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四川省乐山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乐山市高中2016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24.《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后在恭王三年(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释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该现象A.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B.质疑了《礼记·王制》的真伪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成因D.证实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存在25.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26.下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B.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C.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D.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27.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杂剧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B.文化政策适应官方的治国理念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D.市民文化冲击了封建统治基础28.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外国人“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为被害外国人的坟茔建立碑碣,以示“昭涤垢雪”。这些条款导致的严重后果是A.列强结成侵华同盟B.救亡运动的彻底失败C.留学风潮日益泛滥D.政府的角色完全转变29.1911年武昌起义后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1912年3月8日,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变A.因人设法,工具主义倾向明显B.符合国情,有利于防止总统专权C.违背了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理论D.仿效美国,便于国民党控制政权30.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1896—1931年)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同时期胡适也说治学应“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说明A.知识界普遍崇尚理性主义B.新文化运动片面的批判传统C.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追求D.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很大31.下表汇总了新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发行的部分邮票。其中,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的纪念邮票相比,主题最突出的变化是纪念周年枚数内容204毛主席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508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604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7013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上海淞沪抗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台儿庄大战、延安革命、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等12个纪念馆A.突出中共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B.突出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C.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D.强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32.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目录第三章南昌起义的参谋长第六章长征第七章到敌人后方去第十三章第十六章决战淮海A.北伐先遣战江南B.第三次反“围剿”C.千里跃进大别山D.百万雄师过大江33.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购销。这种做法A.标志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B.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C.切断了农民与自由市场的联系D.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34.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由此看来,梭伦改革A.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B.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C.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D.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35.公元前287年罗马规定:平民会议所制定的法案,不管元老院是否批准,对国家都具有约束力。从此,平民会议成为具有立法权的人民会议,平民获得了可以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说明当时的罗马A.平民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B.平民全面掌握了国家政权C.贵族和平民法律地位平等D.自由民内部关系有所调整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材料三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路”对古中国的价值所在。(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与宋代“海上丝路”在开通背景上的相似之处及在历史影响上的不同。(8分)(3)根据材料三和新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论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9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政治报告词汇出现次数统计(单位:次)会议召开时间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法制八大1956.92649600000九大1969.4431000000十大1973.830400000十一大1977.8942300001十二大1982.910021611000十三大1987.1013301760143十四大1992.107006101461十五大1997.90006510615——摘编自村田忠禧《通过对字词使用的计量分析研究中共党史》上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发展变化趋势。请归纳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4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到南朝宋刘裕为皇帝时,社会阶级已起变化,士族地主势力趋于衰落,庶族寒门走上政治舞台。但九品中正制度的存在,致贵族、髙门垄断高位,皇权还需取得他们的支持。为加强皇权,南朝君主把重权寄给原系微不足道的小官,这种小官既为重权所寄,渐次变成真宰相大臣,“至如中书所司,掌在机务。……,常为重寄。”门阀士族把持的“高官”职位,逐渐变成空名义或一种安慰而已。地方上,皇帝把刺史之权交给典签(典签是南朝在地方长官之下典章机要的官制,用以制约刺史),这样位高者无权,有权者位低,谁都反不了皇帝。文武官职实际管辖权力可互换,文官预军事,武将预政治,也都可为宰相。“宰相者……或掌机密,或录尚书,或综机权,或管朝政,或单侍中,或给事中,或受顾命,皆为宰相也。”以致有人叹息“政出多门.乱其阶矣。”南朝官制的变动,包含了社会变动的意义,对后世有重要影响。——《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1)根据材料,概括南朝官制变动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官制变动的原因。(9分)44.(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孙中山1924年完整地提出了“权能分开”的思想。他认为,老百姓既希望有一个万能的政府,又害怕有一个万能的政府。希望有一个万能政府工作效率很高,能为人民谋福利;但又害怕这个政府权力太大,人民无法控制它。孙中山觉得这个矛盾当时各国都没有解决,而他却解决了。他是如何解决的呢?就是实行“权能分开”。即把政治权力分成政权与治权两部分,也就是“权”与“能”。政权即人民权,是“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治权即政府权,是“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在这两大权力中,孙中山认为政权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是一种“管理政府的权”,它包括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其中选举权与罢免权是管理官吏的权,而创制权与复决权则是“管理法律”的权。治权即政府权,是“替人民做工夫的权”,它包括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由中央政府设立相应的五院来行使此权。孙中山认为政府有了这五种治权,才能成为一个“万能政府”。同时,人民有了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就有了控制政府的力量,就不怕政府到了万能而没有力量来管理。这种思想也称之为“权能均衡”或“分权制衡”。——江波《孙中山民权思想述略》(1)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权能分开”思想包含的民主理念。(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权能分开”的思想形成的原因。(9分)历史参考答案:24—28ABCBD29—33ACDCC34—35AD40.(25分)(1)价值:促进海外贸易,推动双边技术文化交流;开阔眼界,增进国人对世界的了解;产生航海论著,培养国人的海洋意识;萌发关注海防,防范倭患的国防理念等。(4点8分)(2)相似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航海技术提高;中央集权加强;原有商路受阻。(4分)不同影响:新航路促进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并加速向近代社会转型;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化进程,但也给亚非拉带来民族灾难。(任2点2分)古代海上丝路促进了沿线经济文化交流,实现了交往国家共同受益;但政治限制使交往的内容和范围有限。(任2点2分)(3)意义: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3分)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3分)当今世界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加强该地区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3分)41.(12分)示例:(注““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变化趋势: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分)原因:“十年文革”的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一局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任4点8分)【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建设的转变:从以改造和革命为主到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经济体制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45.(15分)(1)表现:小官掌握重权,高官无实际权力;剥夺地方刺史的权力给典签;文武官吏相互制约;增加宰相的名额。(任3点6分)(2)原因:社会阶级发生变化,士族地主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严重冲击了士族门阀的统治;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任4点9分)46.(15分)(1)民主理念: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权力制约与平衡(或五权分立或分权制衡);民主共和。(6分)(2)背景: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孙中山民权思想的转变,希望建立真正的人民的政府;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弊端;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孙中山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影响。(任4点9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本文标题:四川省乐山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7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