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外科学颅内压增高试题
外科学:颅内压增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6题)1、诊断颅压高可靠依据是A、视乳头水肿B、剧烈头痛C、频繁呕吐D、癫痫发作E、双外展神经麻痹颅高压: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进行性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2、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是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B、Cushing征C、意识障碍加深D、去大脑强直发作E、X线片示脑回压迹加深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一系列生命体征的改变,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减缓、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库兴反应,主要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病例。3、颅压高所致颅神经麻痹容易出现的是A、动眼NB、滑车NC、外展ND、面NE、听N4、哪一项不是颅内压增高所致头颅X线平片特点A、颅缝裂开B、枕大孔扩大C、脑回压迹加深D、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E、蛛网膜颗粒加深解析:慢性颅内压增高时由于颅内病变长期存在导致颅骨的改变,头颅X线改变主要为颅缝增宽,蛛网膜粒压迹扩大增深,脑回压迹增多加深,枕大孔扩大。而蝶鞍扩大,前后床突及鞍背的骨质吸收主要是蝶鞍内病变(垂体腺瘤)的表现。解析:1)、颅缝分离:儿童为冠状缝和矢状缝,成人为人字缝。2)、脑回压迹增多、加深;3)、颅板变薄;长期增高,可使颅骨吸收,密度减低。4)、碟鞍改变:鞍背、后床突破坏,骨质疏松,蝶鞍扩大,变形。从“本科第六版教材第253页”看不出有枕大孔扩大。5、治疗脑水肿,下列药物哪一种效果较好,最常用A、50%葡萄糖B、30%尿素C、25%山梨醇D、20%甘露醇E、浓缩血清白蛋白6、易早期出现颅压高症状的是A、额叶肿瘤B、颞叶肿瘤C、顶叶肿瘤D、枕叶肿瘤E、第四脑肿瘤易引起梗阻性脑积水。7、处理颅内压增高,哪一项是错误的A、频繁呕吐时宜禁食B、限制输液量及速度C、便秘4天以上给予高位,高压灌肠D、静点地塞米松E、早期行病因治疗对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保持大便通畅,但不宜高位灌肠,因高位灌肠可引起颅内压突然升高诱发脑疝8、诊断颅内占位病变,无痛、安全、准确的方法是A、头颅CTB、头颅X线平片C、脑电图D、脑血管造影E、气脑造影9、排除颅内占位病变,哪一项是准确的A、无视乳头水肿B、颅平片无颅内压增高表现C、叩诊小儿头颅无破壶音D、脑超声中线波无移位E、CT扫描无异常改变10、颅内压增高的容积代偿(即空间代偿)主要依靠A、脑组织的压缩B、颅腔的扩大C、脑脊液被排出颅外D、血压的下降E、脑血流量减少11、颅内压增高“三主症”包括A、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B、头痛,呕吐,偏瘫C、头痛,抽搐,意识障碍D、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E、头痛,呕吐,血压增高12、慢性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B、头痛,瞳孔异常和肢体运动障碍C、血压,呼吸和脉搏改变D、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E、进行性意识障碍13、关于颅内压增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喷射性呕吐多见B、后期常伴视力障碍C、阵发性头痛是主要症状之一D、某些病例可始终不出现“三主症”E、在婴幼儿头痛出现较早且较重头痛: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程度各人不同,呈阵发性,一般均以早晨及晚间出现较多,部位多在额部及两颞,也可位于枕下向前放射于眼眶部,头痛程序随颅内压的增高进行性加重,用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在婴幼儿,骨缝尚未闭合,头痛出现较晚。14、视乳头水肿在临床诊断颅内病变的意义是A、出现视乳头水肿,可肯定颅内有占位病变B、无视乳头水肿,可排除颅内占位病变C、视乳头水肿,对颅内占位病变性质有鉴别价值D、无视乳头水肿,可排除颅内压增高E、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体征之一15、降低颅内压增高的最有效易行的方法是A、腰穿大量引流脑脊液B、施行人工冬眠物理降温C、进行控制性过度换气D、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E、将病员置于高压氧仓内16、有一名颅内压增高病人,病情有加剧表现,处理的关键措施是A、头颅CT,明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B、安静卧床,头高30度C、保持便通D、20%甘露醇250ml,一日二次,静点E、限制水,盐入量17、颅内压增高病人的一般处理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B、频繁呕吐时,予以禁食,用脱水剂C、意识不清痰多者作气管切开吸痰D、作高位灌肠以疏通大便E、静脉补液以保持尿量18、颅内压增高病人昏迷,治疗呼吸道梗阻最有效措施是A、通过鼻腔口腔导管吸痰B、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C、环甲膜穿刺D、气管切开E、用开口器侧卧位引流19、有一颅内压增高病人,其原理是A、颅内新生物生长B、脑积水C、颅腔内有出血D、颅腔内有感染E、颅内压的生理调节功能失调20、有一名颅内压增高病人,哪项不是其头颅X线平片的改变A、颅缝增宽B、脑回压迹增多C、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D、蛛网膜颗粒压迹扩大E、一侧或双侧内听道扩大21、有一名颅内压增高病人,持续颅内压增高导致病理生理紊乱,但应除外A、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调B、胃肠道出血,溃疡C、脑疝形成D、肺水肿E、早期血压下降,脉搏变快,呼吸增快解析:1.颅内压升高可导致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调,血压过高或过低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来说,比对颅内压正常者的影响要大的多。必须注意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以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流。2.颅脑损伤后早期会出现胃肠道功能的改变。急性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是严重应激所致的消化道并发症,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出血、浅表糜烂和溃疡形成。临床上,颅脑外伤和脑血管病变是最强烈的应激情况之一,因而并发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较为常见。重型颅脑损伤后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低血压和高血糖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胃肠粘膜病变发生的高危因素。3.颅内压增高,血管调节能力差,通常再合并有发热,会出现脑水肿,颅内容物体积增大,形成脑疝。4.呼吸功能不全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最常见并发症,各级神经中枢的损伤可直接导致呼吸抑制,而神经源性肺水肿则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肺部感染成为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呼吸中枢功能障碍引起呼吸异常,呼吸抑制,患者的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排痰功能丧失。口、鼻咽腔的分泌物、血液、呕吐物很易误吸入肺;冬眠药、镇静药、镇痛药等产生呼吸抑制;长期昏迷病人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许多合并伤如胸部伤、颌面伤、腹部伤、严重骨折、休克等也影响呼吸。损伤晚期呼吸功能障碍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是重型颅脑损伤凝血功能异常导致肺栓塞。5.颅内压增高对脑血液循环的改变可分为4期。第一期:相当于颅内压增高的初期,亦称为无变化期。在此期中,呼吸、血压、脉搏、脑电波等各种生理活动都没有明显改变,脑血流量基本可以维持。第二期:脑血流量减低期,在此期内血脑屏障开始发生障碍,脑水肿的症状逐渐明显,颅内压继续升高,脑血流量开始减低。第三期:血压增高期,此期由于颅内压持续性增高,出现呼吸节律不整,脉搏变慢;同时血压上升,出现血管加压反应,脑血流量明显减低,血脑屏障严重破坏,脑水肿严重,颅内压更加增高。第四期:如果此期内颅内压增高仍未解除,或继续增高时,血压也继续上升,最终导致脑血液循环停止,心律紊乱,血压波动不稳,以后,血压下降,呼吸、心跳停止。由此我们不难看出E选项是错误的22、有一名30岁男患,病程4个月,头痛发病,入院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和呕吐,入院检查,意识清,眼底视乳头水肿,左上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活跃,病理征(+)。诊断是A、脑梗死B、脑出血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水肿E、颅内压增高23、有一名30岁男患,病程4个月,头痛发病,入院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和呕吐,入院检查,意识清,眼底视乳头水肿,左上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活跃,病理征(+)。应采用的检查,是A、X线颅片B、脑电图C、脑血管造影D、CTE、ECT24、有一名30岁男患,病程4个月,头痛发病,入院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和呕吐,入院检查,意识清,眼底视乳头水肿,左上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活跃,病理征(+)。根本治疗原则,是A、脱水治疗B、给予镇痛剂C、冬眠物理降温D、去病因治疗E、去骨开减压。25、有一名40岁男患,病程4个月,右侧肢体无力发病,逐渐出现头痛和语言笨拙,入院检查眼底视乳头水肿,不全运动失语,右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病理征(+)。考虑病变部位是A、右额部B、左额部C、右顶部D、左顶部E、右小脑26、有一名40岁男患,病程4个月,右侧肢体无力发病,逐渐出现头痛和语言笨拙,入院检查眼底视乳头水肿,不全运动失语,右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病理征(+)。采用的辅助检查是A、X线颅平B、脑电图C、脑血管造影D、CTE、ESCT
本文标题:外科学颅内压增高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5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