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对于设定初中生信息素养合格标准的思考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对于设定初中生信息素养合格标准的思考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绩目录一、引言.......................................................................3二、初中生信息素养构成..................................................4(一)初中生的特点分析........................................................................41、年龄特点..............................................................................................42、学科特点..............................................................................................43、城乡差异..............................................................................................5(二)初中生信息素养内涵的确定........................................................6三、对初中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分析....................................7(一)标准制定的依据......................................................................7(二)标准指标体系的分析....................................................................81、标准维度分析......................................................................................82、标准指标体系的设的计......................................................................9四、总结.....................................................................10对于设定初中生信息素养合格标准的思考内容摘要:现在是信息社会,信息素养是当今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个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初中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信息素养水平高低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初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培养初中生的信息素养要有所依据,即:初中生信息素养标准。本文从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现状入手,通过对年龄的特殊性、地区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中学生信息素养应有的标准,然后通过标准制定的依据、标准指标体系对制定的信息素养标准进行分析。本课题研究,能给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最后指出初中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意义。关键词:初中生信息素养标准信息素养内涵一、引言现在是信息社会,信息素养是当今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个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中,个人的信息素养水平已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正引起世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因此信息素养在学校教育中逐渐被加入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初中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信息素养水平高低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初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培养初中生的信息素养要有所依据,即:初中生信息素养标准。对于初中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我们可以参照国内外一些标准。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nd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4]标准一:能够快速地有效地获取信息;标准二;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标准三: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标准四: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标准五: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标准六: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标准七: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标准八: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标准九: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吉庆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信息意识情感;(2)信息伦理道德;(3)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4)操作、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对以上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我认为信息素养的定义是:可以通过教育所获得和培育的,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辨别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本文从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现状入手,通过对年龄的特殊性、地区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中学生信息素养应有的标准,然后通过标准制定的依据、标准指标体系对制定的信息素养标准进行分析。本课题研究,能给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最后指出初中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意义。二、初中生信息素养构成信息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既包括利用信息工具、信息资源的能力,又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和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信息能力。初中生信息素养由于其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又具有其特殊性。而我国初中生又处于特定的环境下,他们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别。现在我们从他们的年龄特点的一致性——年龄阶段的特殊性、环境的差异性——城乡差异和校间差异进行分析,来设定初中生信息素养标准。(一)初中生的特点分析1、年龄特点初中生青春期前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的巨大变化,只有了解他们特定的心理特征,我们才能设定更符合要求的初中生信息素养标准。现在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①从认识能力方面说,初中一年级与小学高年级的智力类型水平差不多,初中二年级是智力发展的新起点。从这时起,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高中学生的智力基本趋向定型,思维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智力的个体差异水平基本定型。②从情感特征来说,中学生重感情且容易动感情,他们的情绪充满着热情和激情。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感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可能因为一点儿成绩而惟我独,也可能因为一点儿挫折而一蹶不振。中学生的情感尽管两极性明显,但总体上还是趋于稳定的。③从性格特征来说,初中生性格的特征是不稳定的,他们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初期,其情绪情感变化很大,激情往往占一定的地位。2、学科特点要想制定出合理的初中信息素养标准,对初中课程设置的了解是很重要的.而初中学科设置具有以下特点:①、初中课程门类多,内容深,学科知识更加系统化初学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还相继开设了物理、化学等课程,历史、地理、生物等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教学也越来越注重知识的严密性和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②、学科之间联系更紧密课程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化学、物理、生物、数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关联,常常使得很多题目已经不是纯粹的物理题或化学题,而变成了综合题。当然,这也是因为初中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缘故。③、学科内容与生活联系更紧密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现实性。所以,初中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物理上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例:由火车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用脉搏、步长测时间和距离;学读汽车速度表;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用绝缘导线、铁钉、铁片等自制有线电报机……④、理科学科更加讲究实操性进入初中后,物理、化学、生物都是新增加的课程,一般被称为理科。理科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究实操。无论物理、化学还是生物,都是跟现实生活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理科课程常将理论知识蕴含在实验当中,重视利用身边容易获得的材料进行实验,也更重视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处理生活中,产业中与学科相关的问题的能力。如阅读说明书和尝试性操作、学习使用电器和仪器的能力、用科学知识及科学思维发现并排除自行车或家庭供水供电系统故障……⑤、文科类学科更加讲究积累和熏陶文科学科最大的特点是:涉及面广、知识量大、内容丰富、理解上也比较抽象。尤其是语文、英语,涉及的知识面更的广泛,内容更丰富,与生活联系也更紧密,对学生的要求也更加高。所以,文科学习更讲究知识的积累和熏陶,即:在平时的潜移默化中学习和积累知识。然而,由于记忆量相对较大,也要求更加注重记忆方法和技巧。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初中课程呈现以下主要特点:课程门类增加、内容加深并系统化、贴近现实生活、理科注重实操性、文科注重积累。不同的课程需要学生不同的应对。3、城乡差异城乡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基础教育上的差异是非常突出的。现在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城乡教育的差异性进行分析:①家庭环境差异:文化上的差异,与城市相比农村父母对教育态度消极;经济投入差异,城乡居民在文化上的差距,使家长在财产分配时,对文化消费的态度不同;时间上的投入:农村地区父母对子女学习一般是督促其完成作业,而在城市则存在着大量的陪读、陪学现象,特别是近年来大批农民外出打工,很多夫妻双双外出,无法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②学校环境的差异:教学环境不同,与城市相比农村环境较差,同时由于经费不足使得教育设备跟不上;师资不足,主要有教师的流动性强、专职教师不到位、一名教师兼任几门课等问题。③交流性差异:农村学校之间交流较少,其自身的环境也有所限制。教育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现在占了大多数人口的农村教育水平不足,因此我们要尽快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是国家国家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二)初中生信息素养内涵的确定信息素养框架图2.2可以根据以上框架图对初中生信息素养标准进行分析: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信息设备、设施的操作,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是信息素养的基础。信息情感:指人们对于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与兴趣,能认识到信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和拥有大量信息的特殊意义。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即要求学生具有使用计算机来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问题的意识,是信息教育的重要任务。信息道德修养: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使学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同时还要具有知识产权意识,知道计算机病毒防范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信息获取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并且可以快速、准确的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信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获得新知识、扩充新知识并能发现新事物的能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修养信息意识信息情感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协作信息创新信息协作:通过协作的方式在大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全面的选出所需信息。信息素养标准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前期,从青春期前期特有的思维、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特征来看,初中生具备了实现我们指定的信息素养标准的基本条件。同时从初中课程设置来看,学生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的宽度和广度都会逐渐得到提高.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依赖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内知识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意识决定行动,要想把信息素养
本文标题:对于设定初中生信息素养合格标准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5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