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实用法律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1实用法律基础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法2.法律关系3.宪法4.具体行政行为5.所有权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对规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级的表述正确的是()A.宪法行政法规法律地方性法规B.宪法地方性法规法律行政法规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单一制的多民族国家3、下列哪些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A、言论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C、批评建议权D、平等权4、以下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的是()。A、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B、罚款C、赔偿损失D、责令停业停产5、下面()属于抽象行政行为。A.行政许可B.行政征收C.行政立法D.行政处罚6.()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意志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A、平等原则B、等价有偿原则C、自愿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7、甲公司业务员张某通过乙公司的销售员李某向乙公司买进服装1000套。这一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是()。A、张某B、李某C、国家D、甲公司和乙公司8、某甲于1996年7月到某地办事,因沉船事故而下落不明,其妻想要求法院宣告他死亡。根据民法规定,她必须要在她丈夫下落不明满()年后才有权提出。A、1年B、2年C、3年D、4年9.某工厂架设一条高压电线,因台风侵袭,该电线断落,致使一民房着火烧毁,根据法律规定,该损害()。A.应由工厂和房主B.双方均不承担共同承担C.由房主承担D.应由工厂承担10.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是违法行政的()A.行政主体B.行政工作人员C.行政主体或行政工作人员D.行政主体和行政工作人员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甲欲上山砍伐几棵国有林木。父亲拦住他说:“别去,未经许可去伐国有林木是违反《森林法》的。”甲听从了父亲的劝告。该事例说明了法的哪些作用?()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警示作用D、政治作用2.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下列()要素构成。A.主体B.客体C.内容D.法律事实3.我国法定的司法解释机关是()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检察院D.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以下职权。()。A、修改宪法B、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C、有权决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D、监督宪法的实施5.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A.言论、出版自由B.结社自由C.宗教信仰自由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6、行政法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以下特点。()A、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B、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多样C、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D、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交织在一起7.以下()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A.撤职B.罚金C.责令停产停业D.赔偿损失8.甲殴打乙受到某县公安局处罚,甲不服该处罚决定并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受理了此案,则该行政复议程序中的参加人是()A.市公安局B.甲C.乙D.县公安局9、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以下哪些情形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C、延付或拒付租金的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10.甲因意外事故不幸身亡,生前没有遗嘱。甲的下列亲属中,有权继承其遗产的是()。A.外公外婆B.姨妈C.兄弟D.前妻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什么是行政处罚?我国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法人设立的条件3、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应当具备哪些条件?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1.李甲14岁,某中学初二学生。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李甲看到某商场正在进行有奖销售,奖券为20元一张,最高奖金额为5000元,他便买了一瓶价值20元的洗发水,领到一张奖券。几天后,抽奖结果公布,李甲所持奖券中了最高奖,李甲非常高兴,急忙把中奖的消息告诉了母亲王乙,母子二人马上去商场兑了奖,王乙把这5000元钱放到家中的柜里。李甲一直想要台电脑,妈妈王乙总说没钱,李甲见现在有钱了,就又提出要买台电脑,王乙说:“我和你都不懂,等你爸出差回来再买吧”,李甲以为妈妈又在骗他,就说:“反正是我的钱,我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王乙说:“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得这么些钱呢,这钱就是爸爸妈妈的,应该由爸爸妈妈来支配”,李甲暗自生气,趁妈妈不注意,悄悄拿了5000元钱到商场买了台电脑。见儿子抱回一台电脑,王乙急了,立刻拉着李甲来到商场,说李甲买电脑没有征得父母同意,要求退货。售货员说只有电脑质量不合格才予退货,现在电脑质量没问题,无法退货。[问题](1)本案奖金究竟应归谁所有?(2)李甲购买电脑的行为有法律效力吗?他父母能否要求退货?2.学校向某服装厂去函,“欲购运动服200套作为我校学生校服,如有货请与我校联系”。服装厂收到后,即向学校去函表示:“我厂生产的金童牌运动服,质量上乘,有多家学校购买做校服。现有货260套,每套80元,如贵校愿购,我厂愿送货上门”。学校回函称,“我校愿购200套,价格可以接受,但每套需加送一双你厂产的金童牌球鞋”。一周后,服装厂送200套运动服来学校,但未附送球鞋,学校遂拒收。问:(1)服装厂的去函属于什么性质?为什么?(2)学校的拒收行为是否违约?为什么?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略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2.B3.A4.C5.C6.C7.D8.B9.D10.A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B2.ABC3.AC4.ABCD5.ABC6.ABCD7.ABD8.BCD9.ABCD10.AC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略)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1.(1)奖金归李甲所有。李甲14岁,是限制行为能力人,虽然不完全能以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义务,取得民事权利,但他们进行的纯粹获得利益、不损害他人的行为是有效的。(4分)(2)李甲购买电脑的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民法通则》第12条第1款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用5000元买一台电脑,这个标的是很大的;而且李甲是在生气的情况下实施该行为的,他不可能完全理解他这种行为的后果,他又没有征得父母的同意。所以李甲购买电脑的行为无效。(4分)无效行为的法律后果是返还财产,故李甲的父母有权要求退掉电脑。(2分)2.(1)要约。一方向对方发出的要求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要约。(2)不违约。对于学校要求“附送球鞋”的新要约,学校与服装厂并未达成合意,合同未成立,故不存在违约。实用法律基础自检自测(一)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1.法2.法律规范3.成文法4.不成文法5.法律部门6.法的渊源7.法的适用8.法律体系29.法系10.法律意识二、单项选择题1.法律规范中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的那一部分是()A.适用条件B.法律后果C.行为准则D.处理2.在法律解释中,属于正式解释的有()A.学理解释B.文法解释C.行政解释D.限制解释3.法律意识的内容包括()A.对法律的基本看法B.对行为的评价C.法律制度D.审判程序4.惟有()的实施,才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A.道德习俗B.宗教信条C.法律D.社会章程5.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的首要问题是()A.让人们知道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B.使人们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C.培养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D.提高领导人的法律知识水平6.罗马法是()性质的法律A.资产阶级B.封建制C.社会主义D.奴隶制三、多项选择题1.法律与原始社会的习惯有根本区别,其具体表现有()A.两者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B.两者反映的意志不同C.两者形成的方式不同D.两者适用的范围不同E.两者达到的目的不同2.法律事实的类别包括()A.假定B.制裁C.事件D.行为E.处理3.命令性规范包括()A.确定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D.委任性规范E.禁止性规范4.我国划分法律部门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A.特定的地域条件B.特定的人身关系C.特定的物质内容D.特别的调整方法E.社会关系的特殊性质5.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包括()A.时间B.空间C.对人D.对物E.对事6.社会主义法律可从剥削阶级的法律文化遗产中批判地继承以下各种有益成分,即()A.民主性的成分B.进步性的成分C.科学性的成分D.技术性的成分E.知识性的成分7.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方式包括()A.法律的解释B.法律的执行C.法律的适用D.法律的遵守E.法律的监督8.守法的主体包括()A.国家立法机关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行政机关D.社会组织E.公民个人9.()具有与被解释的法律文件同等的法律效力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四、简答题1.法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3.人类社会存在过哪些历史类型的法?4.法律与原始社会的习惯有哪些区别?5.什么是法律部门?我国有那些主要法律部门?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2.法律规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3.成文法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颁布,以不同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规范,故又称“制定法”4.不成文法是由国家机关以一定形式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表现为成文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的法律规范,一般是指习惯法5.法律部门是指以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律进行的一种分类6.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形式渊源”或“效力渊源”7.法的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把法律规范的规定运用到具体的主体或场合,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行使权力的专门活动8.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9.法系是指根据法在结构、形式、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以及法律实践的特点、法律意识和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因素对法进行的基本划分10.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二、单项选择题1.D2.C3.A4.C5.C6.D三、多项选择题1.ABC2.CD3.BE4.DE5.ABC6.ABCDE7.BCDE8.ABCDE9.ABC四、简答题1.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2)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的基本特征有:(1)法是一种特殊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4)法的实现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2.(1)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2)我国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内容是由其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法既具有法的一般特征,也具有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法所不具有的新的特征:首先,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原则;其次,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由国家强制力和广大人民自觉遵守相结合来保障实施的。3.人类历史上除原始社会以外,曾依次出现过四种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前三种历史类型的法,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都是剥削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因此,统称为剥削阶级类型的法。与此相对立的社会主义法,是人类历史上新型的、同时也是最后一种类型的法,它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由社会主义国家所建立,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得到广大人民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4.(1)经济基础不同;(2)形成方式不同;(3)反映意志不同5.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主要的法律部门包括:(1)宪法;(2)
本文标题:实用法律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0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