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宣城市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第1页共4页宣城市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是A.实施新经济政策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C.颁布新宪法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特点是A.突出发展重工业B.实现农业集体化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制定国家新宪法3、下列对新经济政策影响的评价,错误的是A.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D.标志着苏联的正式成立4、下列关于苏联工业化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制定“五年计划”的做法②从1926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③优先发展重工业④目的是要将苏联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A.苏联“一五”计划的完成B.苏联“二五”计划的完成C.苏联的成立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6、当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式越来越严峻时,有人向列宁提出建议,必须发展商品经济。1921年3月,俄共十大通过了列宁的提议,决定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行“产业复兴法”D.推行“玉米运动”7、列宁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是①废除农奴制的改革②领导十月革命③实施新经济政策④制定苏联新宪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业、轻重工业的比例要协调发展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C.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D.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搞计划经济9、对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表述正确的是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②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倒退③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的一种尝试④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0、右下图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总统,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A实行“新政”,使国家度过经济危机B参加巴黎和会,制裁德国C参加波茨坦会议,敦促日本投降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11、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B.用改良而不是扩张的方法克服危机C.采用国有化的形式第2页共4页D.采用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消除经济危机12、1934年在美国社会中应该出现的情景是A.各企业在无政府状态下盲目生产、自由竞争B.詹姆斯所在企业的资本家可以随意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C.失业半年的亨利,在田纳西水利工地找到了工作D.杰瑞在某工厂做工,却得不到工资保障13、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是A.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使资本主义进入”电气时代”C.摧毁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D.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14、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整B.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C.新政的实施使美国度过了危机D.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新途径1155、、失失业业问问题题是是当当今今社社会会亟亟待待解解决决的的问问题题。。罗罗斯斯福福““新新政政””中中采采取取的的有有利利于于解解决决失失业业问问题题的的措措施施是是AA..整整顿顿金金融融BB..兴兴办办公公共共工工程程CC..规规定定工工作作时时数数DD..调调整整工工业业16、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A.摆脱了经济危机B.恢复了国家经济C.巩固了民主政权D.巩固了工农联盟17、日本丰田汽车的零部件来自20多个国家的160家工厂。这种现象说明了A.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D.高科技推动世界经济发展18、“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这一现象反映了A.政治多极化趋势B.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C.经济全球化趋势D.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19、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中表明是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中美建交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中日邦交正常化20、“在经济全球化过程式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这句话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A.环境污染严重B.恐怖主义C.毒品走私D.贫富差距悬殊2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①是一把双刃剑②处境更为不利③提供了机遇④面临压力和挑战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2、所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指A.全世界共同发展经济B.经济发展覆盖全球C.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全世界形成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趋势D.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23、导致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根源是A.两极政治格局的瓦解B.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优势互补C.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D.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2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使得○1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2世界和地区之间的对抗越来越激烈;○3对自然资源的破第3页共4页坏越来越厉害;○4世界范围内的污染越来越严重A.○1B.○1○2C.○1○2○3D.○1○2○3○425、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说明A.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B.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地区和平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贸易自由化体系逐步建立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二、综合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9、值此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待我能坦率而果断地向他们说明我国当前情势。现在尤其有必要坦白而果敢地谈一谈真情实况,全部的真情实况。我们没有必要去躲闪,而应该老老实实地面对我国今天的情况。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①上面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表明了他什么态度?②为了解决国家所面临的困难,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的目的是什么?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结合美国的措施,你认为其措施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又有何借鉴意义?④罗斯福新政取得什么效果?30、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请联系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从经济和政治角度看,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有哪些?(2)就如何解决以上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密……………封……………线……………内……………请……………勿……………答……………题………………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50分)1~5ACDCD6~10BBDAA11~15DCDAB16~20BCCAD21~25BDBAD二、综合题参考答案:(50分)29、(25分)答:①不怕困难,无所畏惧的态度。②实行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从而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借鉴办法就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④新政取得了的显著成效。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30、(25分)答:(1)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人口增长等;毒品蔓延.国际恐怖活动猖獗.核武器扩散.战争威胁等。(2)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这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应加强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共同努力来促进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标题:宣城市200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31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