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德阳五中高二(下)期中测试卷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第Ⅰ卷(42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楔(xiē)子亢(kàng)旱阡(xiān)陌苌(cháng)弘化碧B.刹(chà)那潦(lǎo)水复辟(bì)繁文缛(rù)节C.忖度(dù)玉簪(zān)孱(chàn)头残羹冷炙(zhì)D.自诩(xǔ)推衍(yǎn)哀恸(dòng)咄咄(duō)逼人2.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蹒跚蜂踊沮丧蘖根B.杜撰账簿撕打胳膊C.仓皇理睬膨胀绰号D.潇洒连绵蹙缩慰籍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要努力利用外资的领域,继续投资环境,为外商在华投资提供法律,他们在我国合法经营的。A.拓宽完善保障保护权力B.扩大改善保护保障权益C.扩大改善保护保障权力D.拓宽完善保障保护权利4.下面加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A.社会上有少数人爱传播小道消息,他们把不经之谈猎奇为新闻,甚至把谣言也加以扩散。B.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他的公司终于成功上市,个人资产已经跃居该省首位,但他却深感自己知识欠缺,身无长物,决定继续到大学深造。C.老胡虽然年过花甲,但还是少不更事,书呆子气十足。D.教室里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学得认真,课堂气氛沸反盈天,十分活跃。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对我国的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史学,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作为文学,它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其中悲剧有《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等作品。D.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国后,有《王昭君》等著名剧本。6.对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暑气暄(炎热)宁许以负(担负,使动用法)秦曲B.掘野鼠去(收藏)草实而食之畔(通“叛”)主背亲C.皆共目(递眼色)之悟以往之不谏(挽回)D.人拥的我前合后偃(停止)相如廷(当廷,做状语)叱之7.从文言句式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是()A.虞常生得。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传以示美人及左右。D.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0题(9分)锌与人体在人类的食物中,不论是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几乎都含有锌,但品种不同含锌量有很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动物性食物内锌的生物活性大,较易吸收和利用;植物性食物含锌少,且难以吸收和利用。这是因为谷物中含有较多的植酸(6-磷酸肌醇),能与锌结合成难溶性植酸盐,阻碍锌的吸收;而发酵后的食物中植酸(6-磷酸肌醇)已被破坏,因此鼓励提倡食用发酵食品。另外,食物越是精制,烹调过程越是复杂,锌的丢失也越严重。在天然食品中,含锌的食物源较广,各种瘦肉、动物肝脏、蛋类、花生、核桃、杏仁、可可中锌含量较高,一般都在20毫克/公斤左右,尤以牡砺肉与鲱鱼中含锌量最高,超过1000毫克/公斤,可称“含锌食品之冠”,请注意选食。人们已知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伴有维生素的损失,如谷物在精制过程中B族维生素损失较多;现在人们又注意到,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一些必需微量元素的丢失也十分可观。分析表明:将小麦精制成上等面粉后,仅保留了原小麦21%~31%的锌。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食不厌精”的观点是片面的。有资料表明,在我国儿童中微量元素锌及铁缺乏占有相当比例,这是因锌、铁摄入不足以及生物利用度差所致。此外,由于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在机体内可同锌结合面干扰肠道对锌的吸收,所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国家易出现锌缺乏症。Prasad等人曾经证明,中东、南美、印度等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中,因锌摄入不足,出现生长迟缓、性机能减退及贫血症等患者,病人血清锌浓度仅为正常人的2/3,而在用锌治疗后取得了奇迹般的疗效。现已知缺锌会使人产生味觉减退与厌食,但过量摄入锌同样会损害味觉系统。在口服锌剂进行治疗的成人中,也有味觉减退和味觉障碍发生者,患者告知其吃食物的感觉“味同嚼蜡”。此时只有立即停止补锌才可恢复,这说明过量摄入锌同样会损害味觉系统。酸性介质可促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如烹调中使用醋可明显提高钙、铁、锌等的利用度。多种微量元素的乳酸盐、氨基酸盐较易被人们吸收,因此发酵乳制品──酸奶制品也是被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总之,人体缺锌时,对锌的吸收率会大大提高,因此,补锌后疗效显著。待症状改善后,应及时调整口服锌的服用量,最好停药而借助富锌食物来补充。8.对第1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锌,不过,品种不同的锌的含量也不同,各种瘦肉、动物肝脏、杏仁、可可等食物中锌含量较高。B.鼓励提倡食用发酵食品,是因为发酵后的食物中植酸被破坏,利用锌的吸收。C.牡砺和鲱鱼因其锌的含量最高,超过1000毫克/公斤,而被称为“含锌食品之冠”。D.即使是富锌食物,越是精制,烹调过程越是复杂,锌的丢失也越严重。9.对画线句子的观点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国饮食传统之一“食不厌精”是我国儿童微量元素锌及铁缺乏症产生的主要原因,应从小改变饮食习惯。B.食物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及一些必需微量元素会损失,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食不厌精”的观点是片面的。C.常年吃精细食物,会使人血清浓度降低,出现贫血症状,有的仅为正常人的2/3。D.作者以小麦的精制过程为例,证明精制过程不但会使锌的含量大大降低,而且使维生素B的含量损失殆尽。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动物性食物内锌的生物活性大,易于吸收利用,所以提倡多吃动物性食物,少吃植物性食物,以免出现锌缺乏症。B.对出现生长迟缓、性机能减退及贫血症的患者,可通过用锌治疗来取得奇效。C.现已知缺锌会使人产生味觉减退与厌食,专家通过研究分析,认为过量摄入锌也有可能损害味觉系统。D.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有度,要合理补充,儿童生长迅速,对锌的需求量大,但最好借助富锌食物来补充。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四迁左台监察御史。长安中,御史大夫魏元忠为张易之所构,配徙岭表,太子仆崔贞慎、东宫率独孤祎之饯于郊外。易之怒,使人诬告贞慎等与元忠同谋,则天令怀素按鞫,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则天怒,召怀素亲加诘问,怀素奏曰:“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昔彭越以反伏诛,栾布奏事于其尸下,汉朝不坐,况元忠罪非彭越,陛下岂加追送之罪。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则天意解,贞慎等由是获免。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使还,迁考功员外郎。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开元初,为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常山县公,三迁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怀素虽居吏职,而笃学,手不释卷,谦恭谨慎,深为玄宗所礼令与左散骑常侍褚无量同为侍读。怀素病卒,年六十,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赠润州刺史,谥曰文。(选自《旧唐书》)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天令怀素按鞫。按:查办B.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典:主管C.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受:同“授”,接纳。D.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讽:用含蓄委婉的话暗示。12.下列各项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B.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C.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D.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马怀素处事平恕的一组是()①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②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③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④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⑤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⑥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②④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怀素家境贫寒,他白天砍柴割草,在晚上燃柴读书,终于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章写作。B.马怀素用汉朝不给向被处死的彭越奏事的栾布判罪,说明判处给被流放的朋友送行的崔贞慎等人是不恰当的,从而使武则天改变了初衷。C.张易之诬陷崔贞慎和独孤祎之,武则天让马怀素按照诬辞审问,但马怀素坚持正义,最终使崔贞慎和独孤祎之获免。D.当时权贵和外戚放纵无忌,请求怀素假以官府的名义行(他们的私事),但怀素没有阿谀顺迎他们。第Ⅱ卷(108分)四、(23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两小题。(7分)观魏博何相公【注】猎张祜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注】何相公:魏博节度使何进滔。①.诗歌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何相公的形象。(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默写名句(8分,每空1分(1)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辛弃疾《水龙吟》)(2),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4)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关汉卿《窦娥冤》)(5)千骑拥高牙,,吟赏烟霞。(柳永《望海潮》)(6),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7)渔舟唱晚,;雁阵惊寒,。(《滕王阁序》)五、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分而食之(节选)聚而食之的场合,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家庭之聚,一种伙食团之聚,一种是宴会之聚。不论哪一种,都同样地不卫生。岂止不卫生而已,而且成了专门制造疾病的细菌传染工厂。有些卫道的酱瓜之士,一听说不卫生,马上热血沸腾,号曰:“洋大人抱着接吻就卫生啦?他们火车站也抱,飞机场也抱,马路上也抱,怎么不传染呀!偏偏中国人骨肉团聚在一个饭桌上,不过共喝一碗汤,共吃一盘菜,就不卫生啦?”呜呼,接吻有它特定的对象,。而且往往只不过一阵子,过了那股热乎劲,也就自动收山。聚而食之,却是每天三顿,病河永浴,白头偕老者也。夫家庭之聚,吃吃亲人的口水,或许没啥了不起。但是伙食团之取,或宴会之聚,去吃那些毫不相关、甚至陌生人的口水,就实在有些于心不甘。如果有病菌的话,顺着口水,倒灌入汤菜,然后再倒灌入自己尊肚,一旦躺到床上哼哼唧唧,小鬼敲门捉拿,还不知道该病是怎么弄到
本文标题: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7809 .html