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对我市高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调查报告
1对我市高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调查报告王文杰(福建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3)摘要:以福州市内4所高职院校学生随机抽出的8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其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影响行为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水平不高,学校在组织管理、场地条件方面不能满足大学生课余体育的要求。文章也由此得出相应的结论,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大学生;课余体育;现状调查中图分类号:G807.4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K124(2008)02-0052-03开发大学生休闲生活的新内容新形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学校文化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课余体育行为的研究,以唤起大学生对体育内涵的重新界定和认识,面对闲暇时间,充分利用体育这个载体,引导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体育行为,拓宽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注重个性化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1。1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抽取福州市内4所高职院校学生800名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785份,有效回收率为98%,问卷效度经省高校的专家、教授检验,内容效度为0.83。用再测法对问卷信度进行信度检验,相关系数为0.87,P0.01,说明问卷可靠性显著。按照课题要求,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常规数据统计。2课余体育的界定与内涵课余体育是由体育与课余组合而成的,与此词义相近的词组有消遣、休闲体育、娱乐体育、运动休闲、活动性游戏等。由于课余体育活动是课余在一种理念支配下的深受参与者喜爱且有益于身心的体育活动,它与竞技运动强制性专项训练不同,是完全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的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和内容确定活动的强度与负荷,是以个人为主体的活动。课余体育的目标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身体运动达到健身娱乐、欣赏、交往和善度课余等目的,满足人身心发展需要。其中健身是课余体育的收稿日期:2007-11-16作者简介:王文杰(1973-),男,福建福州人,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基础,娱乐是课余体育的核心。另外,课余体育是一种具有一定科学技术含量和文化品位的社会文化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活动,具有鲜明的挑战性、刺激性、冒险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表现性,能充分展示个人的能力与个性,使人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满足[2]。3研究结果与分析3.1大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的认识表1显示,大学生对课余体育的认识取向主要集中在增强体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和消遣娱乐三方面,说明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是多元的,体育锻炼的健身效果已是不争的事实。体育活动作为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大多数学生接受,说明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出发点是基本正确的。调查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已把课余体育活动作为增加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感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大部分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活动独立性和一定的体育实践能力。2表1大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的认识情况分类男(n)女(n)合计%增强体质38137275395.9丰富课余文化生活35334169488.4消遣娱乐33532365883.8改善人际关系28630859475.7缓解学习压力14715630338.6提高运动技能9867165213.2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课余体育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认识、自我实现、不断开发自己潜能的大舞台。课余体育具有业余的特点,参与体育活动完全以自愿为前提,不具有任何强制性,是完全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和内容。课余体育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其生命力是其它任何活动都难以比拟的[3]。调查结果表明(见表2),由于生理条件的差异,男女同学在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男同学更趋向于对抗性和激烈性的体育项目,而女同学因为力量、身高和身体素质的原因,更倾向于一些非对抗性且运动量较小的技巧性体育项目。在平时,男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主要为:篮球、足球和跑步;其次是乒乓球、羽毛球和排球,以球类项目为主。而女大学生主要选择健美操、羽毛球和乒乓球,这说明女大学生喜欢具有一定运动量、对抗性弱、无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表2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项目男女n%排位n%排位篮球21855.916616.75足球195502153811排球7318.768421.34乒乓球10727.449223.33羽毛球9424.1518747.32游泳4611.88276.89长跑15840.53358.97武术184.610266.610健美操153.81120551.81棋牌71.81320.514攀岩51.3150015体育舞蹈4511.59328.18跆拳道6516.776115.46网球123.11251.2712远足61.51430.76133.3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和次数从表3可以看到,男大学生是以自发小群体和自我锻炼为主,女大学生则愿意以自发小群体和教师指导下进行锻炼,说明男大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强于女生,女生参加锻炼有一定的依赖性。表3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形式的调查(%)3选项自发小群体自己锻炼与家人教师指导下其它男生40.232.25.113.59女生45.418.48.724.33.2合计42.825.36.918.96.1调查资料显示,有21.9%的大学生不参加活动(见表4),反映出尽管大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的认识程度较高,但他们参与锻炼的实践却处于较低水平。尤其女生,说明大学生仍旧处于“要我练而非我要练的状态”,可见学校课余体育活动应加强管理引导,使高校学生逐步认识到课余体育价值,将课余体育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而不是被当作生活中不得不做的让人头疼的事情。表4大学生每周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次数调查(%)01—2次3—4次5—6次男生17.444.627.210.8女生26.353.7173合计21.949.2226.93.4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消费情况课余体育活动消费是指学生在参加课余体育活动过程中购买的体育器材、运动服装,观看体育比赛和参加运动培训等所有与体育相关的体育范畴的消费。在对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调查中发现: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27人,占41.7%;100-200元的有358人,占45.6%;200元以上的有127人,占10%。从消费额来看,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高,消费能力不强。由于大学生属于消费阶层,生活上依赖于父母亲属,家庭收入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消费层次。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高消费群体主要以购买名牌运动服或经常到经营性体育场馆消费为时尚。体育消费方面存在较大误区,急需体育教师及学校有关部门加以纠正及引导。3.5影响大学生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因素从表5可以看出,学校“场地设施不足”是影响高校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体育兴趣与爱好”,“校园运动氛围”及“课余运动的组织形式”等。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与近年来高校急剧扩招所带来的困难有关。我国现有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基本上是单一功能的体育设施,明显反映出竞技体育特征,其中近80%是篮球、排球和足球场。表5影响大学生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类别体育场地设施限制体育兴趣与爱好校园运动氛围课余运动的组织形式无技术指导时间紧压力大运动技术掌握水平其它n613369355232143878136%784745.229.618.211.110.34.64结论与建议1)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提高,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差,没有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造成认识和实践的脱节。2)大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中尚未认识体育锻炼是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尚未树立正确的课余体育消费观。3)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多为一般的体育项目,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项目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差异,而影响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首要因素是学校“场地设施不足”,其次是“体育兴趣与爱好”和“校园运动氛围”。44)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课外体育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适当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以扶持高校课余体育的进一步开展。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利用率,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介绍并开展一些新兴运动项目,丰富课余体育活动内容。应建立适当课余体育锻炼的健身俱乐部形式,包括选项课俱乐部。校内单项俱乐部,对大学生课余体育提供活动空间,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课余体育的组织和指导。开展积极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举办各类学生自愿参加的小型多样的兴趣小组。丰富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而不是停留在认识上。参考文献[1]吉建秋,陈颖川,周强,侯桂明.休闲文化传播对大学生闲暇体育行为的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4(1):57-60.[2]谢香道,黄勇.大学生运动休闲参与模式的调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5):97-98.[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220-221.[4]陈小蓉.学校学生课余体育的主要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体育,2000(1):53-54.
本文标题:对我市高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6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