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电子政务》重点难点辅导(1)
《电子政务》重点难点辅导(1)薛增强2006年12月第一章电子政务基础问题一:目前学术界对电子政务概念有不同形式的定义,但他们共同的内涵有哪些?名称来源:E-Government→电子政府→电子政务政务:关于政治方面的事务,泛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在我国包括党、人大、政协、军队、社区工作。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对E-Government的定义共同的内涵:1、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作为基础2、“电子”与“政务”的有机融合3、必须与政府改革和流程重组紧密结合4、“政务”是根本,“电子”是手段第一章电子政务基础问题二:电子政务有哪些基本特征?1、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改变传统政府流程分散、割裂的状态,实现政府业务流程的一体化和高效化运作。2、政府服务提供的电子化实现政府服务流程的电子化、政府服务功能的自动化、政府服务内容的个性化、政府服务提供的持续化;做到一站式服务,全天候(24×7)服务,不间断服务。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降低政府服务成本。3、政府内外关系的电子化通过电子化信息交流和互动,改变传统的政府内外之间的各种关系,使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关系从比较肤浅的层次向深层次发展,使这种关系更紧密、更富有价值,从而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第一章电子政务基础问题三:影响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那些?1、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衡量的重要指标是互联网用户数、计算机普及率和互联网带宽等。2、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程度是发展电子政务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也是发展电子政务的基本目标。3、政府人力资源状况既要有一批懂技术又熟悉政府业务的开发型技术人才,还要让现有的政府公务人员掌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电子政务业务的技能。4、电子政务相关法律电子政务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促进电子政务的法律建设已成为十分重要又极为紧迫的问题。5、电子政务组织与管理电子政务从本质上看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要从组织保障、人员配备、制度制定、监督考核等方面入手。第一章电子政务基础问题四:实施电子政务的价值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1、提升政务处理效率一站式服务,7×24服务,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化信息传输,机构精简。2、促进政府服务通过政府服务方式的变革,提高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从政府服务对象和政府自身方面,降低政府服务的成本。3、改善政府管理通过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减少决策的盲目性、提高决策的时效性、有利于决策的执行等四个方面,提高政府决策水平。通过传统型的“管理型政府”向新型的“服务性政府”转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标本兼治,促进政府廉政建设。4、创造社会价值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增长社会知识和技能,增加新的商业和工作机会。第二章电子政务点发展模式与阶段问题一: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一般有哪几个步骤?1、实现政府内部管理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内容包括:内部网(Intranet)的建设,OA(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等。目标:内部网络化,办公无纸化。2、推进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是电子政务的必要组成部分。要求建成一个界面友好、设计美观、功能齐全、信息丰富并且更新及时的政府网站,并与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数据库连接,实现信息的网上发布与在线查询等功能。(详细要求参见第五章)3、建立电子化的政府管理系统使政府管理部门的业务和范围逐步从政府内部拓展到政府外部,实现政府内网、外网和互联网的有机整合。打破政府不同部门之间长期存在的壁垒,构筑起集成化的电子政务处理系统。4、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推进电子政务的实施坚持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构筑起网络化、集成化的电子政务系统。第三章电子政务规划与标准问题一:电子政务规划包括那些主要内容?电子政务规划的具体内容应该根据政府部门自身的地位、所处的环境、所要达到的目标等方面的情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背景分析根据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和趋势,本地区、本部门的履行职能,公众对本地区、本部门电子政务发展的需求等,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目标和任务分析是规划的关键性内容。力争全面、科学、合理,能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既要按照时间跨度纵向设计分阶段的子目标和子任务,又要按照电子政务业务范围,从横向角度确立各个子系统的子目标和子任务。第三章电子政务规划与标准问题一:电子政务规划包括那些主要内容?3、实施方案分析包括系统组成、技术实现、网络布局、安全防范、应用体系和管理体制等内容。4、实施保障分析包括组织和领导保障、资金投入保障、技术与安全保障、人员和制度保障等。5、评估与改进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对相应效果作出评估,控制实施进程,沿预期目标和方向有序推进。说明:规划的主要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和政府自身的改革而不断充实完善。第三章电子政务规划与标准问题二:我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分几个层次?各有哪些标准?共六个标准,分两个层次,如图所示:电子政务总体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应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管理标准第三章电子政务规划与标准问题二:我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分几个层次?各有哪些标准?电子政务总体标准是关于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性标准,包括电子政务基础性标准、总体规范及技术框架等。有相对比较长的稳定性。网络基础设施标准是为电子政务提供基础通信平台的标准,包括基础通信平台工程建设标准、网络服务商互联互通标准、网络安全标准等。应用支撑标准是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支撑和服务的标准,包括信息交换平台、电子公文交换、电子记录管理、日志管理、数据库等。应用标准是为电子政务应用开发设计而制定的相关标准,包括基础信息、数据元及其代码、电子公文格式、流程控制等。信息安全标准是为电子政务实施提供安全服务所需的各类标准,包括安全级别管理、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管理、加密算法、数字签名、数字证书格式等。管理标准是为确保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质量所需的标准,包括电子政务软件工程、项目验收与监理、系统测试和评估、信息资源评价体系等。第四章电子政务实施问题一:电子政务实施要坚持哪些原则?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建设一把手重视和群众参与相结合分布实施,以点带面实用为主,适度超前。第四章电子政务实施问题二:当前我国实施电子政务的主要任务有哪些?1、建设统一完整的电子政务网络2、建设业务应用系统3、建设面向公众的政府服务网站4、加快政府基础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5、重视信息安全,完善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6、推进电子政务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建设7、加强培训,提高公务员的技术素质和水平8、不断总结和提高政府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第四章电子政务实施问题三:电子政务项目的组织过程通常有哪些环节?(1)1、成立电子政务项目工作组在项目实施前期成立;成员来自政府部门、实施厂商、监理机构、合作单位等;人员:单位领导、业务主管、技术人员;大型项目需要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分设工作组。2、项目调研与需求分析调研内容:国家政策、上级具体要求、本地区本部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需求方案: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力资源状况和现有政务活动的流程,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系统结构、业务功能、新的业务流程等,形成项目建设的需求方案。3、形成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委托设计、公开征集、政府技术中心设计等方式;大型的工程项应该通过“方案招标”形式;技术方案的选择应强调实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追求不结合实际的高起点、高配置、高性能。第四章电子政务实施问题三:电子政务项目的组织过程通常有哪些环节?(2)4、选择施工单位5、工程施工6、工程试运行与验收交付7、组织人员培训8、应用与改进第五章电子政务监理与评估问题一:电子政务监理的内容和监理原则有哪些?电子政务监理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控两管一协调”,即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管理。监理的基本原则包括:(1)委托原则;(2)独立公正原则;(3)依法原则;(4)回避原则;(5)保密原则。第四章电子政务监理与评估问题二:电子政务监理包含哪些程序?1、组建电子政务项目监理机构2、编制监理计划3、编制工程阶段监理细则4、实施监理5、参与工程验收并签署监理意见6、向业主提交完整的最终监理档案资料第四章电子政务监理与评估问题三:我国《政府门户网站评估体系》的主要评估指标是什么?内容建设包括本地概况、政务公开、政策法规、办事指南、便民服务、采购招标、招商引资、企业信息、特色内容、网站介绍等细项。功能应用包括导航连接、数字地图、政务邮箱、信息分类、信息检索、交互服务等细项。网站建设包括开通情况、宽带应用、网站语种、域名规范、页面设计等细项。网站运营包括流量统计、信息更新情况、运行情况。例:杭州市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改变政府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关系。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在政府事务中的应用,政府部门并没有改变它在保持其有用性、合法性、透明度和责任心等方面的功能和义务,改变的是,因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社会对政府执行能力的期望值,从各个方面来看,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世界公共部门报告(2003):处在十字路口的电子政务》世界银行对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是指拥有和运行着信息通信技术系统的政府部门,利用这一系统以改变政府与公民、私营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目的是为了促进公民的自我实现,提高政府服务的传递能力,加强政府的责任性,增强政务处理的透明度或提高政府的效率。——《电子政务与世界银行(2001)》
本文标题:《电子政务》重点难点辅导(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