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家长必读【入园手册】
家长必读:宝宝入园全程实用手册内容摘要:上幼儿园全程实用手册:宝贝要上幼儿园家里有个要上幼儿园的孩子,这既是让父母高兴的事情,也是让父母担心的事情:怎样才能给孩子找到一个好幼儿园?怎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地进入幼儿园?如何才能和幼儿园携手共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作者用生动、真实的事例,站在家长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幼教行业,并把父母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全过程需要关注的每一个环节和要点都清晰地呈现出来:从锁定幼儿园到实地考察幼儿园,从帮孩子准备面试到预定入园名额,从孩子入园前的各项准备到孩子入园后焦虑症的缓解……详尽描述父母送孩子上幼儿园最实用的方法。这本书对于要送孩子上幼儿园的父母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实用“攻略”,它能帮助你轻松“搞定”幼儿园,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充实的童年。在合理的范围内选择幼儿园(距离、到达方式、路程时间)—→锁定目标幼儿园(排除法:费用、宗教信仰、办园风格、口碑)—→了解目标幼儿园的整体概况(园所性质、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状况、等)—→及时了解目标幼儿园的招生信息(招生计划、报名时间、招生条件、了解途径)—→亲自到幼儿园实地考察(硬件环境、环境布置、师生关系、活动设置、幼儿情绪)—→面对面向幼儿园老师咨询(教育和经营理念、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师资来源和师生比例、招生定额和信息交流方式)—→预约视听或观摩课(观察重点、注意事项)—→做好面试准备(面试形式与对策)—→预订入园名额(缴费、填表)—→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心理准备、能力准备、物品准备)—→带孩子去体检(主要项目、体检机构)—→妥善应对孩子的入园焦虑(原因、表现、缓解方法)—→深入参与“家园共育(职能、分工、关系、伤害、家委会)”怎么才能在这些幼儿园里锁定可能适合自己孩子的幼儿园呢?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排除法”进行海选。用排除法的好处在于第一时间把根本不适合的幼儿园排除在外,免得下一步的行动受其干扰,白白增加无意义的工作量。首先进行“费用排除法”。这个关系到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和一家人的生活质量,所以不得不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权衡。也就是说,你需要大体了解一下可选区域内这些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大概是什么样的,然后把那些收费标准远远超过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幼儿园排除掉。尽管可能这样做会和一些很好的幼儿园擦肩而过,但你必须要想得开,有多大的能力办多大的事儿,在这个问题上不用打肿脸充胖子。再说了,收费低一些的幼儿园并不代表就是不好的幼儿园......[阅读详情]首先要了解幼儿园的背景和性质。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园,还是一所刚刚建立的新园?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是个人投资建设的,还是某个教育集团投资建设的?是连锁幼儿园还是加盟幼儿园?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幼儿园,还是社会知晓率比较低的普通幼儿园?第二要详细了解一下这所幼儿园的具体地理位置。离家到底有多远?走路需要多长时间?骑自行车需要多长时间?坐汽车需要多长时间?是紧邻车流穿行的大马路?还是身处幽然静谧的住宅小区?了解这几点,主要是为今后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考虑的,比如偶尔家里会让老人接送孩子,老人不会开车不会骑自行车,如果坐车要多长时间这个是需要考虑的;另外,幼儿园如果是紧邻车流穿行的大马路,会不会存在隐性的危险性,这个也需要考虑到......[阅读详情]摸底调查的工作完毕之后,你就可以开使了解你选定的幼儿园的“招生信息”了。这些信息能给你提供很多的参考价值,也有利于你在有效的时间里进一步地进行对幼儿园的各项考察。什么是招生信息?它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呢?看看下面这个清单吧:“招生信息”就是幼儿园每个学年或者学期,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招收新生方面的规划和信息,包括以下内容:计划招收多少名新生?招收新生的家庭住址范围是什么样的?(有没有户口户籍方面的限制)计划招收哪些年龄段的孩子?每个年龄段开设多少个班级?报名的起止时间分别是什么?报名的地点在哪里?报名前需不需要面试?报名时需要带什么样的材料?费用标准是多少?联系人是谁?咨询电话是多少?现在你或许会问:我在哪里可以看到这些招生信息呢?这个问题问得好,幼儿园的招生信息的发布肯定是要走一些特定的渠道的,只有你及时地发现它,并且了解它,才不会延误了给孩子咨询报名的时机,也才不会因为动作慢而把有限的入园名额拱手让给了别人......[阅读详情]给孩子找幼儿园也是同样,这所幼儿园究竟好不好?怎么个好法儿?不是坐在家里跟三朋四友煲个电话粥就能下定论了,妈妈你必须亲自走进幼儿园去实地考察一番。不是有句俗话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吗(这个说法有点儿猛)?再说了,不管听别人如何把一个幼儿园描绘得跟花儿似的好,最终还是得你亲自去看了,心里才会觉得踏实,才会放放心心地把宝贝送进这所幼儿园,对吧?不过,你去幼儿园实地考察,一定要“有备而去”,不要像我的朋友沐子那样毫无思想准备,把她放在幼儿园大门口她也不知道眼睛该往哪里看。所以你有必要提前了解一下需要考察的要点是什么,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机会,用你的“金睛火眼”来帮助你“拨开乌云见月明”。..........................................................那么,哪些地方是你考察的要点呢?真的走进幼儿园,你的眼睛究竟应该往哪里看呢?一看:幼儿园的硬件环境。二看: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三看:幼儿园的师生关系。四看:幼儿园的活动开设。五看:幼儿园的孩子情绪。[阅读详情]者:杨笛王萌来源:《学前教育》快乐宝宝对于新生分离焦虑这个老问题,以往,我们有过许多种应对的策略,比如,半日过渡、延长户外活动时间等。但归纳起来,这些都是老师通过改变外部客观条件来达到减轻分离焦虑的目的。除此之外,能否找到更好的方法,既能减轻分离焦虑又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很快喜欢上幼儿园呢?我们组织的“快乐宝宝”的活动作了成功的尝试。开学前,我们根据班上幼儿的人数,制作了二十多个形态各异的纸质娃娃半成品。开学的第一天(过渡期第一天家长与幼儿一起来园),我们请家长配合,同幼儿一起选择孩子喜欢的小娃娃,在老师事先布置好的背景墙饰上找个位置粘贴好,妈妈和幼儿一起给娃娃穿上衣服,并在衣服上贴上幼儿的照片。老师还准备了幼儿喜爱的小贴画,当妈妈跟幼儿一起把小娃娃贴好后,老师会说:“宝宝今天这么高兴,老师给你的小娃娃贴上一个小贴画,多漂亮呀!明天宝宝还高高兴兴来玩,老师还给你的娃娃贴上小贴画,娃娃就更漂亮了。”孩子们当然喜欢漂亮的娃娃,因此也就希望给自己的娃娃多贴些小贴画,这样,孩子再来园时就会想:我高高兴兴的,我的小娃娃又能贴个小贴画。让幼儿在园里有了牵挂,从而淡化和忘却了想妈妈的事。个别幼儿适应能力稍差点的,老师就稍加引导:“看看宝宝不哭了,你的小娃娃就更漂亮了。”给他的小娃娃也贴上一个小贴画作为奖励。活动开始的第一周,基本是老师主动为孩子贴小贴画,到了第二周,慢慢地幼儿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后,会主动找老师要小贴画。小班幼儿的生理特点是不能把自己和外部客观世界完全分开,常常赋予万物以灵性,同时又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所以当幼儿选择了娃娃后,加上在衣服上贴上照片的暗示,幼儿就已经认定这个娃娃就是“我”,娃娃漂不漂亮,其实就是“我”漂不漂亮,很自然地把幼儿带入了游戏的情景当中,符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原则。让妈妈和幼儿一起选娃娃,给娃娃“穿”衣服、找位置,经过妈妈的手,这个娃娃就带有了妈妈的“味道”,孩子会把对妈妈的依恋转移到娃娃的身上,将分离焦虑的情绪转变为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关注娃娃的变化。这一点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点,改变了以往不敢提“妈妈”两个字,控制、压抑情绪的做法,而是为幼儿找到了一个充分宣泄情绪的对象,又由于这个对象有妈妈的痕迹,与自己密切相关(幼儿已经认为娃娃就是自己)因此,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幼儿度过了分离焦虑期后,孩子对娃娃的关注也渐渐地从“我”扩展到了对“他”的关注。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一天,陶然忽然来找老师:“老师你快看,他往我这上面贴。”我一看,陶然使劲捂着自己的小娃娃,诚然拿着自己的小贴画非要往陶然的上面贴。我指着陶然的照片问诚然:“这是谁的照片呀?”诚然爽快地说:“陶然的。”我说:“对呀,上面那个才是你的。”谁知诚然还是一个劲儿往陶然的小娃娃上贴,看来诚然不是分不清楚是谁的,这里肯定有原因。于是我问道:“然然,为什么要往陶然的小娃娃上贴?”诚然说:“我想要这个。”“为什么想要陶然这个?”我问,“陶然这个衣服漂亮。”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想,这正是下一个活动开始的好时机,于是我说:“没关系呀,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小娃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没想到开始只是想让幼儿来园有一个精神寄托,能激发幼儿高高兴兴来园参与到游戏中,可是在此过程中,除了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孩子们还初步产生了审美的情趣。于是,以小班幼儿年龄认知特点为依据,我为孩子们提供了涂、抹、撕、粘的多种材料。这下孩子们真是如鱼得水,有的孩子说黑毛线一条一条的像头发,就给自己的娃娃粘上了头发;有的孩子把彩纸撕成小碎块,粘到娃娃的衣服上,说那是花;有的孩子用彩笔、棉签在衣服上涂抹自己喜欢的颜色。冬天来了,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又给自己的娃娃穿上了棉衣、戴上了帽子、手套……这个活动是在教师敏锐地捕捉幼儿兴趣点的基础上生成的,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时地提供了促进幼儿进一步发展的材料支持,使幼儿在活动中不但锻炼了美术技能――感知颜色的多样性、大胆涂抹、尝试不同的作画工具、撕纸粘贴等,更可喜的是初步激发幼儿有了感知美、表现美的愿望。尽管还谈不上审美能力,可是孩子们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兴趣和意识,并且有了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纵观整个活动,在选择内容上既考虑了幼儿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同时又留有发展的空间,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活动中,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巧妙地将幼儿的关注从妈妈转移到娃娃,并及时为幼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的平台,引导幼儿进一步拓展经验,关注到季节变化后自己衣着的变化,使幼儿在自然、活泼、主动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宝宝入园需独立还有几天就要宝宝入园了,家长妈妈早就想象和描绘着孩子背着小书包的样子,看着孩子对自己的文具和小书包的喜爱,妈妈脸上还是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可是妈妈万万没想都的是,当孩子第一天进入幼儿园后,第二天也许就会哭着喊着再也不去那“人间地狱”。对于妈妈来说,总是认为孩子就是小,就是无理取闹,完全不了解孩子的心情。今天带给妈妈们一则小故事:小意是幼儿园的老师,前一段时间,她和孩子们说好了,现在已经是中班了,起床后要自己学着把小被子折叠好。可是一听要叠被子,有的孩子马上说:“老师,我不会叠被子。”刚开始,小意总是应着“老师帮你”。谁想这样一来,有的幼儿干脆不叠被子了,一起床就喊“老师,我不会叠被子,你来帮帮我!”小意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不会”不是问题,“不学”才是问题。于是,小意分析了一下,觉得孩子一方面平时在家时许多事情也许有家长代劳,缺少学习、锻炼的机会,所以遇到困难就自然求助于成人,依赖性较强;另一反面在孩子说不会叠时,老师总是说“我来帮你”,这句话也是孩子所依赖的支点。找到了症结后,小意一方面做好家长工作,跟有些动手能力较弱孩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希望家长平时在家能多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孩子起床时,“帮”孩子叠被子改为“教”孩子自己动手学叠被子。后来,每天起床时,有孩子喊:“老师,我不会叠被子!”小意都会说:“好,老师教你!”还一边叠一边讲解,孩子也能和她一起动手,一半是小意叠,一半留给孩子自己叠,并及时鼓励孩子:“你很能干的,只要认真学肯定能叠好的!”接下来的日子,总有看到起床后叠好的小被子在多起来。当你决定送孩子入幼儿园的时候,就要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因为孩子带给你的不仅仅是不去幼儿园,也许还会带给你忧愁和烦恼,甚至还有生气,我们曾见过,孩子不去幼儿园,妈妈们就会的大大出手,小编在此呼吁,搞清楚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原因比什么都强,这样的对症下药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孩子新入园教师四不宜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本文标题:家长必读【入园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45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