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外国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11)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修养,宽厚扎实的业务基础,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在教育、科研、外事、经贸、新闻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翻译、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英语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2.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3.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刻苦钻研的良好学风、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4.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外语口语实践能力。5.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当代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前沿理论有较好的认识和了解。6.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并能较熟练地运用第二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以获取相关学术信息。7.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和技能,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8.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身心。(二)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第一年半为课程学习阶段,通过中期考核后进入论文写作阶段。二、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隶属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根据本学科覆盖面较宽的特点,设置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第二语言习得、翻译理论与实践、日本语言思想等四个方向。其主要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见下表:2序号研究方向本方向的研究范围及内容1英语教学研究对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及其发展、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的探讨;研究言习得和应用过程,注重语言习得和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英语教育教学的规律和途径,并应用理论知识指导语言教学实践和语言教学研究。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角度系统地探讨二语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了解学习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为什么学习者能够获得第二语言。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众多方面。3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国内外翻译理论发展史;结合语言学最新成果,从语篇学、认知学、语用学、文体学、美学等角度研究翻译规律,发展翻译理论;对比研究翻译实例、翻译理论与流派的发展;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和翻译教学法研究。4日本语言思想研究本方向研究日本语言、日本思想、日本语言与思想的关系。从日语语言学、语言哲学、社会语言学、日语语法研究、日语词汇学、日本思想研究、日本历史、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等角度深入探讨日本语言与思想;用有关语言与思想的综合观点深入探讨日本语言与思想的关系。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学术前沿专题讲座)、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跨学科课程)、补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四类。除补修课程外,各培养环节均应取得相应的学分。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需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2门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及格即可,不计学分。硕士研究生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27学分(学位公共课不少3于7学分,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学位专业课不少于9学分,学术前沿专题讲座2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2学分。课程设置和学分见附表1。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一)培养方式1、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负责硕士生培养的全过程,并帮助学生选择发展方向。2、硕士生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确定个人发展方向。3、授课教师要制定出课程教学大纲和详细的教学计划,列出必读和参考书目。授课采用讲授和讨论、讲座、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理论结合实际,在掌握本领域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学术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要求研究生拓宽视野,鼓励采用新方法、新手段进行研究。5、鼓励研究生参加本系、院、校及国内的各种学术活动,参加中外教师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新动态。(二)考核方式1、中期考核:为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结合论文开题工作,即第四学期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办法参照《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分制实施办法(试行)》(校发[2006]33号)中关于中期考核的具体要求执行。按照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如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取得相应学分,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合格,认定为中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对少数学习成绩差或缺乏科研能力的,或思想品德不合格的,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做出中止学习或延期毕业的决定。2、课程考核:研究生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具体可采用笔试或口试、闭卷或开卷、撰写论文、完成项目等形式进行。除实习、实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可采用考查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都要进行考试。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4时成绩(实验报告、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作业等)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成绩在75分(含75分)以上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全部学分;成绩在60分—74分者,取得少于该门课程应得学分1学分的学分数;成绩在60分以下者无学分,该门课程须重修。学位课程两次重修仍未通过者,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成绩合格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无学分。3、实践环节考核:实践课是培养研究生教学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导师指导下第三、四学期进行实践,实践环节要求研究生参加教育实习或者社会实践,本环节以考查方式进行。教育实习可面向学院外语专业本科或学校大学外语本科生参加教学一线工作,可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课、主持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课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工作量折合讲课20课时。参加社会实践者要撰写实践报告,并经过导师及学院对该生的教学实践进行考核,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给出考查结果。社会实践累计工作量至少2周。4、科研工作考核: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有关专业方面的研讨会。做seminar报告活动(包括学位论文进展报告)。参与导师课题,至少1篇文献综述或自主科研立项,撰写并在正式刊物发表本学科专业学术论文至少1篇。本环节以考查方式进行五、学位论文要求硕士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修满规定最低学分以上,中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研究计划与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一)论文选题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在广泛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选题一方面要考虑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和学生的发展方向、实际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力求与导师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相结合。学术性研究题目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用性选题应努力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5(二)论文开题硕士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4月底之前举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确定论文题目和研究内容等。开题报告主要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等。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公开宣讲,并广泛征求意见。学院组织导师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形成书面意见。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必须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考核小组。没有通过开题报告论证者,可以继续准备,三个月后重新进行论证。(三)论文撰写要求学位论文要求理论有依据,观点鲜明,文献翔实,思路清晰,文体规范。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对所研究问题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所创新和突破。论文用英语完成,论文篇幅不得少于1.5万字。论文书写必须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要以区、校两级优秀硕士论文为目标,着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四)论文评阅与答辩研究生的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内蒙古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六、基本阅读文献1.必读书目.Cook,V.(2000)Linguistic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Cook,V.(2000)SecondLanguageLearningandLanguageTeaching(2nded.)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Wardhaugh,R.(2000)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ForeignLanguageTeaching6andResearchPressBrown,G.etal.(2000)DiscourseAnalysis.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McDonough,J.etal.(2000)ResearchMethodsforEnglishLanguageTeachers.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Ellis,R.(2000)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Halliday,M.A.K.(2000)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Cuningsworth,Alan(1989)EvaluatingandSelectingEFLTeachingMaterials.Heinemann.Levenson,S.C.(1983)Pragmat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Leech,G.(1974)Semantics.PenguinBooks.Nida,Eugene.A.(1993),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Newmark,Peter.1982,ApproachestoTranslation,Oxford,PergamonPress.文秋芳著《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丁言仁著《语篇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张正东李少伶编《英语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小田切秀雄著《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下),集英社,1975年。久保田淳ら編《日本文学史》,おうふう,2005年。真田信治ら著《社会言語学》,おうふう,2005年。服部裕幸著《言語哲学入門》,劲草書房,2004年。飯田隆著《言語哲学大全》(Ⅰ―Ⅳ),劲草書房,2004年。猿田知之著《日本言語思想史》,笠間書院,1993年。鶴見俊輔著《現代日本思想史》,筑摩書房,2000年。2.选读书目Chomsky,N.(1957)SyntacticStructures.Mouton:theHague.Harmer,J.(2000)HowtoTeachEnglish.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Richards,J.etal.(2000)ApproachesandMethodsinLanguageTeaching.Foreign7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Gee,J.P.(2000)AnIntroductio
本文标题:外国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4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