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塑件后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塑件后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无论是厚壁塑件或是带金属镶嵌件的塑件,即使在成型过程中采取了模具加热、金属镶嵌件预热等措施,但在塑件内部仍具有残余应力。有些塑料,如聚酰胺等,用它注射成型的塑件内应力大、尺寸不稳定。为了消除塑件的残余应力而对塑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称为塑件后处理,塑件后处理主要有退火和调湿两种方法。红外线退火{循环热风烘箱塑件后处理{加热介质(如:矿物油、甘油、液体石蜡)沸水周湿{1醋酸钾水溶液退火一般适用于除聚酖胺以外的各类塑料。退火温度以高于实卩示使用温度10~20℃,或低于塑料热变形温度10~20℃为宜。退火时间以塑料品种及塑件厚度而定,一般取4-24h。调湿主要用于聚酰胺类塑件。因为聚酰胺塑料在高温下接触空气容易氧化,故把它浸入沸水或醋酸钾水溶液中,一方面隔绝空气加热退火,另一方面达到吸湿平衡。调湿温度为100~120℃调湿时间取决于塑件厚度,厚度在1.5~6mm,范围内的尼龙6,调湿时间取2~96h凡退火或调湿的塑件,在达到所需温度和时间以后,一定要缓慢降至室温,如果突然冷却或冷却速度太快,则塑件内部又会产生新的内应力。塑件在注射成型前应做如下准备工作:(1)原材料的检验和预处理在成型前应对原料进行外观和工艺性能检验。内容包括色泽、粒度和均匀性、流动性、热稳定性、水分含量等。塑件需要什么颜色,在成型前应先在原料中加人所需的着色剂,,如在原料中加入颜色母料则效果更好对于吸水性强的塑料,在成型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如不干燥处理,塑件表面易出现银丝、气泡、斑纹等缺陷。尤其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塑料,在成型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而对不易吸水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甲醛等,只要包装、运输、贮存好,一般不用干燥处理。另外,聚苯乙烯、ABS塑料往往也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的方法:小批量生产时,大多采用热风循环干燥烘箱或红外线加热供箱进行干燥处理;大批量生产时则采用负压沸腾干燥或真空干燥。应注意干燥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干燥温度超过玻璃化温度或熔点,会使塑料结块,造成加料困难。对于热稳定性差的塑料还会引起变色、降解。干燥后的塑料应马上使用,否则要加以妥善贮存,以防再受潮。(2)镶嵌件的预热为了满足导电和强度的要求,塑件内常要嵌入镶嵌件。若镶嵌件未经预热,则成型后镶嵌件周围由于镶嵌件与熔料之间的温差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导致镶嵌件四周强度下降,甚至出现裂纹。因此,成型前需对金属镶嵌件进行预热,以降低温差,减小内应力。对于成型时容易开裂的塑料,如聚碳酸酯、聚砜、聚苯醚等,镶嵌件尤其需要预热较大型镶嵌件也要预热对于成型时不易产生裂纹的塑料,在镶嵌件较小时可以不预热。预热温度因不同材料而异,鍍锌或镀铬件一般为110~130℃,无镀层的铝合金、铜合金为150℃(3)料筒的清洗在注射成型前,如果料筒中残存的塑料与将要使用的新料品种不同或颜色不同,-一般都要清洗。对于螺杆式注射机,通常采用直接换料淸洗。淸洗时,如果新塑料成型温度高于残存料的成型温度,应将料筒温度升高到新料的最低成型温度后再加入新料,连续对空注射,直到残存料全部清洗完毕,方可调整温度,正常生产。如果新料的成型温度低于残存料的成型温度,则应将料筒温度升高到残存料的最高流动温度后,切断电源,用新料在降温下清洗。如果成型温度高,而残料又是热敏性塑料,如聚氯乙烯、聚甲醛、聚三氟氯乙烯等,则应选热稳定性好的塑料作过渡换料,如聚苯乙烯、低体积质量的聚乙烯等,先换出热敏性塑料,再用新料换出热稳定性好的塑料。目前已研制出一种新的料筒清洗剂,适用于成型温度范围在180~280℃的各种热塑性塑料的清洗。(4)脱模剂的选用在注射成型后,如果工艺条件合理,模具设计正确,塑件脱模较顺利。如果工艺条件控制欠佳或塑件形状复杂,脱模就困难。为此,在实际生产中常使用脱模剂,以减小脱模困难。常用的脱模剂有三种:第一种是硬脂酸锌,除聚酰胺外,一般塑料均可使用;第二种是液体石蜡(白油),用于聚酰胺塑件;第三种是硅油,它的润滑效果良好,但价格较贵,使用较麻烦,需配制成甲苯溶液,涂抹在模腔表面,并且要加热干燥。
本文标题:塑件后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398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