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商品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第三章商品品种•第四章商品质量•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第六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第八章质量检验•第九章商品包装•第十章商品的储运与养护教学目的:(1)了解商品学研究的理论与现状(2)掌握商品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运作原理(3)在理论知识方面,能将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商品学实践(4)在实际能力方面,通过案例剖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商品及其本质一、商品的定义与特征1、商品的定义商品是指用来交换,并能满足人们和社会某种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特征①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②商品能满足别人和社会的消费需要③商品必须用于交换二、现代的商品概念1、商品体:由多种不同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使商品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2、有形附加物:商品的有形附加物主要是为满足商品流通需要、消费需要以及环境保护需要所附加的。包括:商品包装与标识、商品名称、商标与注册标记、专利标记、质量和安全标志、环境标志等。3、无形附加物:人们购买有形商品是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如提供信贷、送货上门或售后维修服务、质量保证措施、免费安装调试服务等第二节商品的使用价值一、使用价值的本质物的有用性——即是指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的吻合程度。二、商品使用价值1、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对于其使用者的意义、作用或效用。●广义的商品使用价值,包括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狭义的商品使用价值概念仅指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与“品”的统一2、商品使用价值的结构系统(1)静态系统由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使用价值构成的:●从满足需要的性质来看,包括商品的物质使用价值和精神使用价值●从主体的社会层次来看,包括商品的个人和社会使用价值●从客体的层次来看,包括商品的个体使用价值和群体使用价值●从主客体发生作用的地位来看,包括商品的主要使用价值和次要使用价值,●从主客体发生作用的性质来看,包括商品的正的使用价值和负的使用价值●从实现的客观依据来看,包括商品的现实(实际)使用价值和潜在(名义)使用价值(2)动态系统由潜在的使用价值向现实的使用价值转化的过程;交换过程消费过程;三个基本要素:需求、商品、使用价值第三节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商品学的产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德国:贝克曼1780年《商品学导论》中国:陆羽唐朝《茶经》二、商品学的发展国际:德国——欧洲、美洲、亚洲国内:1902年引进商品学课程技术论与经济论商品学在20世纪80年代相交融为现代商品学第四节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一、商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二、研究内容:(1)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及其系统的微观、宏观管理。(2)商品质量是指个体商品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特性的总和。(3)商品品种是指群体商品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特征总和。三、商品学的任务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2、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3、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4、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第一节商品分类一、商品分类的概念商品分类: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选择恰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地逐级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的过程。商品大类:是依照产业、行业不同而划分的商品群体,一般根据生产或流通领域的行业划分。商品细类(品类):若干具有共同性质或特征的商品品种的总称;商品品种:商品的具体名称所对应的商品;是按照商品的性能、成分等方面的特征来划分的.商品细目或规格:对商品品种的详尽划分。二、商品分类的作用1、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的基础2、利于商品标准化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实施3、便于管理和消费4、利于研究和教学三、商品分类的原则1、科学性2、系统性3、可延性4、兼容性5、综合实用性四、商品分类的方法1、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2、面分类法(辅助):又称为平行分类法,是把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五、商品分类标志1、选择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目的性;稳定性;唯一性;逻辑性;包容性2、常用的分类标志:用途;加工工艺;原材料;化学成分第二节商品代码和商品编码一、商品代码及其类型1、商品代码的概念与功能:(1)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2)依据代码所标识的信息内容的不同,商品代码就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商品分类代码和商品标识代码两类。2、商品代码的类型:(1)全数字型代码——最为普遍(2)全字母型代码(3)数字-字母混合型代码二、商品编码和编码原则1、商品编码的概念:(1)商品编码是指根据一定规则赋予某种或某类商品以相应的商品代码的过程。(2区别:商品编码、商品条码、商品代码2、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原则:唯一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扩性原则;稳定性原则;统一性;协调性原则●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原则唯一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无含义性原则三、商品编码方法1、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方法(1)顺序编码法(2)系列顺序编码法(3)层次编码法(4)平行编码法例:01111·010冬小麦2、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方法:商品标识代码:一般是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I(也称为EAN.UCC系统)的编码标准所规定,并用于全球统一标识商品的数字性代码。其编码体系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核心,包括流通领域中所有的产品与服务(贸易项目、物流单元、资产、位置和服务关系等)的标识代码及附加属性代码。第三节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一、商品条码与物流条码1、商品条码的概念:商品条码是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示代码的条码,包括:EAN商品条码和UPC商品条码。商品条码是一组粗细不同,黑白或彩色相间条空组成的用于表示商品代码的图形。商品条码由条码符号、字符代码和空白区三部分组成。2、商品条码的产生和发展:产生: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UCC)1974年,欧洲12国决定成立欧洲条码系统筹备委员会。1977年EAN正式成立发展:欧洲物品编码协会在1992年正式更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简称仍为EAN。至此以全球统一的商品编码体系为核心,以条码自动识别方法为技术支撑的全球物品标识系统基本形成。两大组织最终走向联合,发展成为全球物品标识系统,即EAN·UCC系统。02年11月,UCC正式加入EAN,并宣布从05年起EAN码也能在北美地区正常使用。中国物品编码协会(ANCC)成立于1989年,1991年加入EAN二、商品条码的种类1、厂家条码厂家条码是指商品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印刷到商品包装上的条码,有EAN商品条码和UPC商品条码两类。在商品流通中,条码又可分为消费单元条码和储运单元条码两种。2、店内条码:店内码是指商店为便于店内商品管理而对商品自行编制的临时性代码及条码标识三、物流条码及其应用1、物流条码的概念:物流条码是指由EAN和UCC制定并用于商品单元的全球统一标识的条码。商品单元由消费单元、储运单元和货运单元组成。(1)物流(logistics)是指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通过包装、搬运、储存、配送、运输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从物品的供应地向物品的接收地的流动过程(2)供应链物流是指物品由生产厂家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各个环节的整合(3)物流标识是指对供应链中流转的物品所进行的标识,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合理的标识能够迅速、准确地采集到供应链物流管理所需的信息2、国际通用的物流条码(1)消费单元条码:即商品条码,采用标准EAN-13条码;(2)储运单元条码:一般采用ITE-14条码。目前在我国部分超市的配送中心已开始使用,主要用于商品的纸质包装箱上。我国与其相对应的是《储运单元条码》;货运单元条码:常用EAN·UCC-128条码,是国际物流业中普遍推广使用的全球通用物流条码。是一种连续型、非定长条码,能更多地标识贸易单元中所需信息补充材料:物流条码与商品条码有何异点?1).标志意义不同商品条码是最终消费品的消费单元上的标识,通常是单个商品的唯一标识,用于零售业现代化的管理;物流条码是储运单元(或称贸易单元)的唯一标识,通常标识多个或多种商品的集合,它标贴于商品的外包装(又称大包装或运输包装)上,以供物流过程中的收发货、运输、装卸、仓储、分拣、配送等环节识别,用于物流的现代化管理。2).服务领域不同a.商品条码服务于供应链中的消费环节。b.物流条码服务于供应链中除消费环节之外的所有环节。3).信息容量不同商品条码采用EAN/UPC码制,由一个13位或8位数字以及条码符号组成,其长度固定,信息容量少;物流条码主要采用UCC/EAN-128码制,是一个可变长度,可表示多种含义、多种信息的条码,是货运包装的唯一标识,可表示货物的体积、重量、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是贸易伙伴根据贸易活动中共同的需求,经过协商统一制定的。4).标准维护不同商品条码是一个国际化、通用化、标准化商品的唯一标识,是零售业的国际化语言,其标准无需增减更新,便于维护;物流条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伙伴对各种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应运而生的,其应用不断扩大,内容也不断丰富,条码的内容可适时增减,维护条码的标准难度增大。由此,及时沟通用户需求,传达标准化机构有关条码应用的变更内容,是确保国际贸易中物流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障之一。第四节商品目录一、商品目录及其分类1、商品目录的概念:商品目录即商品分类目录,按照一定的商品分类目的和分类方法将范围内的商品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分开并形成一览表。2、商品目录的分类●国际上通行的商品目录●国家商品目录●行业(部门)商品目录●企业商品目录二、重要的商品分类编码标准1、《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2、《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主要产品分类》(CPC)4、《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GB/T7635-2002)第三章商品品种第一节商品品种的概念一、“高质量的商品”新解质量=质地+数量=品种经济+数量经济二、商品品种的概念商品品种是指按某种相同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是指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不同的消费结构要求有不同水平的使用价值及不同的品种规格三、商品品种发展和变化的规律1、商品品种的一般规律:最佳扩大、最佳组合和构成、完善、更新、结构与消费结构相符的规律2、商品品种的特殊规律:只适用于某类商品或一些类似种类商品的品种规律第二节商品质量、品种和效益一、商品使用价值规律1、定义:由商品交换而产生的存在于同类商品使用价值中的社会必要标准及其对生产者的反作用。2、商品使用价值大于或优于社会必要标准,就容易被社会和消费者接受。3、商品经济竞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是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运行轨迹。①规模竞争②价格战③使用价值的竞争二、质量、品种、效益与使用价值1、质量和品种是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前提质量——商品满足人们需求的深度品种——商品满足人们需求的广度2、商品使用价值(UV)、商品品种(S)和商品质量(Q)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的函数关系表示:),(QSfUV3、商品质量和品种是决定商品使用价值的两个方面,也是决定销售和经济效益的两个关键因素,商品品种已构成效益的基础,商品质量已构成效益的关键。第三节商品品种类别与结构一、商品品种的分类与类别:1.商品品种分类:●按生产上的分工: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品●按流通中的分工:零售商品和非零售商品●按照消费需求的类型和内容2.商品品种类别:●按照商品品种形成的领域,可划分为生产品种和经营品种●按照商品品种的横向广度或商品品种的结构,可划分成复杂的商品品种和简单的商品品种●按照商品品种的纵向深度,可划分
本文标题:商品学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4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