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一、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商业银行贷款风险1、借款人信用风险2、贷款市场风险3、贷款操作风险4、贷款人道德风险1、借款人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未能按照与银行所签的合同条款履约而对银行信贷资产收益造成的风险。借款人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而引起商业银行收益变动的可能性,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形式。商业银行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影响很大,商业银行自身、储蓄者和投资者甚至整个社会都会受到其影响。2、贷款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指和商品价格导致被用于交易资产或可交易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贷款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整个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风险。由于信贷关系是银行与其客户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因此利率风险是银行经营活动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尚未完成,市场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刚刚起步,利率风险问题方才显露。虽然以存贷利率为标志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推进,但是目前我国基准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开始,影响利率的市场因素仍不明朗,而且市场仍然没有有效的收益率曲线,利率风险将逐步成为我国金融业最主要的市场风险。3、贷款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银行信贷管理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诈骗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信贷资产的损失。操作风险直接与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有关,一旦发生,引起的损失可能非常巨大。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获取利润的主要方式,控制和防范贷款操作风险、不断提高资产质量是提高经营效益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受理每一笔贷款业务时,管贷人员应将控制、防范和降低贷款风险放在首位,认真把好贷款调查、审批、发放、管理、收回关卡。4、贷款人道德风险贷款人是指向需要资金的一方发放贷款的人。道德风险是指参与合同的一方所面临的对方可能改变行为而损害到本方利益的风险。成因:由于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客观存在。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的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在银行信贷关系中,“信息不对称”的交易双方是指贷款银行和借款人。贷款人道德风险主要有内部信贷风险,指银行内部信贷人员的主观工作怠慢或不良动机等因素引起的贷款管理不到位甚至发放违规贷款或放弃贷款管理责任的行为,是银行内部信贷风险产生的根源。一次道德风险,指已提及的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来自于银行内部的经理人员、信贷人员、工作人员及银行外部的借款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二次道德风险,是指在监控一次道德风险的过程中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监控人员在监控过程中,可能做出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银行投资者和储户的行为。二、贷款人信用评价所谓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信用构成了人之间、单位之间、商品交易之间的双方自觉自愿的反复交往,消费者甚至愿意付出更多的钱来延续这种关系。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它实际上是指“借”和“贷”的关系。信用实际上是指“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笔钱的预期”。你借得一笔钱、一批货物(赊销),实际上就相当于你得到了对方的一个“有期限的信用额度”,你之所以能够得到了对方的这个“有期限的信用额度”,大部分是因为对方对你的信任,有时也可能是因为战略考虑和其他的因素不得已而为之。从经济的角度理解信用有着丰富的层次,至少可以从国家、银行、企业、个人几个层次来理解。信用评价也称为信用评估、信用评级、资信评估、资信评级信用评价主要包含:专业机构、特定对象、履约能力、评价、符号等因素。因此,信用评价是由专门机构根据规范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各类市场的参与者(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及各类金融工具的发行主体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并以一定的符号表示其信用等级的活动,它是建立在定量基础上的定性判断。商业银行对申请贷款企业的信用的5C分析法分析,5C其包括:(1)借款人品德(2)经营能力(3)资本(4)资产抵押(5)经济环境要求借款人必须诚实可信,善于经营。通常要根据过去记录结合现状调查来进行分析,包括企业经营者的年龄、文化、技术结构、遵纪守法情况,开拓进取及领导能力,有无获得荣誉奖励或纪律处分,团结协作精神及组织管理能力要分析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及获利情况,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手段是否先进,产品生产销售是否正常,在市场上有无竞争力,经营规模和经营实力是否逐年增长,财务状况是否稳健。企业资本往往是衡量企业财力和贷款金额大小的决定因素,企业资本雄厚,说明企业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抗风险能力。因此,信用分析必须调查了解企业资本规模和负债比率,反映企业资产或资本对于负债的保障程度。资产可以用作贷款担保和抵押品,有时申请贷款也可由其他企业担保。有了担保抵押,信贷资产就有了安全保障。信用分析必须分析担保抵押手续是否齐备。抵押品的估值和出售有无问题,担保人的信誉是否可靠。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前途具有一定影响,也是影响企业信用的一项重要的外部因素。信用分析必须对企业的经济环境,包括企业发展前景、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变化等进行分析,预测其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三、企业管理能力分析1、企业整体素质分析企业素质指的是企业各要素的质量及其相互结合的本质特征,它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整体功能。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企业素质是一个质的概念而不是量的概念,因此看企业不能只看其规模,而是要注重其内在质量。同时企业素质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分析企业素质时,不仅要分析企业各个部分的质量,更要注重各个要素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整合。企业素质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企业的技术素质,企业的管理素质和企业的人员素质。企业的技术素质是企业素质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劳动对象的素质,即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质量及水平;劳动手段素质,即企业的设备,工具共装及工艺水平。企业管理素质是企业素质的主导,是技术素质得以发挥的保证,它包括: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企业基础管理水及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的水平,经营决策能力,企业文化及经营战略。企业的人员素质是企业素质的关键,它包括企业干部素质和企业职工素质。干部素质包括企业经理人员、科技人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及身体素质,以及与各种工作结构的配套状况;职工队伍素质包括基本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生活后勤工人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及生体素质等。另外,人员素质还包括企业个部分人员的结构性素质,即各类人员的搭配状况,以及各部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的高低。2、企业管理制度分析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总称。内容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分类:企业管理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规章制度和责任。(1)规章制度侧重于工作内容、范围和工作程序、方式,如管理细则、行政管理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2)责任制度侧重于规范责任、职权和利益的界限及其关系。一套科学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职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3、企业生产技术分析生产技术就是用原材料、半成品,制造、安装出能符合安全标准、质量标准、能耗及时耗标准、环保标准等使用性能的产品之方法、步骤。四、企业市场状况分析1、企业产品行业状态行业分析是指根据经济学原理,综合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对行业经济的运行状况、产品生产、销售、消费、技术、行业竞争力、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等行业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发现行业运行的内在经济规律,进而进一步预测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行业分析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分析之间的中观层次的分析,是发现和掌握行业运行规律的必经之路,是行业内企业发展的大脑,对指导行业内企业的经营规划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企业产品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市场份额是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也就是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企业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这种垄断既能带来垄断利润又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是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指标。3、企业产品竞争力分析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在有效利用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领域和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进而促使企业强化持续发展的能力。或者说,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优化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在有限的市场资源配置中占有相对优势,从而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竞争力分析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中市场预测的一部分,它主要是研究拟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和获胜能力。也就是本企业同目标市场的竞争对手相比,由于项目在投资、政策法规、基本运营环境及目标产品在市场价格、性能、质量、工艺技术和设备、产品结构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处于相对优势,使得其产品所具有占有市场份额的能力。实际上就是确认拟建项目或改扩建项目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定位问题。竞争力分析的结果将促进项目不断优化技术经济方案,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提高决策质量。五、企业财务分析法1、企业财务报表分析2、企业财务比率分析3、企业现金流量分析1、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按一定的财务指标体系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它是根据企业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加以归类、整理、分析和汇总后编制的。企业的财务报表由主表、附表、附注等组成,有着巨大的信息容量,集中、概括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可以更加系统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财务状况。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包括(1)资产项目: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投资。(2)负债项目: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到期时间及还款安排。(3)资本项目:真实性、资本结构、补充情况。(4)损益表:收入、成本、费用的真实性;纵向、横向对比分析报表分析中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对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的分析。并对其分别进行水平和垂直分析。2、企业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列分析主要包括流动性比率,结构性比率和营运能力比率。其中流动性比率主要包含: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其主要用来衡量企业承担经常性财务负担的能力。其中流动比例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反应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而言成产企业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例公式速动比例=(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资产速动比例主要用于某些存货变现能力较差的企业,合理的最低速动比例是1.结构性比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率、流动负债率。其中流动负债率反映的是企业资产中流动资产所占比例,其数值越高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风险越小,但相反,一些流动性较差的行业过高的流动资产比例,从一个方面说明企业是以更大份额的筹资成本叫较多的长期资金御用到盈利能力较低的流动资产上,从而导致企业的盈利水平相应的降低。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进而会影响到其在偿债能力。与之相比考察期资产负债率就能相应好的来衡量企业的融资空间,利润空间。从而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比率主要包含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额/平均资产总额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额/平均固定资产总额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总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要用于分析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4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