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城市的实质:1、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2、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3、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4、城市是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城市的特征:1、具有非农业的职能2、高密度的生活居住空间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城镇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城镇化的特征:1、人口职业的转变。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2、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低密度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周礼-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建筑十书》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著作田园城市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来“田园城市”的理论。他经过调查,写出一本书《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peacefulpathtowardsrealreform)1902年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yofTomorrow)主要设想:1、城市呈圆形,六条街道将城市分成六块扇形地带2、城市只有3万人3、城市由同心圆组成。城市外围为永久性绿地(供农业生产用)4、城市中心为一个大公园,建有一些公共建筑。他们的外围为公园其外为商店等,在外为住宅,住宅外为林荫道,大道当中为学校,儿童游戏场,另一边为花园别墅5、发展的设想:人口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另建新城主要论点:1、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城市土地应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2、城市与乡村应结合,有乡村生活的气息及环境3、应移植和控制城市吸引人口的“磁性”4、城市应拥有一整套公共绿地系统《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规划并制订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这个大纲后来你被称为《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主要论点:1、城市的存在、发展、及其规划有赖于所在的区域2、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功能3、居住时城市的首要功能,必须改变不良的现状居住环境,采用现代建筑技术,确保所有居民拥有安全、健康、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4、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区需要依据其特性,分门别类布局,与其他城市功能之间避免干扰,切保持便捷的联系5、确保各种城市绿地、开敞空间及风景地带6、依据城市交通的要求,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确定道路宽度7、保护文物建筑与地区8、改革土地制度,兼顾私人与公共利益9、以人为本,从物质空间形态入手,处理好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是城市规划者的职责主要意义:1、《雅典宪章》在思想上认识到城市中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因此它强调“对于从事城市规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质量是衡量一切建设工作成果的关键”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建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内涵2、《雅典宪章》最为突出的内容就是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而且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发展影响也最为突出《马丘比丘宪章》主要论点:1、不应因机械的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规划应努力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环境2、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在安排城市居住功能时应注意各社会阶层的融合,而不是隔离3、改变以私人汽车交通为前提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优先考虑公共交通4、注意节制对自然资源的滥开发,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包括文化传统在内的历史遗产5、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应认识到其双刃剑的作用6、区域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同时包含规划的制定和实施7、建筑设计的任务是创造连续的生活空间,建筑城市与园林绿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主要意义:在《雅典宪章》的基本出发点上,进一步把城市看做包括社会、历史和文化多种作用因素并存的复杂系统。认为城市的组织结构应该有连续性,城市规划应该是动态过程,强调人的感受与参与城市规划的主要步骤:基础条件调查--规划纲要--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第十章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城市规划的定义: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1、城市规划范围2、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等:3、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等4、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包括城市干道系统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汉族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5、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限等6、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7、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第十一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的定义: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同城,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用地评定的要求: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定,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生态系统需求、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城市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1、建设现状和使用2、重大基础设施3、区域关系4、市政设施配套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7、文化遗存8、社会问题自然环境条件分析1、地质条件:①建筑地基②地质构造③地质灾害2、水文条件:①水文条件②水文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①太阳辐射②风向③温度④降水与湿度4、地形条件:①地形②坡度③坡向5、景观条件:6、矿藏条件:用地选择的原则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2、了解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国家法律中对于土地利用的相关条文规定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低于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环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做到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降低城市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碳排放,同时做到地尽其利,地尽其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4、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要注意保护地域的文化遗产5、城市用地选择应当有经济、社会的意识与视角,充分体现出城市空间对于城市对于城市经济与产业、社会发展与和谐、区域共生与协作的支撑作用与促进作用6、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的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的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他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现代工程技术几无绝对难以修建的用地,所谓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是指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于建设的用地,这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用地代码用地名称范围R居住用地住宅和响应服务设施的用地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行政、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各类商业、商务、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以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内的事业单位用地M工业用地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的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W物流仓储用地物资储备、中转、配送、批发、交易等的用地,包括大型批发市场以及货运公司车队的站场等的用地(不包括加工)S交通设施用地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用地U公共设施用地供应、环境、安全等设施用地G绿地与广场用地公园用地、防护用地等开放空间用地,不包括住区、单位内部配建的绿地类型占城建比例%居住用地20~32工业用地15~25道路广场用地8~15绿地8~15第十三章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城市性质的定义: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城市的分类: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商贸城市、科研教育城市、综合性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城市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方案比较的内容:1、自然条件与环境的适宜性2、工程条件的可行性3、城市布局的合理性4、经济上的可行性及社会成本的比较城市景观规划:是根据城市性质、规模、现状条件、城市总体布局形成城市建设景观布局的基本构思中心城区规划要求禁建区:为保护生态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环境,满足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禁止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限建区:为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不宜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确有进行建设必要时,安排的城镇开发项目应符合城镇整体和全局发展的要求,并应严格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适建区:为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可以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是城市发展优先考虑的地区,但建设行为也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的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满足各类保护区要求总体规划工作的重点: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协调城市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协调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的协调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的协调总体规划中的“五线”规定名称范围城市绿线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它应该包括城市规划区内一切已经建成的绿地、已经规划但未建设的绿地、以前没有规划但拟在规划编修时新增加的绿地等。包括城市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林地三大类城市紫线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城市黄线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城市蓝线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城市红线指城市道路范围的控制线第十五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城市交通的定义:城市中某一地点与另一地点之间人与物的移动城市交通规划的职能:1、最大限度的保障城市的交通需求2、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环境3、减少交通带来的环境影响4、有利于城市特色景观的形成5、保障灾难发生时的生命线通畅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2、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3、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4、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道路分级: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
本文标题:城市规划原理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09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