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摘要:关键字:引言:在当今社会,大学生自杀.残杀事件屡见不鲜,这是人格,心理不健全发展造成的。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社会背景等的种种差异不可避免会造成人格的分歧,当这种分歧碰撞在一起并激化产生矛盾时,难免会有人采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在思考:这些差异是什么,这些分歧又是什么,背景的差异又是如何来影响人格的呢?“人是环境的产物”,这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命题。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人的社会化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化的环境,而在社会化环境中,家庭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文化环境,是个体最早接受教化的场所,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的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研究家庭环境对人格形成发展的影响,对于这个已经越来越严重且重要非常的问题会有所帮助。家庭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氛围。其中物质条件主要是指父母的收入,职业以及家庭住房条件等;精神氛围主要体现在,父母的价值观,对子女的态度与期望,以及与子女的交流上。此外,大学生的出身背景(农村还是城市,独生还是非独生)也会对他们的人格产生影响。因此我们从这些方面去考虑,并着重选取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作为维度去考察人格的形成问题,应该会有不少收获。研究现状现今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的确对人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心理学家们在父母如何决定儿童和青少年行为的教养维度和教养模式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Schaefe(1959)提出了接纳—拒绝、心理自主—心理受控、严厉—放纵三个维度;Erikson(1950)提出控制和温暖;Beck(1964)提出了温暖(接受)—敌视(拒绝)和限制—允许两个维度;Pumory(1966)将全美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量表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保护、严格、拒绝、放纵四种教养类型。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D.Baumrind分别于1967、1971、1977年进行了研究,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成:专制型父母、权威型父母、容许型父母和拒绝否定型父母。一研究机构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侧面与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关注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如何影响着父母教养方式。其研究对象是北京的一些处于青春期大学生,高中生等。研究工具采用了由台湾学者江南发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编制和修订的“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量表”、“青少年的同一性危机量表”和国内学者岳冬梅等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并在施测前对所要使用的量表做了修订和信效度分析。他们认为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有很多,研究涉及了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教育程度,家庭气氛等。研究结果是:第一,家庭的收入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父母对其子女的教养方式。从经济很困难到的经济状况非常好家庭,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的线性上升,第二从父亲方面来看,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其给予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较高,从母亲方面看,以初中毕业的母亲为分水岭,初中以上学历的母亲,其教育程度越高,给予温暖、理解也越多。但没有文化和小学毕业的母亲,其温暖理解也很高。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其受教育程度没有显著的关系。第三气氛总是欢乐祥和的家庭,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最高。他们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的不同层面与子女的心理社会发展、自我同一危机都有很大的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其子女的心理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各分层面水平都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01),即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越高,其子女心理社会发展越好,心理社会积极层面程度越高,消极层面程度越低。同时,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自我同一危机的总体水平和各分层面的水平都呈显著的负相关(P<0.0001),即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越高,其子女的自我同一性越好,同一危机水平越低,积极层面越高;而自我疑虑消极层面越低。这一结果与Erikson(1950),Becker(1960)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这些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持有温暖、接纳、爱护的态度,则其子女多能自我接纳、愉快和情绪稳定。反之,如果父母持有拒绝、冷酷、控制的态度,将造成子女自卑、焦虑、退缩、过分顺从、无安全感、攻击性强或反社会行为。另外,上海师范大学的王群研究了农村籍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及成因,他以向其咨询心理问题的农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认为城乡差别导致农村籍大学生的严重自卑心理。农村籍大学生在群体中地位变化,心理没有重新定位而致强烈的失落感,以及长期来,农村学校教育中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等上述原因造成了农村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脆弱,个性缺陷,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青春期发展的不稳定性宁夏大学的汤效禹/金玉龙和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的章玉贵/万继蓉则分别研究了独生子女不成熟的人格,他们的研究认为这种人格的形成是由于长辈不良的教养方式,行为得不到正确的强化,认知结构片面化,主要是家庭不良教养方式所致。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身心发展失衡,加之社会转型变迁的冲击,使部分青少年,尤其是独生子女,在人格社会化和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病态心理倾向,有些甚至形成了不健康的人格类型。总之,上述他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包括经济条件,家庭氛围,以及出身(来自与农村或城市),是否独生子女等对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拟定研究方法:我们准备设计一套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名)在校的本科大学生。大致设计(?道)题,旨在通过调查大学生以往以及现在的家庭情况(包括物质条件:住房,父母收入,职业等;还有精神环境:他们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与子女的沟通情况如何,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和大学生以往和现在的价值观,精神状态以及心理健康等。通过调查的结果来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比较,找出异同,并分析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应该解决的问题现分析各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并预测影响结果一:家庭物质条件对人格的影响1.父母收入(体现为经济状况)一般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子女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紧张事件较前者为多;另外,在这种家庭中,心理和社会交往机会少,子女就象父母一样产生焦虑和抑郁。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低,育儿技能差,就更易造成子女的行为问题。2.父母职业父母的文化程度与职业做为构成家庭智力环境的基本因素,对子女智力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不仅通过自身的文化素质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还通过对子女教育的形式与投资产生影响,父母职业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主要是由其文化程度所决定的。3.住房条件住房的整齐清洁和文化气息会对子女的人格发展造成影响,一般说来,整洁有条理的环境会给人以美感,它不仅使孩子感觉心情愉悦,同时还有利于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的举止与良好的习惯。相反,污浊杂乱的环境,不仅会使孩子心情烦躁、抑郁,而且也容易养成松懈、懒惰的不良习惯。良好的住房条件可以为子女提供安静明亮的学习场所,为子女学习提供了有利因素,有利于培养子女健全的人格。那些居住在出租屋、工棚或其他临时住所的父母,其子女也跟随居住于此,耳濡目染,很容易学坏。据某些抽样调查表明:88%的违法犯罪青少年居住在出租屋、临时或流动居所。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会导致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也是不尽相同的,他们的价值观会千差万别,这就体现在它们与子女交流方式的差异和对子女关心程度的不同。因此家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对子女人格的影响是紧密相关的。二:家庭精神环境对孩子人格的影响(1).家庭教养对孩子人格的影响通常把家庭教养方式分成三类,这三类方式造就了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孩子:1.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分支配,孩子的一切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2.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胡闹等。3.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孩子以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二.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人格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的人格是通过模仿等途径慢慢形成的,而人格的可塑期主要在幼年时期,那时孩子人格主要是通过与父母的接触中学习模仿形成的,所以父母的价值观的倾向和对待问题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和人格的取向.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对孩子人格的影响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在社会的竞争的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父母往往强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诸如钢琴,绘画等等技巧,缺乏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正确引导,剥夺了孩子应有的接触自己兴趣的权利;在孩子的交友方面的强烈干涉而没有有效的沟通引导,导致孩子选择朋友无知和盲目以及不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致使孩子可能产生厌学,孤僻,甚至完全叛逆的情况,久而久之对孩子的人格的定型会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四.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对孩子人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交流具有聚合性特点,多个家庭成员共同地和一个孩子交流。父母与子女之间无论是交流的内容还是交流的时间都要多于学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一特点决定了家庭对孩子人格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一般来说,父母与子女交流的内容越多,频率越高,越有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而像大学生这类离开家生活的特殊群体,与父母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的最终定型.现在大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会包括一些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和感情带来的痛苦,这些都不可避免的给人格造成影响,有研究表明现在的大学生有许多都存在着心理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与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的交流也就显得不容忽视,包括交流的频率,每次交流的时间,交流的内容,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以及在那些方面体现的关心(如学习情况,身体健康状况,最近心理愉悦程度等)等.(接下来,我的想法是:讨论若调查结果与预测相符,则加人可分成几种人格类型)且则预测中的分析是正确的若不正确,分析原因,可能是问卷设计不够合理,也可能是有重要的原因没有考虑进去,以致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没有突出。也有可能是有了新的发现)(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没有放进去,考察他们的对人格的发展的影响或者是新发现之类的)三:城市与农村可能造成的人格差异大学生人格的差异,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城乡差距的影响。据调查,农村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城市大学生严重。一方面,这些大学生从农村到城市,由于他们在群体中地位的变化,心理没有重新定位而导致强烈的失落感。农村孩子普遍比较朴实,视野相对狭窄,上大学后,他们或多或少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城市的环境的时间,这其中面临着一些城市学生不可能有的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城里学生由于地域与文化氛围的优势,从小接受比较好的基础教育,养成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农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在班级活动中,城里的学生多才多艺,始终是主角;农村的学生则自信心不足,表现欲不强……以上种种,长时间地压抑着农村孩子的心灵,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应有的自信,导致他们变得少言寡语,心事重重,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心态失常,缺乏青少年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个别学生还会出现报复同学、家长、老师、社会的过激举动。而且,来自偏远地区和农村的学生相对贫困,城市居民现人均年收入约为7000元人民币,农村很多地方目前才到2000元人民币,这样的贫富差距贫困加剧了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康。而用孤僻和冷漠来掩饰贫困的尴尬是人的一种自然选择。农村的学生比较朴实勤奋,肯吃苦耐劳;城
本文标题: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4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