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四上语文教学设计(全册)增加了七单元目标
1一单元教学设计:刘莉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选编了四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秋天向我们微笑》、《三棵银杏树》,一篇批读文《海滩上的雕塑》,一篇略读课文《一颗小豌豆》)和一个积累与运用。走进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会看到如诗般美丽的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无私的为人们送来快乐的银杏树和充满童真童趣的海滩雕塑。当你拜读安徒生的童话《一颗小豌豆》时,你会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样获得生命的力量。通过本单元教材的学习,要继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以及运用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或上下文释词的能力。文质兼美、富有情趣是本单元课文特点,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指导,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内容,领悟文章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在“批读文”的引领下,逐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线索很明朗,可以适当的对孩子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秋天向我们微笑》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品味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悟“微笑”的内涵;感受诗歌中比喻、拟人的修饰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棵银杏树》在教学时,可采取:疏通全文内容,明确作者目的。学习重点段落,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品析文字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练习语言表达。最后以摘抄和仿写的形式进行教学。《海滩上的雕塑》是一篇批读文,要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批注的好习惯。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体会“挖”“掘”“堆”“垒”这几个动词的生动、准确,体会排比句式的节奏感。《一颗小豌豆》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标对略读课文的要求是:粗知文章大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篇课文全文语言通俗易懂,具有童真童趣,很适合学生朗读,因此,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悟小豌豆顽强的生命力带给小姑娘的信心和力量。1、秋天向我们微笑一、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烦恼”、“觅食”等生词的意思。2、品析美的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品味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悟“微笑”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2感悟“微笑”的内涵,感受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四、课前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图片、课件或实物等。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秋天。预习课文,勾画生字词,自学生字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问题。五、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烦恼”“觅食”“酿造”“珍藏”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烦恼”“觅食”“酿造”“珍藏”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烦恼”“觅食”“酿造”“珍藏”等词语。板书设计1、秋天向我们微笑秋天来到水果熟庄稼丰收动物活动黄叶飘落珍藏秋天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文题目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我们读过很多他的作品——如:2.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创作了很多儿童诗歌、童话和儿童故事的作家——一起说出他的名字。(简介作者王宜振)3、齐读课题。谈谈你读了课文题目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预见:——秋天为什么向我们微笑?——秋天不是人,为什么会微笑?——怎样才能看出秋天在向我们微笑呢?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生字词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已经圈画的生字新词,做到音准句顺。读完课文再读读课后的生字。2、同桌一起读,注意彼此正音。3、检查生字词认识情况,多种形式识记,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1)出示词语读一读,理解部分新词。——自读,指名读,正音,齐读,重点是词连读。——学生交流、互助,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相加法、联系课文、找近义词)重点:烦恼酿造音符觅食珍藏(2)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正音,重点指导:嚷、缨、粱、酿、衔。3——学生为生字找朋友,扩词或者找形近、音近字组词。重点区别:袄——妖缨——樱街——衔恼——脑梁——粱(3)听写生词——听写生词(可以指名上台听写)——同桌互评,订正一遍。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把字和词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读课文,了解小节的大意。——分大组分小节读文或者抽生分小节朗读课文,注意评价,要读出诗歌的节奏。——在分小节读的同时,交流、评议各小节的大意,了解大段段意,学习归纳段意的方法:主要写了什么怎么样了?老师相机板书。2、想一想:课文哪些诗节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景象与丰收的喜悦?课文剩下的内容主要写了什么?试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资源资源库:作者的资料:作业:1、读拼音,写生字。niàngmìliɑng()造()食高()fánǎoyīnɡ()恼红()红()xiánrǎng()入叫()2、照样子写出下面字的形近字,再组词语。袍(紫袍)恼()衔()抱(怀抱)()()袄()粱()()()3、读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品析美的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品味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悟“微笑”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悟“微笑”的内涵,感受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1、秋天向我们微笑桂子飘香带来了果实成熟4秋天动物欢歌秋色迷人喜爱之情黄叶飘落……教学环节一、回顾导入1、复习: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2、秋天微笑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中仔细品读品读吧!二、品读重点诗句,欣赏秋天的美丽。(一)读课文,从面上感知。1、自读思考: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的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诗句体会到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示出来。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最后组际交流、讨论。(二)读课文,从点上品味。1、默读1~5小节,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注意思考或旁批出自己喜欢的原因,试着有感情地读读。2、小组交流、补充。3、全班交流,鼓励补充、争辩,师适时点拨。4、预见:(1)喜欢“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轻轻地把它们涂掉”,从这里体会到秋天里桂花开放,给我们带来香气,从“轻轻地”、“抓”、“涂掉”体会到秋风轻柔的特点。体会拟人的用法。(2)第2、3节诗:喜欢秋天丰收的景象,从对苹果、葡萄、玉米、高粱的描写中体会到秋天里这些水果和粮食成熟了,尤其欣赏作者拟人手法的运用,把事物的特点表达得十分生动形象:“嚷”、“穿红袄”、“披紫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苹果、葡萄急着成熟的情态;动词“举着……乐,红着……笑”不仅形象地写出了玉米、高粱的成熟,而且表达了作者沉浸在秋天的丰收里的由衷的喜悦。品析“烦恼”、“酿造”。思考:夏天里,玉米可能遇到哪些烦心的事?高粱成熟后可做什么?(联系工具书。)(3)第4节诗:喜欢第2、3、4行诗。从“快活的音符”体会到鸟儿们一路欢歌,反应了作者欢乐的心情。从“觅食的小蚂蚁……蚁巢”可体会到蚂蚁在秋天里忙着觅食准备过冬的勤劳。(4)第5节诗:喜欢满树的黄叶,从诗句对黄叶的描写中可以联想到黄叶飘落时纷纷扬扬的美景,从“明年春天……长满树梢”可以体会到春天里,落光叶子的树木又会重新长出充满生机的新叶。(5)齐读第1~5节诗。(6)拓展:除了诗中介绍的礼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礼物也是秋天送来的?(鼓励尽量说。)能不能像作者一样,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7)有感情地品读第1~5节诗。注意读出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可采取试读——抽生读——点评——再试读——齐读的方式读。4、过渡:你喜欢秋天,我喜欢秋天,他喜欢秋天,我们都喜欢这硕果累累、金风送爽的秋天。这不,一群喜欢秋天的孩子走到了披满黄叶的大树下。请读第6节诗,说说你的感受或想法。5——这里的“珍藏”可以换成“收藏”吗?为什么?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什么?——为什么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欣赏诗句的美、秋天的美。可以配乐朗读,分组朗读。6、背诵课文。指导:可以按照归纳的小节主要意思记忆,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忆。三、拓展延伸,课外阅读。1、除了课文中描写到的景物外,你还知道哪些景物也是秋天特有的?2、找找描写秋景的文章读读。3、推荐王宜振的其他作品。教学资源资源库:作业:1、照样子写拟人句。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2、完成课后3题,听写并造句。3、想象秋天还有什么变化,试着用一段话写下来。指导:仔细观察,找到事物的变化。要让景物表达感情。运用比喻、拟人等写法,让文章更生动。教学反思:2、三棵银杏树一、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能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能运用本课新词说话。2、认识银杏树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受到美的熏陶。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并能自主积累词句。二、教学重点:认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银杏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三、教学难点:理解句与句的联系和感知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物。四、课前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图片、课件或实物等。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银杏树和叶圣陶。预习课文,勾画生字词,自学生字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问题。6五、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屈曲、古怪、投”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教学重点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屈曲、古怪、投”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屈曲、古怪、投”等词语。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板书设计2、三棵银杏树位置生长空间美干枝叶花果教学环节一、谈话交流揭示课文题目1、齐读课题。2、提问:了解银杏树吗,给大家做个介绍。3、出示图片,教师简介。银杏树是我国珍贵的古树种,也是我国的特产植物。俗称白果树。别名叫公孙树,因为这种树在自然生长状况下,长得慢,形容祖父一辈种银杏,到了孙子辈才结果。银杏除树姿美丽外,它的种子可食用,也是一味药材,有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叶子有杀虫作用,可以防治棉蚜虫。树叶夹在书里,可以驱除蛀书的蠹虫。春天,银杏树开花,蜜蜂云集,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生字词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已经圈画的生字新词,做到音准句顺。读完课文再读读课后的生字。2、检查生字词认识情况。(1)出示词语读一读,理解部分新词。重点理解:找近义词理解:偶然、忽略联系生活实际:屈曲、古怪、动作演示:投、(2)出示生字:7——指名读生字、正音,重点指导:赤、裸、荫、缕。——学生为生字找朋友,扩词或者找形近、音近字组词。注意:“投”、“没”、“设”3个形近字的区别,“裸”的易错点,“烫”、“鹰”的写法。方式:小组交流,全班互动,注意提醒大家你认为最值得注意的地方。(3)听写生词——听写生词(可以指名上台听写)——同桌互评,订正一遍。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把字和词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大意。——分大组分小节读文或者抽生分小节朗读课文,注意评价,要注意长句子的指导。——在分小节读的同时,交流、评议各自然段的大意,了解大段段意,学习归纳段意的方法:主要写了银杏树的什么?也可提醒学生注意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老师相机板书:位置、年纪、支干、叶、花、果2、试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方法:可以用段意相加法。四、精读课文1——2自然段(一)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1)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的是什么?这四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本文标题:四上语文教学设计(全册)增加了七单元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6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