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
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编财政学[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班级:[10信用A2]学号:[104843759]姓名:[徐姬萍]任课教师:[赵迎东]完成时间:2020年1月3日2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作用在于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求,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由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国家必须制定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一、关键词:社会保障;政府责任;不足;对策二、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适时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本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美国引起了人们对老年生活的普遍关注。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老年人生活处于最困难境地,社会退休金成了老年人的希望所在。1934年,罗斯福成立了经济保险委员会,1935年公布了社会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伤残保险和老年配偶养老保险。经过几年准备。在积累了一大笔基金后,于1942年付诸实施,开始支付退休金。二次大战中没有新的变动。50年代经济有了很大发展,1965年增加了老人医疗保险,1972年又增加了残废者医疗保险。经过50多年的逐步发展与健全,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基本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快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筐架已基本建立,在养老、失业、医疗、社会救助、管理的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即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到1998年底,全国除个别地区外,都已按统一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失业保险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之中,逐步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的过渡;针对我国传统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制度的弊端,在总结医疗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面对我国各地城市出现的由于失业、下岗而导致的新的贫困群体这一社会问题,已逐步完善社会救助,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使社会保险由劳动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民政部、卫生部等分头主管的局面3得到改变,形成了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体制,为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创造了条件;有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1由此可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许多制度从保障方式到管理体制,都进行了彻底的变革,新的制度和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从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来看,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三、国家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意义和作用(1)战略意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能从更宏观的意义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战略性有五:1.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强调竞争原则,而且强调保障机制。中国改革近30年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也产生了一个弱势阶层,其人数估计已达1.4亿-1.8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这就需要在效率与公平的天平上,更加重视公平,给予弱势阶层一定的保障。解决得好,社会则和谐发展;解决得不好,可能引发社会动荡。2.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强调动力机制,而且强调平衡机制。应该说,改革30年,动力机制得到了一定发挥,但与之协调的平衡机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表现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行政垄断集团无法抑制;国家财富增加了,但国民并不幸福;教育的不公平加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凸现等等,不一而足。3.现代市场经济不仅需要资本推动,而且需要温情政府。我们知道,资本是高效的分配资源,但是资本本身是没有人情味的。那么,如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高效、又有人情味呢?这就需要温情的政府在稳定宏观经济的同时,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需要,把大量的资金用于公共事业上,给全体公民安全感,这样,社会大众再无后顾之忧,携手朝着和谐社会远大的目标进发。4.现代市场经济不仅需要经济效率,而且需要社会公平。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追随的是货币选票,富人们养的宠物所喝的牛奶,正是穷人孩子维持健康的必需品。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有人认为是市场不灵的结果。其实,根本不是。因为,市场机制正在做它应该做的事,即把物品分配给有货币选票的人。怎么办呢?只能通过公平进行再分配,解决收入的缺陷。解决之道:一方面,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给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另一方面,编制“安全网”,保护不幸者免受困苦。5.现代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单一发展,而且需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的要点有六:以健全社会保障为核心,促进社会公平,使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协调一致;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城乡协调一致;以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为核心,促进相对落后的区域和发达区域的协调发展;以解决环境问题、增强企业社会责任为核心,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以放宽限制、讲究公平竞争为核心,促进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以政治体制改革为核心,促进经济体制社会保障、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协调发展。这六个协调发展,首位的是健全社会保障。我们不能因既得利益集团的种种阻扰而忽视弱势群体,不能把眼光盯在短期的经济效率上而忽视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应是我们当前的首位任务。4在中国,中共十六大明确地把“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有所不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程度也出现差异,社会保障问题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定团结大局的关键问题。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做好完善社会保障的工作,加快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2)作用社会保障的根本原则就是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是所有社会成员效用的最大化。著名经济学家A.C.庇古教授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社会保障政策可以扩大一国的经济福利,因为穷人得到效用的增加要大于富人效用的损失,使社会总效用增加。”它通过设计一种制度,使人们不因没有特权而受到伤害,不因分工所形成的社会地位而变得卑贱。其作用有四:1.保障权利公平。公民享受教育、健康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在西方被统称为“福利权利”或“社会权利”,被视为对基本公民权的拓展,或社会公民权的一部分。联合国《人权宣言》中有关“福利条款”对这一权利进行了明确规定,如第22条——“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社会保障把保障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享受了全民的社会保障,意味着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从而在一个公平的起点上参与社会竞争。2.保障机会公平。机会公平是指,任何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都应被覆盖在社会保障范围内,均等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在中国,一些富人把穷人当作智力低下、不负责任甚至天生懒惰的人。这是不对的,中国穷人绝大多数勤劳、本分、责任性强,他们之所以受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机会缺乏所致。社会保障制度可使他们中的悲观者前行,他们中的无力者有力,增强他们的机会,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尽可能公平竞争的起点。3.维护规则公平。规则公平指一视同仁,既不能对弱势群体歧视,又不能对特权阶层倾斜。通过社会保障机制,重点保护社会的极端贫困人口(即在绝对生存需求线下的群体)。因为和高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从风险管理获得的保护也是最不完善的。这就意味着,不实施社会保障,他们可能落入所谓“贫困陷阱”之中,形成恶性循环。4.调节分配公平。我们说,分配公平提高效率,分配不公损害效率。当前,一些国有单位之所以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与分配不公有关。那么,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进行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差别,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1)保障覆盖面窄,不利于多渠道就业制度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和巩固一是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基本上集中在城市的公有制单位中实施。在城市中,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也不全面。一些没有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以及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各类企业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他们中的一部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却还没有进入这条“最低保障线”。二是社会保障资金的征集对象主要是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私5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和农村劳动者大都排除在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外。这既影响了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积累,又造成了不同所有制负担不公平,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同时,也影响了劳动力跨所有制的正常流动,不利于多渠道就业制度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和巩固,阻碍了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化。三是城镇化进程加快。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城镇化率将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由此带来两方面问题:其一,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我国现行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转移劳动者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其二,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后,农村老弱病残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如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四是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我国的就业格局已发生明显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纳新生和存量劳动力的主渠道,大量劳动者以灵活方式就业。传统的以“单位”为本位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适应这种分散化、流动性强的就业格局,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尚未纳入覆盖范围。(2)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以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与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按国际通行标准,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同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负担重的特点。人口加速老龄化导致城镇养老负担系数将大幅增加,医疗费用也随之加重,我国在经济还不发达时期就要解决比发达国家面临的更为困难的问题。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恰当的应对之策,不仅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平稳运行,而且将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管理分散,缺乏完整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按照中央政府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实行全额征缴。但目前部分地区仍实行差额缴拨的办法,造成企业挤占、减发或拖欠基本养老会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保险基金没有纳入财政统一管理,省级地区间基金调剂受到了很大限制。在企业和政府之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对于社会保障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现行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分散且职能相互交叉,容易发生筹资过程中的矛盾和造成各部门之间对权利的相互攀比、责任的相互推诿。五、增强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的对策(1)加大财政投入鉴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的社会保障,政府财政的投入更是责无旁贷。实际上近年来,中国财政支出方面已增加了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但中国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依然不能轻视。尤其是社会保险中养老保险部分的资金缺口。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收入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保险基金的统一筹划问题,还可以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风险和各种潜在问题,因此政府的介入和财政支持是必不可少的。(2)扩大覆盖面惠及全体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平性和普遍性,因此它天然的要求国家设计一种公平保障的制度,以使国民不因某种特权而得益或受害。这就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只存在着社会保障交费额和享受水平的不同,而不应该存在有无保障的差别。实行社会保障的普及化,即对劳动者而言,不论其所属部门和行业,就业单位所有制形式,就业或
本文标题: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5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