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汉语言文学知识授课教师:王慧敏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2013年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大纲一、总体要求1、了解与导游工作相解关的汉语言文学知识2、熟悉常用的汉字和导游语言3、熟悉旅游文学的特点和作用4、结合工作实际,丰富导游讲解的文化内涵5、语言表达形象性、艺术性,引人入胜二、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3、试题类型:(1)单选30题(每题1分)(2)填空10题(每题1分)(3)名词解释8题(每题5分)(4)论述2题(每题10分)三、考试目的与内容第一编汉字与导游语言第一章汉字文化导游知识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汉字文化导游知识了解、熟悉与掌握的程度。考试内容:第一节汉字与旅游的关系:1、了解汉字的历史、汉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2、熟悉汉字的种类,能识别不同种类汉字的形体特点,熟悉汉字特点产生的修辞技巧;3、掌握《说文解字》(许慎著)划分的汉字六种造字方法。第二节汉字在导游中的运用了解汉字形体的艺术变化和汉字结构的文化功能,掌握在导游中常见的难读易错汉字的读音。第二章导游语言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导游语言相关知识了解、熟悉与掌握的程度。考试内容:第一节导游词概述熟悉导游词的含义、分类方法及其特点,掌握导游词不同语体的表达风格和导游词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二节导游词的表达艺术熟悉导游词表达的特点,掌握导游词表达的基本要求。第二编旅游文学知识旅游与旅游文学概述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旅游文学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考试内容:了解旅游文学的含义与渊源,熟悉旅游文学的特征和作用,以及导游人员应具备的旅游文学知识。第一章至第八章考试目的:检查考生对旅游景点诗文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考试内容:1、了解选篇的作者、朝代、篇名、景点。2、理解选篇的内容,会讲解,会翻译。3、掌握重点篇目,记识精彩语句。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文字例:圭臬、饕餮、觊觎、桀骜语文是语言语文是文学•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袁卫星第一章汉字文化导游知识第一节汉字与旅游的关系一、汉字概述(一)汉字的历史(了解)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文字源于图画,之前经历了用实物、结绳、契刻等方式记事和交流。图画式的表达方式逐渐形成了语音、意思、形状等较为固定的象形文字。最古老的的汉字是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汉字的萌芽大约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如西安半坡村的陶器,上有仰韶文化符号100多个,被郭沫若称为“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二)汉字的种类(熟悉)1、形体演变上划分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1)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出土河南安阳小屯村,又称殷墟文字、契文、贞卜、卜辞;15万片,整理文字4500个,识别1000余个,内容涉及祭祀、战争、游猎、出行、疾病、生育等社会生活方面。甲骨文在旅游景点常作为一种旅游景物或文化背景出现。(2)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周秦汉均有,盛行西周。又名钟鼎文、吉金文字、铜器铭文铸字突出为阳字,称“识(志)”;刻字为阴字,称“款”。金文又称彝器款识。金文最早出现于商代,司母戊鼎大方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收藏全省出土的2000余件,内容涉及祀典、锡命、征伐、契约等。与甲骨文相比,金文字形工整,笔画圆润,代有书法的美感。(3)篆文官府使用的文字,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分为大篆和小篆。广义大篆指所有的古体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zhou)文和小篆。狭义大篆的代表字体有籀文和石鼓文。小篆是秦统一后使用的文字,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性文字。小篆的代表字体有琅琊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和会稽刻石。小篆字体多长圆方正、字形整齐、大小匀称。(4)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字体,出现于秦代,相传是秦始皇时程邈在云阳狱中所作。隶书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界线,排除了汉字中象形符号,把汉字变成由点、横、撇、捺组成的单纯书写符号。(5)楷书方正、整齐的文字,有说源于钟繇的《章程书》,又叫正书、真书;今隶。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沿用至今,为我国历史上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楷书点画结构的照应、合体字中不同部件的位置和比例要求严格,字形方正,书写简单。(6)行书东汉末年随楷书而产生的一种介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代表作品为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还有王珣的《伯远帖》。(7)草书人称解散的楷体,草有草率、潦草之意。广义指快而不工整的字体,狭义指某一具体字体的草写形式,如章草、今草、狂草等。章草盛行于东汉章帝时期,代表碑帖“皇象本急就篇”;今草产生于东汉末年,可字字相连,大小相同,粗细不一,正斜相依。狂草据说为唐代书法家张旭所创,代表作品有张旭的《残千字文》和怀素的《自叙帖》。2、从造字方法上划分(掌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划分为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1)象形:用简练的线条描摹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方法,如日、月等。(2)指事: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意义的方法,又称象事、处事,如上、下等。(3)会意: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如森、休等。(4)形声:用表意的形符和表音的声符拼合新字的方法,如箕、匡等。(5)转注:就是互训,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意思是归于同一部类的字,它们的字义可以互为训释。(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3、从笔画多少划分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简化汉字总表》共简化汉字2235个,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通用字7000个。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1)古今字上古时期汉字的数量很少,只能以一个字来表达多个不同的意思,后来兼有很多意义的字渐渐产生了分化,有些意义就被新字取代,这样就产生了古今字。例:不夙则莫。《诗经﹒齐风﹒东方未明》(暮)知者见于未萌。《商君书﹒更法》(智)秦国辟远。《史记﹒范睢列传》(僻)春往冬反。《韩非子﹒说林上》(返)赴于齐。《战国策﹒赵策三》(讣)(2)异体字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叫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异体字意义完全相同,古今字只能在某个意义上互相代替。异体字的类型:1)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别2)意符的不同3)声符的不同4)声符、意符都不同5)各成分位置的改变(3)繁简字指用一个字的繁写体和简写体。简体字与繁体字的对应关系,大部分是一一对应,也有一部分是一对多的关系。例:1)南宫适问与孔子曰《论语﹒宪问》2)女三人,长適秘书丞钱衮,余尚幼。(《江邻几墓志铭》欧阳修)3)肯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客至》杜甫)字义范围的扩大字义范围的缩小字义的转移(4)古今字义的异同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2)古今意义毫不相同3)古今意义微殊字义范围的差异字义感情色彩的差异字义的褒贬不同字义的轻重不同(三)汉字特点产生的修辞技巧(熟悉)1、汉字形状产生的形容词语,如一字形、人字形等;2、汉字结构产生的猜谜民俗,如老朋友、儿女双全等。二、汉字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了解)汉字不仅可以揭示旅游客体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作为旅游客体中最有文化价值的内容独立存在。(一)汉字是旅游景观的重要内容;(二)汉字对旅游景观的装强化、评点功能第二节汉字在导游中的运用一、正确认读汉字(一)注意形声字的声符例:畸、臀、涎、莠、鳜、皈、瞠、濒、淙等(二)注意多音字例:差、单、薄、吓(三)注意不要类推误读例:犷、狙(四)注意形似字读音的差别例:郴、彬、杉、肓、睑二、正确书写汉字例:餐、量、整、蛋、重(一)日常生活用品(1)毳cuì:鸟兽的细毛。毳毛:寒毛,人体表面的细毛;毇huǐ:舂或碾米使精;廛chán:古代指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市廛:集市;匜yí:①一种洗手用的器具;②一种盛酒的器具;缶fǒu:瓦器,大肚子小口;鬲lì:鼎一类的器具;鬳yà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䖒xī:古陶器也;虍hū:虎文也。象形;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簠fǔ:古代祭祀时盛稻梁的器具,长方形,有盖有耳;斝jiǎ: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珏jué:合在一起的两块玉;㫃yǎn:旌旗之游,㫃蹇之皃;黹zhǐ:缝纫、刺绣等针线活;緜mián:绵的异体字。蚕丝结成的片或团;囷qūn:古代的一种圆形谷仓;爨cuàn:灶;仝tóng:完也;繇?yóu:瓦器也;埙xūn: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觚gǔ:古代一种盛酒大器具;甑zèng:古代蒸饭大一种瓦器。(一)日常生活用品(2)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陶制或青铜制;鬹guī:古代陶制炊具,嘴像鸟喙,有把柄和三个空心的短足;龠yuè:古代管乐器;辇niǎn:古时用人拉着走的车子;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圭guī:古代测日影的工具;黺fèn:畫粉也。彩色花纹;合gě:量粮食的器具,一升的十分之一;斛hú:量器,古代以十斗为斛,后来以五斗为斛;嘉量liáng:标准量器;豊lǐ:古同“礼”,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辂lù:古代车前的横木。古代的大车;耒leǐ耜sì:古代耕地农具。耒:犁上的木把;耜:古代与犁上的铧相似的东西;(一)日常生活用品(3)鞮dī:用兽皮制的鞋;琮cóng:古代的一种玉器,筒状,外边八角,中间圆形;珪guī:古代帝王、诸侯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璋zhāng: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璜huáng:半璧形的玉。璧:平圆形,中间有孔;觿xī:古代骨头指的解绳结的锥子;盨xǔ:古代盛食物的铜制器皿,有盖和两个耳子;觯zhì:饮酒器具;卣yǒu:盛酒器具;盉hé:调和酒的器具;罍léi:盛酒器具,外形像壶;瓿bù:小瓮;縠hú:有皱纹的纱。(二)祭祀礼仪(1)徵zhēng:即“征”,征兆;弔diào:即“吊”:吊唁;缞cuī:粗麻布制成的丧服;绖dié:丧服上的麻带子;疐zhì:遇到障碍,跌到。事情不顺利,受挫折;奭shì:盛大的样子。消散的样子;釁xìn:即“衅”;䏌yì:振䏌也。从肉八聲;肸xī:多用于人名,如羊舌肸,春秋时晋国大夫;祜hù:福;俎zǔ:放祭品的器皿;尞liáo:古代祭祀的方式;祓fú:用斋戒沐浴的方式除灾求福;壝wěi: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瘗yì:掩埋、埋葬;(二)祭祀礼仪(2)卤lǔ簿bù:卤簿是皇帝出巡时的仪仗;跸bì:清路,禁止行人往来;笏hù:上朝时拿的手板;祀sì:祭祀;舁yú:共同拾东西;雩雩yú:古代求雨的祭祀礼仪;禳ráng:禳解。向鬼神祈祷消除灾殃;粢zī:祭祀用的谷类;耤jí:(1)帝王亲自耕种(田地);(2):租税;厝cuò:停柩待葬;匏páo:瓢葫芦;鬯chàng:祭祀用的酒;醴lǐ:甜酒;玦jué:古时佩戴的玉器,半环形(接近环),有缺口;珩héng:佩玉上面的横玉(三)动物、植物、自然风光(1)蛊gǔ:毒虫厮杀互食后,剩下的毒虫;蟲chóng:即“虫”;鱻xiān:鲜;羴shān:即“羶”,膻;黽miǎn:即黾,努力,勉力;紾?zhěn:稠髮也;枭xiāo:夜行的猛禽;隹zhuī:短尾巴的鸟,雎jū:雎鸠;翟dí:长尾山雉;雠chóu:同“仇”;鳍qí:鱼鳍;彖tuàn:论断、推断;豭jiǎ:公猪;豕shǐ:猪;彘zhì:猪;豚tún:小猪;燹xiǎn:野火;羼chàn:本义:群羊杂居,掺杂;骉biāo:众马奔腾的样子;夔kuí:传说中似龙的动物,一足;刍chú:喂牲口的草;尗shū:尗,豆也。象菽豆生之形也;秫shú:黏高粱;艸cǎo:草(三)动物、植物、自然风光(2)柰nài:落叶小乔木,可做苹果嫁接的砧木;窳?yǔ:本不勝末,微弱也;蓏luǒ:瓜类植物的果实;瓠hù:
本文标题:1汉字与旅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