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大二上学期期末现代物流概论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10届物流管理专业现代物流概论——Sangd’sDIY注:仅供参考,如有雷同,深感荣幸1现代物流概论考试参考复习资料第一章一、物流的概念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想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二、几种主要的物流学说5P1.物流的商务分离说2.物流的“黑大陆”说3.物流的“冰山”说4.物流的“第三利润源”5.物流的“效益背反”说6.物流“成本中心”说7.物流“利润中心”说8.物流“服务中心”说9.物流“战略”说三、商流和物流的关系5P1.联系:两者在同一个流通过程中同时发生,如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辅相成。2.区别:两者最大的不用式两者的运动方式不同。商流是必须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进行的业务活动,它体现的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而物流不受经营环节的限制,它体现的是物品如何按照交通运输条件、储存或保管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最省的费用到达消费低或客户手里。第二章一、比较5种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9P1)铁路⑴优点:能承担低成本的中长距离大宗货运等,安全性高,货损率小。⑵缺点: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2)公路⑴优点:建设周期短,投资成本低,能承担小批量,多频次的货运,门到门服务。⑵缺点:载重量小,不适宜装载重件、大件货物、不适宜走长途货运;货损率高,安全性小。3)水路⑴优点: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投资少劳动生产率高;⑵缺点:运输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节、气候影响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4)航空⑴优点:速度快,机动性好;⑵缺点:运输单位成本高。5)管道⑴优点:运量大,能耗少、无污染、不受气候影响。损耗少。⑵缺点:技术条件受限,无法应用到广泛领域。二、运输合理化的途径48P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尽量多采用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1)提倡铁路运输的“满载超轴”2)水运拖排和拖带法3)顶推法4)汽车挂车法3.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6.开展配载运输三、装卸搬运的概念、特点54P1.概念: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搬运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两者全称装卸搬运。2.特点:⑴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⑵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⑶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发生频率最高的活动)四、包装的概念、三大作用59P1.概念: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2.三大作用:1)保护产品:遮光、密封、防破损等2)方便储运:便于运输、装卸、保管与储藏,携带与使用,回收与废气处理3)促销功能:具有宣传作用五、配送的特点、分类、作用6964P1.特点:10届物流管理专业现代物流概论——Sangd’sDIY注:仅供参考,如有雷同,深感荣幸2⑴配送不仅仅是送货⑶配送的全过程由现代化技术和装备的保证⑵配送是送货、分获、配货等活动的有机结合体;⑷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⑸配送是以客户为出发点的,客户处于主导地位,真正体现了“用户第一”的观念2.分类:按配送组织着不同来分类⑴商店配送⑵配送中心配送⑶仓库的配送⑷生产企业配送3、作用:⑴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⑵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⑶通过集中性库存,可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者零库存⑷简化手续,方便用户⑸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六、配送中心的概念和基本要求70P1.概念:配送中心是指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2.基本要求:⑴主要为特点的用户服务⑵配送功能健全⑶完善的信息网络⑷辐射范围小⑸多品种、小批量⑹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七、流通加工和一般生产的区别。1)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生产加工的对象不是最终产品2)流通加工成都大多是简单加工,是对生产加工的辅助和补充3)流通加工的目的不在于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在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改变情况下提高价值4)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第三章一、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90P1.进货路线及方向的选择2.运输工具的选择3.存货控制4.货物保管制度5.产品废品率6.管理成本开支的大小7.资金利用率二、库存管理控制的方法(ABC、订货点法、MRP系统支持下的库存管理)110108P1.ABC分类法是一句“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原则,对关键的少数屋子实行重点管理的管理方法。2.订货点法:⑴定量订货法:是预先规定一个订货点,即一个确定的库存量。关键是确定订货时的库存量标准应为何值。计算公式:订货点库存量=平均日需求量X订货时间+安全库存量⑵定期订货法:是预先确定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检查库存量,并随即提出订货,补充至一定的数量。特点是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确定,每次订货数量不固定。计算公式:订货量=平均日需求量X(订货时间+订货时间间隔)+安全库存量-实际库存量-订货余额第四章一、企业物流的分类和特征125124P1.分类:⑴生产物流⑵销售物流⑶回收物流⑷废弃物物流2.特征:⑴企业物流具有关联性⑵物流流动的精确性⑶企业物流的效率背反性二、销售物流的四大服务要素140P1)时间性2)可靠性3)沟通性4)方便性第五章一、第三方的概念和特征165P1.概念: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由商品的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2.特征:⑴第三方物流是契约物流服务⑵第三方物流是个性化的物流服务⑶第三方物流的核心能力专业化⑷第三方物流的信息网络化⑸企业之间是联盟关系二、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好处168P1)有助于企业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2)可以使企业获得赠执行的物流服务和能力3)可以使企业将精力集中与主营业务,提高竞争力4)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社会效益第六章配送技术的主要手段199P10届物流管理专业现代物流概论——Sangd’sDIY注:仅供参考,如有雷同,深感荣幸3配送技术的主要手段以分拣和配货为主。第七章一、电子数据(EDI)交换及其作用228P1.概念:EDI是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的一种信息技术。2.作用:⑴实现无纸贸易⑵变革贸易方式⑶节约时间,提高效率⑷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⑸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二、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231P概念: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是指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小搜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传送至有关部门进行分析加工,以提高经营效益的系统。第八章一、供应链的概念和特征240P1.概念:供应链是将采购的原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到制造企业的用户的过程。2.特征:⑴复杂性⑵动态性⑶面向用户需求⑷交叉性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要点249P1.概念:供应链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2.要点:第一,供应链是一个单向过程,,链中各环节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通过链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第二,供应链管理是全过程的战略管理,从总体来考虑,如果只依赖于部分环节信息,由于信息的局限或失真,可能导致计划失真。第三,不同链节上的库存观不同,在物流的供应链管理中,不把库存当做维持生产和销售的措施,而将其看成是供应链的平衡机制。第四,供应链管理采取新的管理方法,诸如用总体综合方法代替接口的方法,用解除最薄弱链寻求总平衡,用简化供应链方法防止信号的堆积放大,用经济控制论方法实现控制等等。三、业务外包及其作用256P1.概念:企业外包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本企业的成本,充分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2.作用:⑴分担风险⑵加速重构优势的形式⑶更好地完成奇特难以管理或失控的辅助业务职能⑷是企业不拥有的资源⑸降低和控制成本,节约资本资金四、牛鞭效应产生原因及其对策261P1.产生原因:⑴需求预测修正⑵价格波动⑶订货批量⑷短缺博弈⑸库存责任失衡⑹需求不确定性2.解决办法:⑴订货分级管理⑵加强出入库管理,合理分担库存责任⑶缩短提前期,实行外包服务⑷规避短缺情况下,博弈行为⑸参考历史资料,适当减量修正,分批发送⑹提前回款期限第九章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分类(按照交易对象分类)274271P1.概念:一方面,它所包括的“现代信息技术“应涵盖各种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通讯方式;另一方面,对”商务“一次应作广义解释,使其包括不论是契约型或非契约型的一切商务性质的关系所引起的种种事项。2.分类:按照交易对象分类1)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2)企业对政府机构的电子商务3)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4)消费者对政府机构的电子商务
本文标题:大二上学期期末现代物流概论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7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