才培养基地、创新中心和服务实体。区域性职能是城市职能体系的支柱,是城市中心地位的基石,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点任务。跨区性职能主要表现为超越腹地尺度的专业化工业职能、专业化商贸职能、专业化交通运输职能、专业化旅游职能等,实际上是城市在更大尺度范围内所承担的劳动地域分工。如果所有的城市均没有发育跨区性职能,而只有区域性职能,那么城市将会成为封闭、自给和缺乏活力的城市,腹地区域将会沦为城市的世袭属地,无法得到健康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二城市空间分布体系1.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空间相互作用的分类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第二类,各种不通过具体的物质流动来实现的交易过程;第三类,信息的流动和创新(新思维、新技术)的扩散等。海格特(P.Haggett,1972)借用物理学中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类型。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1.互补性对应的供需关系2.中介机会货物输送的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能够提供或消费货物的C地,引起货物运输原定起止点的替换的现象。3.可运输性货物的可运输性由单位重量的价值所决定。距离越长,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空间扩散物质流、货币流或信息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从源生地产生,经过若干时间后扩散到承受者身上。传染扩散等级扩散重新区位扩散空间扩散的障碍自然障碍:如河流、湖泊、山脉、沙漠等;文化障碍:如语言、种族、宗教上的差异等;社会障碍:反映在阶级、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等;政治障碍:如民族性、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精神障碍:观念、态度、个性等。中心地理论(一)背景(二)有关的概念和术语(三)理论假设(四)克氏中心地理论的要点(五)对克氏理论的验证与讨论(六)廖什的中心地理论(七)廖、克学说的比较与评价背景克里斯塔勒(WalterChristaller):《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33年)克氏把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经济学的价值观点结合起来,探索城市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的规律性。以抽象演绎的方法创立了主要根据城市向它周围的腹地所提供的服务来解释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理论。有关概念和术语(P161-162)1.中心职能(CentralPlaceFunction)中心地(CentralPlace)2.企业单位(Establishment)职能单元(FunctionalUnit)3.中心地的等级和中心性(Centrality)4.门槛值(Threshold)和服务范围理论假设(1)一片没有明显起伏的、无边的大平原;“理想地表”、均质平原和经济人(2)土壤肥力和水份供应等环境几乎一样;(3)平原上的初始人口分布是均匀的;(4)运输条件完全一样,全部活动通过陆路,影响这种运输的唯一因素就是距离;(5)人们的活动都是有理智的。消费者遵循距离最小化原则;经营者会寻找最佳位置,以取得最大的市场,使其利润最大化。克氏中心地理论的要点(1)基于长时期周期农业市场服务中心的演化,一个地区会形成一套中心地的等级体系,同一等级的中心地有同样大小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或附属区,市场区的范围是六边形的。(2)整个中心地及其市场区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3)在市场原则下(K=3)的中心地空间结构。(4)在交通原则(K=4)和行政原则(K=7)下的中心地空间结构。克氏模型的特点中心地具有严格的等级体系,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使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不同等级的中心在数量上,从大到小按一定的倍数增加,同等级别的中心地应有相似的人口、相似的职能类型、相似的职能数和相似的市场区范围,从而在市场供应上从低级到高级形成逐级依赖的嵌套关系。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呈阶梯状特点的等级体系结构。对克氏理论的验证主要通过不同职能的门槛值及其等级差异,中心地的人口与职能数、企业数、职能单元数之间的关系,中心地的人口和市场区大小、城市间距的关系等论证一个区域的中心地是否确实存在着克氏所描述的等级体系。斯梅尔斯(A.E.Smailes)(1944年)布雷西(H.E.Bracey).布拉什(J.E.Brush)(1953年)贝里(B.J.L.Berry)和加里森(W.L.Garrison)(1958、1962、1967年)斯金纳(G.W.Skinner)(1964年)克氏模式的变形(1)集聚变形:现实中,在大城市附近有比较稠密的低级城镇聚落。中心城市越大,围绕着它的较低级的中心就越稠密。(2)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带来的变形:城市中心直接或间接依赖的资源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也影响城市的空间组织。(3)时滞变形:这是由于聚落体系发展中的时间差造成的。诺瑟姆(Ray.M.Northam)(美)廖什的中心地理论需求圆锥体决定消费者购买某种货物的数量的实际价格随货物提供点的距离长短而变化。距离越远,运费越高,货物的实际价格越高,对该货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六边形能容纳尽可能多的企业,成为市场区最理想的形状。聚落的形成从最低级货物的门槛需求开始,向上建立中心地体系。通过不断改变六边形的方向和大小,可以得到不同规模的市场区。市场网廖士景观在重叠不同大小的六边形网络时,使它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该中心点由于能提供所有地方需求而成为最高级中心地。而后把各六边形网络绕大城市旋转,使各中心地在中心地体系内所集中的活动数量尽可能地大。换言之,使其它中心地的位置尽可能地相互重合。通过六边形网的旋转,从中心城市放射出6个60°的扇面。每一个扇面由两个30°的扇面组成:一个是“城市密集”的扇面;另一个是“城市稀少”的扇面。总共有6个“城市密集”扇面和6个“城市稀少”扇面,形成所谓廖士的“经济景观”。廖、克学说的比较均质平原的假设:人口的均匀分布是否连续。市场区的概念:服务中心与生产中心。关于六边形结构的最理想形式:最大服务范围与最低级职能的门槛需要。关于K值的含义:K值的确定;不同的商品的不同市场区。关于城市分布的均匀性。对中心地理论的评价(6)是现代城市地理学形成的标志。(1)尽管假设在建立中心地理论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某些假设或条件不符合客观情况,从而损害了该理论的现实性。(2)中心地理论仅较适用于单纯农业区,而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3)克氏忽视了制造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4)强调城市间的等级联系而忽视横向联系。(5)许多理论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有关空间发展的几个概念●城市吸引范围的确定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R.Nurkse)为代表。不均衡增长以赫希曼(A.O.Hirschman)为代表。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在空间上建立许多据点,平衡投资,互为顾客,提高购买力,扩大生产。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集中资金投入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通过横向关联效应,吸引相同产业的发展和集中;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利用主导部门的产品发展再加工的企业;通过后向关联效应诱发原材料生产,扩大经济效果。生长极(增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F.Perroiix)于1950年提出。生长极的空间度量赫希曼首先将空间度量引进到生长极的概念中。他指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每一地区,但是,一旦经济在某一地区得到发展,产生了主导工业(MasterIndustry)或发动型工业时,则该地区就必然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经济发展进一步集中在该地区,该地区必然成为一种核心区域(CoreRegion),而每一核心区均有一影响区(ZoneofInfluence)。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称这种影响区为边缘区(PeripheralRegion)。核心-边缘模式以核心和边缘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核心-边缘模式要点◆核心和边缘间的控制依赖关系是模式的基础,是内部(空间的)发展变化的根源;◆连续不断地产生的革新,是空间系统发展的动力;◆模式中包含革新的扩散、决策、移民和投资四个不平衡的基本空间作用过程,而每一个动态过程都会影响整个空间系统中的次系统;◆各种空间类型结合可形成空间组织,空间组织又与外生核心区相关联。城市吸引范围的确定(一)城市吸引范围的概念(二)划分城市吸引范围的方法(三)应用示例城市吸引范围的概念结节点、结节区域和城市等级体系(P150)城市联系所及的范围可称之为城市的绝对影响范围。城市对外影响力的大小一般随距离而衰减。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直接腹地)是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起着主导作
本文标题:城市经济学第四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0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