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现状的实证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现状的实证研究作者:周以林,周绿林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刊名:中国卫生经济英文刊名:CHINESEHEALTHECONOMICS年,卷(期):2008,27(1)被引用次数:1次参考文献(3条)1.矫希国.杨毅恒.孙风兴多元统计分析方法20002.王小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缺陷分析[期刊论文]-卫生经济研究2005(06)3.王秀英.邹富良.林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宏观卫生经济效益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卫生经济2006(01)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许玲丽对人力资本两大投入要素——医疗和教育问题的实证研究2009本文主要关注了人力资本的两大投入要素:医疗和教育。首先,从现实角度来看,医疗和教育已经成为百姓和政府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中的两个主要方面。医疗和教育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医疗和教育也已成为政府政务工作急需关心和解决的大事,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其次,从理论角度来看,人力资本理论显示,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包括健康和知识存量,无论在市场部门还是非市场部门和家庭部门都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进而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在非市场和家庭部门中得到更高的效用,而医疗和教育是健康和知识的主要投入要素。正因如此,医疗和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两个重要的投入要素,无论是对市场中的利润还是非市场和家庭部门的效用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综合看来,对医疗、教育问题的研究,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整个市场或者社会角度都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分成两大部分对医疗和教育相关内容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第一部分是对医疗问题的研究,主要通过两章分别研究了医疗保险中个人帐户的公平性问题和城镇居民医疗支出风险问题;文章第二部分是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研究了高等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个人教育回报问题。本文研究的这三个方面,在对国内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应该具有开创性贡献。目前为止,无论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对个人帐户公平性的判断,还是看由健康波动导致地个人和社会承担的医疗支出风险,还是看成人高等教育的个人回报问题,除了一些定性研究,都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上看到针对中国这三个问题的相关实证研究。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运用江苏省昆山市2005年—2007年的面板微观数据进行研究,样本中的所有个体都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中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个人帐户设置的公平性问题。目前,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个人帐户的形式已经是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个人帐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也因为公平性问题而受到质疑:健康的人可能在个人帐户中积累大笔的资金,而患病的人,特别是患慢性病的人,不仅会耗掉全部的个人帐户资金,还要承担大笔的自付费用。对于前者,个人帐户主要充当储蓄帐户作用;对于后者,个人帐户主要发挥医疗帐户作用。本文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考察个人帐户本身的积累差异,即从个人帐户余额的角度研究我国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公平性问题。为了得到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余额分布,采用四部分模型以及非参数估计方法首先预测了个人终生的医疗支出。在分析中,令个人帐户年均递增1%,计算得到个人帐户余额分布。为了检验得到的结论的一般适用性,还假设个人帐户为常数以及年均递增3%。通过对余额分布的分析发现,无论是“1%”的基础设定下,还是在“0%”和“3%”的设定下,都可以判断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个人帐户的实施和应用是基本公平的,且主要发挥了“医疗帐户”的作用:绝大多数人到死亡时个人帐户没有余额,即使部分人尚有余额,余额数目也较少。这个结论与Eichner等人(1998)以及Rettenmaier等(2006)得到的结果正好相反,他们的研究显示个人帐户主要是作为“储蓄帐户”。以个人帐户年均递增1%为例:到个人死亡时,约58%的人个人帐户余额为0,也就是说这些人的个人帐户资金已全部用于自己终生的医疗支出。总体来看,个人帐户余额均值仅为5900元;从个人帐户余额占比来看,约87%的人个人帐户余额占比小于10%;从个人帐户余额余额来看,约78%的人个人帐户余额小于1000元。但是,同时也发现个人一生的医疗支出大部分(52%)是由个人承担,虽然个人帐户能够支付其中的一部分,但个人承担部分仍有59%需要个人通过其它途径支付。2009年,我国新的医改方案已经出台,按照医疗保障事业“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经济、社会医疗保障事业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地区,实现全民医保并不是终点,今后的医疗保障工作应该致力于提高保障水平,降低个人医疗费用承担比重。由此可见,我国设置医疗保险个人帐户是合理有效的,医疗保险在未来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更为合理的待遇设定,包括个人帐户资金划入比例,共付比例,起付线以及封顶线等。第四章研究了城镇居民医疗支出动态模型以及由健康波动引起的医疗支出风险。本文认为医疗支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除了受个人统计特征的影响外,还受三个不可观测到的因素的影响:一是影响健康的永久性因素;二是影响健康的持续性因素;三是影响健康的暂时性因素。通过对设定模型(ErrorComponentModel)的χ2检验,本文认为城镇居民医疗支出的动态模型实际是一个AR(3)过程。从实证结果来看,健康波动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医疗支出波动,而这些波动主要由影响健康的持续性因子的波动所致。此外,健康波动将使一部分人面临大病支出风险,但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社会统筹基金能够转嫁个人健康波动产生的大部分医疗支出风险。例如若65岁时发生健康波动,0.1%的人在未来将面临至少约506580元的总体医疗支出波动,其中约15807元的自负医疗支出波动,同时,0.1%的人将使社会在未来面临至少约281060元的医疗支出波动。由此可见,医疗保险能够转嫁个人健康波动产生的医疗支出风险,个人可能面临的大病医疗支出风险绝大部分将由社会承担,而个人自负支出面临的风险则相对较小。因此,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政府除了落实个人帐户,还应进一步充实社会统筹基金和大病基金,以此抵御可能发生的大病风险。文章第二部分利用国家统计局2007年城镇住户调查及其教育附加问卷研究了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回报问题,主要对这两者的教育回报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发现,成人本科教育回报显著低于普通本科,其对数工资的差别约为0.17。成人专科教育回报与普通专科相比则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分析揭示成人本科和一般本科的教育回报差距在九十年代后参加工作者中更大,约为0.22。而对于这之前的人群,二者的回报差距仅为0.09,且在统计上不显著。教育回报中的自选择问题,采用逐步加入代理变量的方法加以缓解;教育回报中的异质性问题,采用分位回归的方法进行检验。分位数回归显示教育回报的异质性不太可能导致本文的结果出现大的偏误。本研究显示出成人教育,尤其是本科,面临急需解决的定位问题。如果说七、八十年代成人本科在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发挥了巨大的学历补偿作用的话,九十年代后其更多成为某些人“混文凭”的工具。这样的结果是成人本科生不能被社会和雇主认可,如同本文的数据所显示的一样。在这种定位错乱的情况下,成人本科出现考试大规模作弊,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低下等现象就不足为奇了。而这些现象的出现,又会进一步影响成人本科生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接受程度,形成恶性循环。相比较而言,成人专科与普通专科教育回报基本相同,呈现出与本科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在专科教育定位于职业培训,因而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差别不大,成教专科生甚至因为具有工作经验还比普通专科生有一定优势。基于此,现有的成人教育必须进行大的定位转型,或者是取消成人本科,回归到专科水平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或者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样要求培养本科生,甚至如同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通过学分制等方法,将年龄偏大的成人学生与一般学生放入同一课堂,学位授予上采用同一标准。本研究希望能够通过本文抛砖引玉,在将来能够出现更多相关方面的研究,推动我国医疗和教育事业的发展。2.学位论文涂洪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效益管理——基于政策评估的视角2009药品费用由药品价格、药品使用量和药品使用结构三部分因素决定,与这三部分因素最为相关的医疗保险药品费用控制政策分别为药品定价与补偿政策、药品目录管理政策和药品选择使用政策。而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管理政策中与这三个政策对应的管理办法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药品定价主体错位,定价补偿机制缺乏充足的科学性依据;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采用通用名和剂型为标准,没有进一步就商品名、规格、价格等因素进一步进行分类限制;医疗保险在具体药品品种选择和药品使用管理上缺乏有效手段措施等方面。这种药品管理职能性的不足可能是造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药品费用支出一直维持在较高位势的原因,这也就使得在新医改背景下如何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的过快增长成为了医疗保险改革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研究主要针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系中的药品费用控制机制现状,从医疗保险药品费用控制政策的整体效益评价出发,应用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患者报销数据,以医保患者住院费用、个人负担、药品费用和药品个人负担为观察指标,综合采用描述性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药品费用的相关政策(2004版药品目录调整、药品价格调整和药品选择使用)调整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①如果药品费用变动一个百分点则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就会变动0.5371个百分点,医保患者个人负担则会变动0.5639个百分点,这说明无论是对住院费用还是个人负担而言,药品费用都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②针对整体费用报销比例的政策设计比单纯针对药品费用设计的报销比例政策更为敏感有效,因为研究结果显示药品自付比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会使得药品费减少1.085个百分点,而针对患者住院费用报销的个人自付比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会使得药品费下降1.465个百分点;③药品目录调整后医保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调整前降低了4.32%,而次均个人负担在药品目录调整后增加了19.92%,次均住院药品费在药品目录调整后则降低了4.28%,次均药品个人负担在药品目录调整后则显著增加了23.61%;④呼吸系统患者抗微生物药品价格调整和肿瘤患者抗肿瘤药品价格调整效果的研究表明,在国家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整后医疗提供方出于维持自身经济利益,选用了一些高层次的药品或/和增加药品使用量等方式来规避价格调整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也就使得多次降价政策在实践中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⑤实证结果表明医保肿瘤患者在临床中每多使用一种原研药品就会使得次均住院费用增加9.96%,次均个人负担则会相应增加9.18%,而次均药品费会增加20.96%,导致的药品个人负担则会增加44.28%:而原研药品费用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使得住院费用增加0.1369个百分点,而个人负担则会增加0.1137个百分点,药品费增加0.2232个百分点,药品个人负担增加0.5380个百分点;而通用名药品与相应变量间的弹性系数显著小于原研药品,并且与患者个人负担间还有显著的负向关系。这说明在存在相同通用名药品的前提下,原研药品的使用会导致医保肿瘤患者的过高住院费用和过重经济负担。最后,基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药品定价与补偿、药品选择和使用管理等方面都需要从整体效益的角度进行完善的现状,我们主要针对药品消费提供方从间接管理和直接管理两方面对医疗保险药品效益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之处:首先,从影响药品费用因素的整体出发,对影响医疗保险药品费用变动的关键政策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第二,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住院费用、个人负担与药品费用间的弹性关系进行了计量估计,并应用混合横截面模型对药品价格调整、药品目录调整进行了政策调整效果的初步评估:第三,我们首次应用医保报销数据从原研药品使用的种类数目和药品费用两个角度对原研药品对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和个人负担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
本文标题: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现状的实证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4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